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阴养三千死士”,怎么保证死士誓死效忠?手段的确高明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于明处隐忍数十年,装病示弱,在暗地里默默积蓄力量,阴养死士,韬光养晦,最终一鸣惊人,夺得天下。这种事听起来就极具戏剧性,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不过,做这种事的人的确也不是常人,他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政治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司马懿!

司马懿手底下,有一群特殊的人,在他夺取曹魏政权的道路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死士。

何谓“三千死士”

其实三千死士的“三千”并不是真的三千人,而是一个泛指,这里的“三千”应该是指很多的意思,倘若真的只有三千个人,还不足以助司马懿夺取政权。



那么,何谓死士?有何作用呢?顾名思义,死士,就是甘于牺牲的勇士,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也要完成任务。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死士就已经出现了,他们被委派刺杀、刺探、监视等任务。

同时,高风险高回报, 他们也享受着极高的待遇,吃的都是山珍海味、玉盘珍羞,穿的都是华丽锦衣,有的甚至还有美女服侍。如荆轲,就是战国时期一名著名的死士,太子丹在他刺杀秦王之前给了他丰厚待遇。

秦王暴戾残忍,秦军数以万计,荆轲此行必定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作为死士的荆轲却丝毫不畏惧,在秦王及百官面前从容淡定,于合适的时机暴起突袭,若是行刺成功,恐怕此时的历史已经改写……



由此可见,死士的作用是很大的,甚至一个死士就能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更不用说司马懿的“三千”死士了。

当权者绝不能允许这么一群武装力量威胁到自己的政权,所以司马懿养死士是“阴养”,也就是在暗地里培养死士,而且他用一种极其高明的手段,让这些死士誓死效忠于他,最终助他击倒曹爽,夺取政权。

韬光养晦,隐藏锋芒

公元239年,明帝驾崩,年仅七岁的齐王曹芳即位,此时的司马懿已经熬过了曹氏三代人,新皇帝尚年幼,正是夺取政权的大好时机。



不过狡猾的司马懿也明白,夺取政权的路上还有阻碍需要肃清,他的敌人还有曹爽,他需要隐藏自己,于暗中慢慢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也就是暗中养死士。

此时,曹爽与司马懿共同辅佐这个年少的君主,一开始曹爽尚且恭谨守法、为国尽心,不久便野心毕露,曹爽想要掌权、甚至更高的位置!

于是曹爽先是采用丁谧的建议,向齐王提议转任司马懿为太傅。这样表面上提高了司马懿的职位,暗地里是削弱了司马懿的权力,因为尚书台上报政事会先经曹爽,曹爽就能更好的控制朝廷。



司马懿也不与曹爽正面冲突,只是称病避开曹爽,他知道曹爽如此高调,露出太多把柄,只会自取灭亡。现在只要积蓄起力量,就能一举击溃曹爽。他依仗的力量,正是他正在培养的死士!

此后曹爽愈发猖狂,不仅独断专权,而且纵欲享乐、窃取公财、勒索官员。他骄奢自满,作威作福,而司马懿却在暗中做着准备,就连他的儿子都不知道司马懿三千死士的存在。

曹爽已经有了篡位的心思,他和他的党羽密谋起事,同时也害怕司马懿将有什么举动。此时恰逢曹爽心腹李胜赴荆州上任,于是前去拜访司马懿。



司马懿羽翼未丰,于是他假装病重,走路时让两个侍女搀扶着,用手指嘴巴示意喝水,却拿不住杯子,低头喝粥粥却流满胸口,穿衣服拿不住衣服,样子狼狈至极。

他装作上气不接下气的样子对李胜表示,自己时日不多,恐怕此日一别便是最后一次见面,还希望李胜此后好好做官,并托付李胜照顾自己的儿子……

如果司马懿来到现代,那他至少也是金马影帝级别的演员。李胜成功被他忽悠,向曹爽说司马懿病重垂危,于是曹爽就不再戒备司马懿。司马懿才得以安心地继续安排死士,准备给予曹爽致命一击。



嘉平元年春正月甲午,皇帝外出祭祀明帝,曹爽兄弟跟随皇帝前往。司马懿知道时机已到,他立即发动高平陵政变,奏准永宁太后,陈列曹爽数条罪状,下令废黜曹爽兄弟。

早已在各地准备多时的死士终于接到命令,他们迅速集结,先是占领了武库,又跟随司马懿出城驻扎在洛水浮桥……。得知消息的曹爽大惊,一时没了主见。

司马懿趁机一保留爵位、不伤他们性命相诱。曹爽果然上当,乖乖束手就擒。嚣张一时的曹爽终于倒台!



能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兵荒马乱的三国时期笑到最后,司马懿靠的,不仅仅是聪明的头脑、渊博的才学、超凡的毅力和不世的谋略,还有赖于上文提到的他所阴养的三千死士。

那么,他究竟是如何阴养那么多死士不被发现,以至于在最后杀了曹爽一个措手不及的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