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学智故意让美军炸志愿军汽车,彭德怀得知实情后:必须全军推广

分享至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后,党中央一声令下,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一开始,全世界很多国家都不太看好志愿军入朝参战,认为一个刚成立一年的新中国是绝对抗衡不过美国的,世界上有些媒体甚至还说这是“婴儿与巨人的战斗”。但后来,志愿军用一次次英勇的作战和辉煌的战绩让所有人闭嘴了。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志愿军以伤亡10000人为代价,歼灭、俘虏敌人15000余人,其中美军骑1师遭到惨重打击;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志愿军歼敌36000余人,被誉为麦克阿瑟继承人的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败退途中不幸身亡,陆战1师也在长津湖遭受了160多年来前所未有的惨败。此战志愿军顺利收复了平壤,全军进抵三八线;

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再接再厉,迅速突破了“联合国军”的纵深防御,以5800余人的伤亡获得了歼敌1.9万余人的辉煌战绩,并占领汉城,将战线推进至北纬37度线;

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之余,一个显著而又严峻的问题摆在了志愿军面前:随着战线的推进,后勤补给线也会越拉越长,在美军全天候的狂轰滥炸之下,志愿军能保证日常的后勤补给吗?能满足未来的作战需求吗?



同样地,这也是专管后勤的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亟待解决的问题。

洪学智深知,志愿军战斗力就是再强,那也得吃饭;武器就是再狠,那也不能没有弹药。

为了解决后勤问题,洪学智将军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想出不少妙招。其中有一招居然是故意让美军轰炸我们的后勤卡车!彭德怀得知后首先是大怒,后来竟转怒为喜,还说要全军推广!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志愿军严重的后勤问题

早在1950年美国入侵朝鲜半岛时,中共中央就组建了东北边防军,后勤部指令东北、华北、华东、中南军区为其生产棉衣34万套,棉皮鞋36万双,棉大衣、棉背心、棉帽、绒裤各40万件,棉手套、袜子各70万双,行军锅5000口,汽车水箱套2000个。

到了1950年9月底,东北军区后勤共储备粮食1674万公斤,食用油40万公斤,食盐43万公斤,各种干菜92万公斤,并调集骡马2000匹,储有马料946.5万公斤。

那时志愿军还没有入朝,所以这些物资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备不时之需的。



志愿军入朝后,后勤方面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至第二次战役前,入朝的后勤人员已经从刚开始的近7000人增加到了60000余人,投入的后勤力量有4个分部、9个大站、4个汽车团外加16所医院。

但在志愿军第一、第二次战役中,后勤供应的情况效果很差。

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动用了其远东空军70%的作战飞机,专门用来轰炸志愿军后方目标,志愿军刚入朝不到一周就损失了200多辆汽车,入朝两周后,这一损失数字就占据了志愿军汽车总量的近一半。

长津湖战役还没开打,42军全军的汽车就被美机炸毁了100多辆,骡马运输车又根本运不上来,使官兵们进入黄草岭的第一天就遇上粮荒,不得不用减少口粮的办法。

他们规定机关人员每人每天口粮4两,二线作战部队每人每天口粮6两,一线指战员每人每天口粮8两——这些口粮在冰天雪地里能不能弄熟都还是问题。

并且这个量也不够,部队的战斗行动会大受影响。



到第二次战役结束,整个志愿军只剩下260辆汽车,只相当于美军两个步兵团的汽车数量;

第三次战役前,中朝联军30万人在进入战斗位置时仅勉强补足了弹药,但军粮只达到了最低需求的不到30%,还得找当地朝鲜群众借粮;

美军平均一个士兵背后是13名后勤人员,而志愿军是平均一名后勤人员要供应6到10个兵;

抗美援朝前三次战役,志愿军后勤部门一共损失了1200多辆汽车,战斗期间平均每天损失30辆;

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前后,美军情报部门对志愿军后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据悉,中国和朝鲜共有60个师级作战单位,平均每一个师每天就需要40吨补给才能维持战斗所需。也就是说,中国的后勤部门每天都要把2400吨补给运至前线。

中国缺少大型运输机,所以只能采用卡车或火车运输。以每辆卡车载重2吨计算,一天的补给就需要1200辆卡车。如果物资从鸭绿江起运一直到“三七线”一带,往返补给需要10天,单趟连续补给需要5天。这样一来,每天就至少有600辆卡车在路上。



同样道理,如果是火车运输,那么每天就有至少120节车厢开往前线。

美军最后得出结论:只要充分发挥制空权,以空中力量切断北朝鲜有限的公路、铁路,就能彻底断绝中国军队的后勤补给,实现对中国军队的“绞杀”。

根据这个结论,美军制定了一个残酷的“空中绞杀”计划:

将朝鲜半岛的北纬38.15°~39.15°区域列为主要阻滞区域,把通过这个区域的交通干道划分为三个责任区,分给不同的机队狂轰滥炸,目标就是炸毁阻滞区域内每一座桥梁,炸掉区域内每一辆通过的卡车和火车,连火车站都要毫不留情地炸毁。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新上任不久的“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加调航空兵入朝,加上南朝鲜空军,使“联合国军”的飞机总数达到了2000多架。

李奇微这是打算一点儿余地都不给志愿军留。



在美军疯狂地绞杀之下,志愿军整个后勤补给线平均不到2米就有一枚炸弹爆炸。美军炸毁一次桥梁,志愿军就要抢修一次,如此修修补补重复了近200次。除此之外,美军还摧毁了水坝,造成的洪水将交通阻断了整整一个月。

后勤部门运至前线的补给往往只有一小部分能送到战士们手中,有些部队只能靠挖野菜充饥,还有些部队干脆就断粮了。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几乎要来了所有高射炮,就为了保护那条给志愿军送粮食送弹药的铁路生命线,但还是杯水车薪。

因为,美国人平均一天要派五六架飞机过来炸铁路,平均一次至少50架飞机。

洪学智冷静应对“空中绞杀”

1951年4月8日,志愿军司令部得到了一条惊人的消息:堆放志愿军物资的秘密仓库——三登库区被美军轰炸机炸得荡然无存。

这一波轰炸直接让志愿军遭受到了入朝以来最大的一次物资损失,260万斤粮食、33万斤豆油、48万多套被服外加数不清的其他作战物资全部化为乌有。



洪学智听闻噩耗,几乎要昏厥过去。司令员彭德怀则气得拍案大骂:“这是犯罪啊!犯罪!”

而事故原因更是让人痛心:朝鲜方面为了管理运输铁路,招聘了大量的新员工。而一个南朝鲜特务在没有经过仔细甄别审核的情况下,竟通过面试成功混了进去,然后就顺着铁路得知了三登库区的具体位置,并暗中汇报给了美国空军。

洪学智得知这个情况后,立马上报司令部:“后勤铁路的管理机构,一定要让中国军人来管,不允许随便招朝鲜人来工作!”

彭德怀痛定思痛,认为现在必须要对后勤做一个大的调整。第三次战役后李奇微主动后撤,大大拉长了志愿军补给线,战士们的口粮一度降低到标准量的四分之一,弹药量也减少到不足一个基数。

这直接导致1951年1月至4月的第四次战役时的“西顶东攻”战术只得以平局收场。

彭德怀在向党中央的电报中说:“若无法解决后勤运输问题,战争的时间必然会被延长!”

1951年5月,志愿军正式成立了后勤司令部,由洪学智兼任司令员。



美军的“绞杀作战”令身经百战的彭德怀都深感不安,他对洪学智说: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