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中,冯增敏率全连二百多人投降越军,结局如何?

分享至

1979年,针对“对越自卫反击战”作战情况的军事法庭正式开庭。

在法庭上,一名连长站在了被告席中,双眼坦然地望着前方。之所以会被控诉,是因为在作战过程中,他带着一整支连队投降越南。他叫冯增敏,是50军150师448团8连的连长。



在极其危险的境地之下,他选择背叛军人的初心,带领202位战友投降越南。而回国之后,他也因为其所作所为被判处了十年的有期徒刑。

有人问过他,为什么要做出如此对不起身上军装的选择。可是他却只能苦笑着说出四个字,吐露心声。

而这位被军事判决的军官,他的心声竟然引来了无数人的深思。为何这名连长会选择投降?他所说出的四个字到底是什么?

危在旦夕,无路可逃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正式打响。这场战争开始得非常迅速,结束得更是迅速。在还未攻破越南的首都河内之前,中央军委发出命令,要求许世友将军所领导的反击战士兵开始撤退。



可就在撤退过程中,野心勃勃的越南竟然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了诸多的陷阱和圈套。

50军150师448团,就陷入了危险的圈套当中。

师部领导最开始做出的命令,是要求全体成员乘坐汽车从公路上撤退。越南的公路相对较为宽敞,敌人也不容易在这样的环境中设下不易被人发现的埋伏。所以相对来说,从公路撤退的危险系数是最低的。

但是,上级命令却让军队首长发生了犹疑。不知是译电员的翻译错误,还是首长对作战情况的判断失误,总之,448团接到的命令居然是放弃公路撤退的路线,转而从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上撤退。



这个命令,无异于是在拿解放军自己的弱点与越南军队的强项对抗。我们的敌人对地形地势最为熟悉,所以人迹罕至的小路反而可以为他们提供伏击的有利条件。

可想而知,若我方军队从小路上撤退,敌人只怕会趁此机会,对我们实行包抄。

但是既然已经接到了命令,那路线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更改的。即便是448团有所犹疑,可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的军人,还是选择了最为危险的一条道路。

团长作为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当然会提前知晓越南的动作。他们既然可以截获我军的电报信息,那就一定会在我军撤退的小路上设下埋伏。



为了保证主力部队万无一失,副团长亲自带队,带领着二营前往侦察。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二营担当起了侦察兵的职责,奔赴最危险的前线,为战友们开路。

果然如团长所料,二营中了敌人的埋伏。即便副团长已经带着战友们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是在相对陌生的作战环境之中,我军的劣势暴露无疑。面对敌人,我们仿佛是活靶子,送上去给他们堵枪口。

“我们的解放军部队是绝对不会放弃战友的!”所以在得知二营中了埋伏之后,一连和八连便奉命前去解救。

冯增敏,正是八连的连长。

由于受到了敌人火力封锁,他和一连的连长没有办法合力带队突围。在相当危险的情况之下,他们只能做出壮士断腕一般的举动,两支队伍分头突围,在二营被包围的地方实现会合。



可是,敌人的封锁线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闯过的。

一连那边的情况,冯增敏暂且不清楚。他只知道,自己带领的八连仿佛陷入了绝境。

或许是知道这是截断解放军退路的唯一一个方式,敌人可谓是下了血本,开足了马力,在战场之上狂轰滥炸。由于缺失军事作战地图,我军将领甚至没有办法找到合适的躲避地点,只能任由敌人攻击。

一连和八连本是作为增援部队出发的,但是现在,两支部队都分别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当中,自身难保。

冯增敏是八连的主心骨,面对敌人的包围,他冷静的开口向众位战友分析:“同志们,大家听我说。现在我们手头上的东西还能够顶三四天,两三天之内我们失去信息,后方一定会派出增援部队前来解救我们。敌人的火力虽然猛,但我们在人数上占优势。所以大家一定要有信心,我们可以一起把这个难关渡过去。”



作为连长,他的发言对战士们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原本大家有些垂头丧气,但听到这番话后,所有人的目光又重新坚定起来,拿起手边的武器,重新投入到战场之上。

尽管历尽了千辛万苦,他还是带领着手头的战友们一起顶了下来。他们发挥了游击战的作战优势,声东击西,合围包抄,成功甩掉了敌人的追击,暂时稳定下来。

可是冯增敏知道,敌人的包围圈正在不断缩小,等他们隐藏的地方触及到包围圈的边缘,无论他们藏的有多好,都会成为对方的囊中之物。

因此,只有突围才是最好的办法。

可是,只有等到增援部队,他们才拥有突围的可能性。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