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诸葛亮骗了?北伐只是一个幌子,此三点才是诸葛亮真正想要的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三国时期,群星闪耀,而在这些群星之中,最为耀眼的莫过于靠着信义与理想聚集在一起并为之献出生命的蜀汉。

从千军万马斩颜良的关羽,再到长坂坡七进七出的赵云,还有千古谁堪伯仲间,被称为千古名臣的诸葛亮。这些人贯彻了整个三国的风骨,也造就了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奠定诸葛亮千古美名的,当然是他在刘备死后为了蜀汉的基业,不仅能处理民生,还能多次组织北伐打得曹魏丢盔弃甲,只能采取守势。



但后世的史学家不解的是,蜀汉以一州之力抗衡曹魏整个北方,明摆着胜利机会不大,为什么还要多次北伐呢?其实北伐只是一个幌子,诸葛亮的真正目的,还是借着北伐,达成自己的目标。

一、转移内部矛盾

作为三国之中最小的政权,蜀国的压力不仅仅来源于外部,还存在于内部。刘备发家在于荆州,而在入蜀占据益州之后,又用自己的魅力和利益打动了益州势力最终并入其麾下。

也就是说,刘备的手下主要有两个集团,一个是荆州派,另一个则是益州派,而除此之外的大多是跟随刘备转战许久的元老或者游离在这两派之间的人物。



在关羽没有失掉荆州前,即使内部矛盾重重,刘备依然有两州的利益可以调解属下之间的关系,但在大意失荆州后,光靠一个益州,已经无法满足蜀汉集团内部的利益需求了。

而解决内部矛盾的最好方式,当然就是把矛盾转移到外部。因此诸葛亮最好的选择,就是积极北伐,再利用北伐获得的利益和时间来调解蜀汉政权内部的纠纷。

毕竟北伐代表的是正统之争,虽然对蜀汉集团内部的世家大族来说投靠曹魏也能苟活一世,但却意味着自己这么多年来的基业会被曹魏吞噬,而只要北伐能够获更多的利益,他们也就不用再窝在益州之地,反而还有可能成为从龙功臣。



对比之下,自然是先暂时放下内部斗争,一致对外获取利益最为重要,也正是如此,诸葛亮才可以利用这之间的时间,缓解夷陵之战的惨败和刘备之死带来的影响。

再加上益州虽然富饶,但在古代却终究比不上已经开发了数百年的中原地带。

像是《三国志》当中就记载:蜀国灭亡前“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而同时期的曹魏在《后汉书》中则是:“……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五倍的差距,足以在封建时代占据绝对的优势。



因此诸葛亮多次北伐,除了缓解矛盾之外,就是补充战争中损失的人口,同时逼迫曹魏不得不把精力都放在防御北伐这件事上,拖慢其他地方的发展,让蜀汉能够依靠时间得到喘息之机,甚至反败为胜的机会。

二、帮助蜀汉培养第二代人才

除此之外,诸葛亮的第二个目的,就是帮助蜀汉培养出后续的人才。

要知道,诸葛亮虽然总揽了蜀汉后期的大权,但是他接手的时候,蜀汉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人才济济的蜀汉,基本上大部分老将和第二代人才都在夷陵之战中战死或是被迫投降曹魏,比如张飞、马良、黄权、傅彤等人,都是在夷陵之战后或死或离开。



而当时的诸葛亮虽然正值壮年,但是手下的人却是青黄不接,大多数都是文官,而武将要么年老要么年幼。蜀汉本来国力就属于三家之中最弱的那一方,虽然有数万兵马,但要是没有一个合格的武将,这数万兵马各自为战也只是徒劳无功。

但为了延续蜀汉的基业,后备的人才又是必须要有的,因此诸葛亮就只能通过北伐这种形式,用战争磨炼手下青年才俊,培养出足够能当一面的将领以便在外征战,比如马谡失街亭,正常来说一个从未独自领军作战过的人怎么可能据守这种重镇?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