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

0
分享至

原标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尤其是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将稳就业、保就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统筹谋划,促使我国就业形势得以改善。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诸多挑战。高校应重点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构建“就业思政”体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价值观,从而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推动社会稳步发展。

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导向

理想信念教育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高校应注重发挥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在思政课堂中紧密结合学生专业类型、就业方向和社会职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增强对职业精神、劳动精神、个人理想信念等内容的讲解和引导。通过启发学生深刻思考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理想信念等问题,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建设大局。

拓宽职业理想教育途径,将职业理想教育内容渗透于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科研教育全过程。在思政教育社会实践环节,可以开设职业教育讲座、就业政策宣讲、职业技能训练营和技能实习体验等活动,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等走进课堂、走进校园。通过分享职业经历和成功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职业追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职业,以正确的就业观念明确就业方向和就业目标,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加强就业教育指导和服务

高校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指导和服务,不仅是帮助学生顺利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更是提升国家整体就业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一方面,加强就业指导。高校应从教学安排和教材制定两方面,将职业规划教育内容纳入思政课程体系中。例如,开设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涵盖求职技巧、面试技巧、简历制作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兴趣、能力和市场需求规划就业方向。同时,健全学生就业指导咨询机制。设立思政教师就业指导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咨询、心理辅导等,解决学生就业方面的困惑和难题。

另一方面,优化对学生的就业服务供给。高校应畅通就业信息渠道,借助思政课堂传达最新就业政策、国家就业资格证书考试信息、优秀毕业生基层服务规定等内容,为学生明确自身就业方向和技能提升要点提供保障。同时,应为学生创造更多职业技能锻炼平台,联合企业共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技能;开设思政创新创业课堂或创新成果孵化班,打造学生创业实践和技能磨练的平台;组织职业技能竞赛、模拟操作等实践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职业技能。

(谢品秋,作者单位:贵州黔南经济学院)

来源:新华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工网
中工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精神家园
145205文章数 1102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