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当着9000名士兵,普京在红场公开向中国人民致敬,矛头直指西方

0
分享至

5月9日,一年一度的“红场胜利日”阅兵仪式落下帷幕。

这次,与往年大不同相同,最令人议论纷纷的有两个点,都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讲话中提到的。



一是“致敬‘中国人民为反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而奋斗’”;二是“俄方将尽一切努力避免发生全球性对抗,同时决不允许本国收到任何威胁”,矛头直指西方。

普京这番在9000名俄军士兵面前的豪言壮语,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鼓舞士气,震慑敌人

我国自1949年成立后,举行了15次阅兵仪式:1949年到1959年的十年间10次,1984年、1999和2000年3次,以及2015的“九三阅兵”。

中国这样的阅兵次数,已经算是比较多了,因为阅兵是需要时间和大量资金的,就算是发达国家,那钱也不是大风刮来。



所以像俄罗斯这样每年都进行胜利阅兵仪式的国家,更是少之又少。

要知道,前苏联与美国打得有来有回,但轰然倒塌后各个加盟国独立建国,就算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遗产,也时过境迁,特别是内乱不止。



可俄罗斯依旧每年照常举行红场阅兵仪式。

说到底,是因为信仰。

红场阅兵仪式,最早是苏联在苏德战争中的胜利。那是一场不亚于一战与二战的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194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苏联向战场上派遣了近4000万红军士兵,牺牲人数超过一千万,而伤亡人数可达两千万,以及数百万因战乱而死的平民。

对于前苏联,以及如今的俄罗斯而言,这场名为“苏联卫国战争”的结果,是“悲壮的胜利”。



特别是当德军对莫斯科发动攻击,一批批新战士在莫斯科红场进行整兵,前往战场后鲜少有人凯旋。也因此,战后,前苏联将每年的5月9日,定为“红场阅兵仪式”。

不仅是庆祝这场决定前苏联命运的战争胜利,也是激励俄国人民在危难之际仍坚持强大、自豪的心理。



特别是俄罗斯成立后,西方势力渗透、寡头经济凋零、北约东扩、地缘冲突等等,更需要一年一度的红场阅兵提升士气。

不过,今年的红场阅兵,与往年相比,算得上“大缩水”。



首先是参加仪式的俄军人数只有9000人、70件武器装备,其中1000人还是从俄乌战场上临时撤下来的,仅相较于去年的一万多人和120件装备来看,着实是少了点。

而且,武器先进程度上也大幅度缩水。



这次连一辆现代化坦克都没有,只有一辆服役了0年的老坦克T-34打头阵。不仅这次,去年红场阅兵仪式上也没有出现现代化坦克、自行火炮和步战车这类重型现代化武器装备。

原因也众所周知——俄乌冲突。



俄杜马议员维克托·扎瓦尔津在俄罗斯《莫斯科共青团报》上表示:“目前俄罗斯奉行‘一切以前线作战优先’。”

毕竟是每年都要举行的红场胜利阅兵仪式,现实意义和纪念意义同等重要。



就算是国际民众,也非常理解俄罗斯缩减规模,但是,最令人注意的两处不同寻常之处,就是普京致敬中国与剑指西方,也暴露出俄罗斯当下最在乎的。

对抗与合作并举

先说普京剑指西方。

当天,飘着雪花,普京在阅兵观看台上,紧紧注视着每个方阵,后严肃地说道:“俄方将尽一切努力避免全球性对抗,同时决不允许本国受到任何威胁。”



其实,从前文中,俄方将一切先进军事装备,投到俄乌战场上就可以看出,俄乌冲突仍是俄罗斯目前的重中之重。

在阅兵仪式的最后,核武器——“亚尔斯”导弹压轴出场,可搭载多个核弹头,且最大射程超过的1万公里,爆炸当量约50万吨。



这次,俄罗斯已经称得上“高调亮明核武器”。普京还宣布:红场阅兵仪式后将举行非战略核武军演。

目的,不仅是威压乌克兰,更是震慑其背后的美西方:俄罗斯不惜使用核武器。



自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遭受美西方战场武器和能源经济的多重制裁,一度国内军工生产停滞。而且,美西方频频军援乌克兰,特别是美国最近又通过了一项610亿美元对乌援助法案,已有10亿援助在路上。



但2023年下半年以来,俄罗斯国防工业体系全面恢复,大量生产坦克、导弹等,俄罗斯国家技术集团总裁切梅佐夫也称:“俄罗斯现在的坦克产量几乎超出前一年6倍。”

从这次俄罗斯红场阅兵仪式“缩水”,但西方媒体不仅没有泼凉水,反倒缄默无比就可以看出,美西方也清楚俄罗斯“剑指西方”的目的。



后说“致敬中国”。

这与在二战时期爆发的“苏联卫国战争”有关,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红场阅兵仪式的由来。



在讲话一开始,普京感谢了先辈们在二战中牺牲,以及向全世界反纳粹、联军士兵、抵抗运动成员、地下战士、游击队员致敬,自然要包括二战时期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



其实,这里也是将矛头对准了西方。

因为美国作为二战的胜利国,却忘记了二战的教训,煽动新的地区冲突、种族间和宗教间冲突以及遏制主权独立的世界发展中心。



但最主要的,是再次向世界宣告中俄之间的坚定友谊。

要知道,在2023年一整年俄罗斯展开积极外交关系的过程中,中国又出钱又出力,一方面与俄罗斯达成能源进出口合作,另一方面又在国际社会上呼吁和平谈话以解决俄乌冲突。



无论俄想在国力与国际地位任何一方面发展,中国都是不可或缺的伙伴。而中国也始终坚持不干涉他国内政与主权的和平友好外交关系发展。

最后,普京以“为了俄罗斯!为了胜利!乌拉(万岁)!”结束了红场阅兵仪式。



俄罗斯此次意义明显的言行,恐怕会持续扩大影响力。

就看西方接下来的行动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素年文史
素年文史
用最视角,品读历史真相
958文章数 53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