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8年军委会议,贺龙元帅并不支持批判粟裕:全程摆弄烟斗一言不发

0
分享至

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21期。战争年代,粟裕大将两次谦让过“一把手”职务。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曾是粟裕的老上司,所以中央拟任命粟裕为司令员时,他却坚持要当张鼎丞的副手。三从沟通无果后,中央决定尊重粟裕的意见;而几年后陈毅被调往中野任职,毛主席又决定让粟裕出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再次选择谦让,只接受“代司令员兼代政委”,说什么也不肯直接取代陈毅。粟裕的高风亮节,一直是军中美谈。


不过到了新中国建立后,战功赫赫的粟裕无法再谦让了:1954年中央正式任命粟裕为全军总参谋长,直接向中央军委汇报。这是粟裕军事生涯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担任人民军队中枢机构的正职领导。粟裕不想当正职,是有原因的。一方面他确实不贪恋职务和权力,另一方面,粟裕是军事专才。在上下左右协调、以及人情关系的处理方面不是强项。解放战争时期,尚有陈老总帮粟裕压阵;但在总参独当一面时,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由于粟裕机断专行的工作风格,和平年代无意中得罪了不少领导。他的做法谈不上有多大错误,但建国后在中枢机构非常吃不开。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粟裕因“极端个人主义”问题,被大会点名批评、被迫检讨。彭德怀、聂荣臻等跟粟裕接触较多的军队首长,都曾和粟裕有过摩擦,在会上批评他“一贯反领导”。


对粟裕的批判,持续时间很长,最终导致他被免去总参谋长职务。这是粟裕军事生涯中的最大挫折,到1984年去世前也没有获得平反。而这场会议被几位元帅和大将主导,参会人员不得不进行“表态”、或浅或深地指出粟裕的错误或问题,与之划清界限。现场“站队”风向明显,但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帅却没有受到影响,他始终保持缄默。


这位元帅就是贺龙。贺老总不是搞政治出身的,入党时间在元帅中也比较晚,他向来不喜欢批人整人。但他不肯批评粟裕,也不仅仅是出于个性豪爽、仗义的原因。贺龙爱才,尤其是军队内有实力、战功高的将领,老总都非常爱惜和敬重。名将因为一些莫须有的问题被批倒,关键时刻谁去保家卫国?新中国建立后,贺龙主要在西南军区和国务院工作,没有领导过总参或国防部,他跟粟裕的交集比较少,也就不存在中枢工作中的矛盾。粟裕所谓的“要权”、“反领导”,基本上跟贺老总扯不上边。


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一到批判环节,贺龙就低着头听别人讲,手里把玩着“标志性”的烟斗。老总很爱吸烟、烟斗不离手;平时思考问题,也喜欢摩挲自己的烟斗。轮到贺龙讲话时,他就轻轻摇摇头,请下一位同志讲,他的目光几乎不会离开手里的物件。自始至终,贺龙没有批过粟裕一句,老总的神情很淡然。由于贺龙的军内地位、威望太高,他不需要站队,不愿讲话时也没人敢要求他讲。偶尔听到王必成、陶勇等老三野干部发言维护粟裕时,贺龙还会忍不住笑一笑,跟旁边的同志小声交流下看法。


贺龙虽然不以政工工作见长,但看人很准,对形势的把握也超出一般军事将领。事实证明对于粟裕的批判是过火的,1994年中央军委登报恢复了粟裕的名誉,重点纠正1958年的“反个人主义批判”。贺老总也谈不上是粟裕的好友,但他对人对事的公正态度和长远考虑,还是很值得后辈敬仰、学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悲伤锅包又
悲伤锅包又
悲伤锅包又
639文章数 15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