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离开宋江,归隐江湖,为何还趁夜色挑走了一担珠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水浒传》中有一人,他外形俊俏,可以说是“貌比潘安”,吸引了很多女孩子的喜欢,包括京城名妓李师师。这个人就是天巧星浪子燕青。

此外他的吹拉弹唱等才艺,样样都会,在《水浒传》中真是一个完美的人物。



别看燕青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但他做出了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放弃了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而是挑走了一担珠宝,从此过个与世无争的生活。

燕青在108将的地位可不低,甚至像李逵这样的刺头,连宋江话都不爱听的。对于燕青,却只能规规矩矩地听着。

可见燕青有较强的沟通能力,那就不理解了,受人欢迎的燕青为何要这样做?



“报恩”这两个字燕青发挥得淋漓尽致

燕青自幼父母双亡,过上了乞讨的生活,命运机缘,让他认识了卢俊义。

卢俊义把他当作心腹来培养,不仅让他善用弩箭,精通相扑,更是让他涉猎所有的行业,使得燕青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没有一个不精的。

别看燕青从小跟在卢俊义身边,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但他跟在卢俊义身边时间很长,耳濡目染,听多了关于朝廷、人生的相处之道,活得特别通透,能分析很多事情的结局与走向。



当宋江成为梁山泊的老大之后,吴用为了有“三足鼎立”的局面来壮大梁山泊的发展,这时候他想到了卢俊义。

为了让卢俊义上梁山,他设下了计谋,那就是假扮算命先生,让卢俊义上梁山。

对于算命先生说的话,燕青感觉出来这是梁山泊的招数,持反对意见,一旦上了梁山落草为寇,就是跟朝廷作对,生命会受到相应的威胁。



这里可以看出燕青的机智,能看出其中的弯弯绕,也能分析上梁山的优缺点。

可惜卢俊义被“算命先生”说的“血光之灾”吓到了,只想保命,以致燕青说的话一个字都听不进去,一头钻进了吴用设下的圈套。



果然,卢俊义路过梁山时候遇上了埋伏,身边还有他的大管家李固。宋江假惺惺地要留下卢俊义畅谈几天,让李固走,并告诉管家卢俊义已经成为梁山泊的人了。

听到这句话的李固吓得不行,跑回家的李固心里打着算盘,觉得这是老天爷在帮他。他自己跟卢俊义的妻子贾氏本来就有不见光的私情,而且卢俊义有这么大的家产,不占白不占。



第二天,李固不管卢俊义的情况,就向官府告发卢俊义,说他已经上了梁山泊,并且落草为寇。

回头就正大光明地与卢俊义的妻子贾氏在一起,把以前的私情一笔勾销。同时为了打击卢俊义的心腹,就让燕青滚出家门。



出了卢府大门的燕青,只能以乞讨为生,为了救出自己的恩人卢俊义,燕青在暗中观察,一直在寻找机会。

看到官府没什么动静,李固怕卢俊义卷土重来,再一次去官府告状,说卢俊义已经很长时间不回家了,已经落草为寇了,而且卢俊义他们正在准备攻打大名府呢!



此言一出,梁中书的人彻底“清醒”了,知道没办法留住卢俊义这个人,就派人把卢俊义给抓走了,并打入死牢。

后来在梁山好汉的帮忙下,卢俊义的死刑改成了刺配。在发配的路中,燕青放冷箭杀了差役,救下了卢俊义。



这下卢俊义下一步该如何走,燕青说只能去梁山泊落草了。以前的燕青痛恨梁山泊,如今只能去投靠,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的救命恩人——卢俊义,希望他能安稳地生活。

为了走“招安”的道路,燕青浑身解数地使出了所有的本领

卢俊义上了梁山之后,不仅梁山的“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更是开始走上了“招安”的道路。



为了走好这条路,宋江每天都在盘算这条路怎么走,想了很久,硬的不行,只能来软的,希望有个人能够在宋徽宗身边吹吹枕边风。

他就想到了京城名妓——李师师,那么如何认识李师师这个人呢?只有让燕青去了。



燕青俊朗的外表吸引了李师师的眼光,更为重要的是他会吹拉弹唱,让李师师对他更加痴迷。好在燕青知道自己是来做事业的,并没有陷入情情爱爱的漩涡当中。

李师师直言不讳地表达对燕青的喜欢,但燕青不好拒绝,怕无法让梁山好汉走到招安的道路,高情商的燕青便提出来与李师师结拜为姐弟。



此后为了燕青的前途着想,发挥了自己的作用,在宋徽宗身边吹吹枕边风。

没多久,宋徽宗见了燕青一面。宋徽宗本身没什么大志向,喜欢吹拉弹唱,正好燕青精通这些才艺,得到了宋徽宗的赞赏。



会看眼色的燕青,利用宋徽宗放松的时机,让他给梁山泊下了赦书,也把梁山泊想招安、报效国家的心意告诉了宋徽宗。

此外燕青发挥了他的八面玲珑的性格,除了与李师师、宋徽宗搞好了关系,还跟宿元景也搞好关系,以便打点好各种事情,一来二去,宋徽宗下了招安的圣旨。



既然要走招安的道路,跟随卢俊义参与大大小小的战役

梁山泊的好汉们受到招安之后,开始为朝廷打仗。燕青本来就活得比较通透,看清梁山好汉里错综复杂的关系,选择只跟卢俊义,这样才能明哲保身。

那个时候的燕青,一心只想认真做事业,跟随卢俊义征讨了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都发挥了自己的武力。



尤其到了方腊战役,梁山泊的108将损失了八成左右,真是元气大伤。好在苦尽甘来,朝廷要给他们封官加爵,这光荣的时刻就要到来。

燕青面对这种局面,感觉在朝廷根本无法立足。当朝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再加上有些梁山好汉们曾得罪过高俅、蔡京等人,在鱼龙混杂的朝廷,仅靠自己的忠诚很难立足。



更为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的宋朝树立很多外敌,而宋徽宗没有远见,对于如何抵御外敌,也没有更好的想法,一直听从高俅、蔡京等奸臣的安排。

既然局面那么混乱不堪,而且皇帝也不值得为他拼命,为什么要留下来谋个一官半职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