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9年庐山会议,彭总遭到批判,这位元帅为何没有趁机要求平反?

0
分享至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074期。1959年庐山会议,彭总因为反对大跃进而被错误批判,甚至免去了国防部长等重要职务,离开了军政舞台的中心。而在会议期间,刘帅大部分时间都在现场,但是却没有讲过彭总一句坏话,也没有要求为自己1958年被错判的教条主义问题平反。彭总受批判,这似乎是一个刘帅争取平反的好机会,为什么他却没有借此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呢?


彭总和刘帅同在十大开国元帅之列,但是就私人关系而言,两人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一直有所嫌隙。在红军和抗战时期,两人之间的矛盾比较多,针对一些战役和指挥权问题,有过不少争执,彭总大部分时间是刘帅的上级,因此刘帅以服从为主,不管怎么争,最终还是会按照彭总的命令去执行,比如1940年抗战关家垴之战。


彭老总对刘帅的军事指挥有所不满,认为其偏重理论和书本套路,实际指挥水平并不那么高;另外彭总对刘帅曾提出“百团大战过早暴露八路军实力”一事,心里一直窝着火。建国后,刘帅出任南京军事学院院长以及训练总监部部长,对于军官的教育和部队训练,负有很重的责任。客观而言他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因为一些历史原因,50年代后期中苏关系急转直下,刘帅负责的军事院校,被指出犯有照搬苏联经验的教条主义错误。以彭总为主的一批将帅,主持了对刘帅、肖克、李达等人的批判。1958年刘帅为了顾全大局,做了违心的检讨,从此蒙冤退出了军政舞台,不再担任实际职务。


刘帅受到了错误批判,而出人意料的是,仅仅过了一年时间,彭总也因为庐山会议的风波,成为被批判的主要对象,不得不令人唏嘘。刘帅虽然在一年前受到彭总等人的猛烈抨击,但是他没有在庐山会议上针对彭总讲任何过分的话,而是非常低调地参加完会议,没有留下什么具体的意见,更没有借机为自己一年前的教条主义事件平反的诉求。


究其原因,刘帅的年龄在十大元帅当中是偏大的,仅比朱总司令年轻一点。1892年出生的刘帅,在庐山会议时已经是67岁的老人了,没有多少心思参与激烈讨论。此时他患有高血压,身体状况非常不好,视力也很差,能够上山参加会议已经非常不容易了,并不想再回到军政舞台的中心。想要安度晚年的刘帅,没有在庐山会议上提出相关的愿望,以免引起新的风波。不光刘帅,其他几位在前一年受到错误批判的将领,也选择了隐忍,比如原总参谋长粟司令,他和刘帅的为人都十分低调。


而刘帅军事生涯几十年中,是我军战场受伤最多的一位元帅,曾经在历次战争中先后九次负伤,有的甚至伤及要害,几乎丧命。刘帅的右眼失明,就是因为年轻时的枪伤导致的。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刘帅,内心并不太把几次运动当中的批判当成要紧的事情,能够调整好心态,看得很淡。所以对于能否平反,始终抱着一颗平常心,没有刻意地去强求。在庐山会议这样的重要场合,他也没有提出自己的意见。


再有一点,刘帅是我军开国将帅当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一位指挥员。他的儒雅和人品是有口皆碑的,性情非常敦厚。虽然和彭总多年来有军事层面的隔阂,但是更多停留在工作本身,他并不想利用一些所谓的机会和环境起伏,来攻击曾经批判过自己的彭总。也正因如此,敦厚的刘帅没有在庐山会议上趁人之危,顶住了压力,连一句彭总的坏话都没有说,这是令很多将领感到赞叹的。


事实上,彭总在1959年后屡遭磨难,对于58年的教条主义批判也有了自己的反省,认为当时针对刘帅等人的批判也是错误的,有难过之情。尽管刘帅本人从来没有要求为自己平反,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央正式给教条主义事件中受到错误批判的几位将帅恢复了名誉,其中就包括“军神”刘帅。他的军事指挥艺术和厚重人品,始终被后世称道。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治不好发呆
治不好发呆
治不好发呆
617文章数 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