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军俘虏的第一个兵团司令,自称粟裕朋友,被解放军一顿暴打

分享至

1948年7月2日,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击溃了盘踞在豫东的国民党军,俘虏了大批国民党士兵。在打扫残敌时,战士们忽然发现了一辆正要逃走的坦克,于是战士们立即持枪射击,威逼坦克里面的人投降。

  在战士们的威逼下,一个身着军官服装的军官从坦克中探出头来,昂然下车,面对解放军战士的枪口,脸上丝毫没有畏惧的神色。



图片源于网络

  “送我到粟裕那里去,我和他是朋友!”军官出来后,趾高气昂的指着解放军战士,丝毫没有一个俘虏该有的觉悟。

  “你算什么玩意儿!我们司令哪有你这样的朋友!给我老实站好!”看到这名国民党军官竟然大言不惭的和粟裕司令称朋友,战士们直接一脚踹了上去。

  那么,这名国民党军官是谁?难道他真是粟裕的朋友吗?

回马枪

  要求见粟裕,并且自称和粟裕是朋友的军官名为区寿年,是国民党兵团司令、国民党陆军中将,还曾经获得过蒋介石颁发的青天白日勋章,因此解放军战士们活捉的这个军官是如假包换的“大鱼”



区寿年

  解放战争后期,我军力量不断壮大,胜利天平也逐渐向我军倾斜,与之相反的,蒋介石一方则节节败退,兵力不断收缩。

  在此情况下,国民党军开始不断寻求战场优势,企图以优势兵力和先进的装备对我军进行压制,最好是在正面战场展开决战,这样便可通过一两次战役而扭转局势。中央军委十分清楚蒋介石的企图,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我军尽量避免和国民党军展开决战,并逐步寻求机会,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逐步蚕食。

  1948年5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渡过黄河,威逼河南东部,兵锋直指开封。这样的主动进攻动作惊动了国民党军,于是在蒋介石的指挥下,国民党军邱清泉部开始收缩兵力,固守定陶等地,接着又调动其他兵力聚集在山东西南与河南交界处,准备施展阳谋,逼迫解放军来一次大决战。



图片源于网络

  看到国民党军如此明显的圈套,中央军委根本不上钩。不过,他们还是制造了一个要和国民党军进行决战的假象,以麻痹国民党部队,将敌人牵制在鲁西南地区。而这个假象,便是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的“回马枪”

  1948年6月初,华野第三纵队和第八纵队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奔赴鲁西南,准备担任先锋,“赴约”和国民党进行大决战,然而两支纵队刚刚到达开封以东的杞县、通许附近,他们便接到中央军委命令,要求他们来个“回马枪”,直接回头杀向开封,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为了收缩兵力以和我军进行决战,在我军经过河南东部敌占区时,敌人十分配合的没有出城骚扰,只是固守城墙。看到我军东进的前锋,固守开封的国民党军陈唐兵团大喜过望,连忙联系邱清泉部,报告了这一好消息,仿佛大决战之后的胜利就在眼前。

  然而陈唐兵团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之前东进的“共军先锋”居然杀了个回马枪,和后续的解放军主力成了包围之势,转眼就将开封围的水泄不通。



图片源于网络

  6月22日,经过六天的激战,解放军以强大攻势拿下开封,歼灭国民党军39000余人,取得了重大胜利,也给蒋介石送去了一个“惊喜”

  得知开封解放的消息后,蒋介石大为震怒,也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气势。南京、上海等地一片哗然,国民党内与社会各界纷纷指责国民党军无能,甚至因此在国民党中爆发了内讧。为了平息事态,挽回颜面,蒋介石决定不惜一切代价夺回开封,并且主动出击,以寻找我军主力进行决战,在正面战场将我军击溃。

  于是,蒋介石命令预备决战的部队分为三个集团从三个方向向我军进攻,邱清泉集团南下通许,黄百韬集团挥师北上,区寿年集团则迂回作战,与邱清泉集团配合。国民党军的这种动作自然逃不出粟裕的法眼,但面对敌人的三面围堵,粟裕却看出了完全不同的战局,未来的胜利机会也在这里。



蒋介石

  原本敌人是铁板一块,我军想要进攻的话只有被迫和国民党军进行决战,如果蒋介石在失去开封后依然一动不动,坚守鲁西南,我军也只能慢慢和敌人周旋。但我军解放开封,其实就是为了诱引聚集在鲁西南的国民党军分散开来,以各个击破。

  因此,蒋介石逼迫我军进行决战的“阳谋”没有成功,我军却给国民党军下了一个“圈套”,蒋介石在急怒攻心之下,仓促间下了错误的决定。

包围区寿年

  因此在蒋介石三路大军合围过来的时候,粟裕非但没有紧张,反而在心中哈哈大笑。不过,国民党的三路大军联系紧密,此时都在往开封以南聚集,想要将他们分割开来还需要一步棋。



黄百韬

  对比了黄百韬、邱清泉、区寿年三人之后,粟裕和其他指战员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投向了区寿年。

  邱清泉和黄百韬都是蒋介石手里的“老将”,和我军交战经历较多,作战经验丰富,如果打这两人的话,很有可能短时间内结束不了战斗,一旦让另外两路国民党军前来救援,那“各个击破”就真的成了“大决战”,到时候我军可能要付出较大伤亡,甚至遭遇重大失败。

  因此“柿子要挑软的捏”,粟裕等人看着区寿年的兵团,心里慢慢有了计划。

  区寿年之前参加过几次重大战役,靠着作战勇敢一步步走到了司令的位置,但他司令的位置并没有坐多久,根本没有什么大规模战役的指挥经验。加上这次蒋介石将他任命为兵团司令只是因为无人可用,让他临时顶上而已,因此区寿年在行军过程中十分谨慎,作为进攻一方居然采取了保守的防守策略,这就给了我军进攻的好时机。



区寿年

  原本区寿年兵团和邱清泉兵团是亦步亦趋,但在邱清泉部即将兵临开封城下之时,粟裕却主动放弃了开封城向南退去,目的便是吸引好战的邱清泉部,让他们追击。

  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第八纵队的诱引下,邱清泉兵团果然上钩,在“收复”开封后仅留下一支偏师驻守便亲率主力南下追击。而在邱清泉兵团“乘胜追击”之时,跟在邱清泉后面的区寿年兵团却举棋不定,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因此和邱清泉兵团主力拉开了40公里的距离。

  而这40公里的距离,便是决定胜利的战机!

  在此关键时刻,粟裕立即指挥部队分四路组成突击集团向区寿年兵团进行合围,但此时的区寿年依然没有发觉到战局的变化,还在原地逗留,等着和“乘胜追击”的邱清泉会合呢!



邱清泉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