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自知功高震主,赶紧告老还乡,嬴政:朕不杀你,你安心留下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战国四大名将——秦国白起和王翦,赵国廉颇及李牧。

虽然是骁勇善战的将军们,却只有一位猛将善终。

这位将士不仅受到君王赏识、分封千亩田产,如愿颐养天年。

走上所有武将皆钦羡的归途。

大史家司马迁更是给出高度评价,在他口中这位将领文韬武略,料事如神。

这人便是秦国赫赫有名的王翦。



王翦虽是武将却不是莽夫,有勇有谋的他除了在战场上立功,也在朝堂上和嬴政斗智斗勇。

当他把沙场兵法运用上“职场”上,即便是以凶残出名的秦始皇也敬这位老将三分。

这样一位传奇将领是如何一步步规划未来的?

故事要从王翦的几场战绩谈起。

“好大喜功”的机智人设

西元前二百二十五年,由李信将军带领的二十万秦军被楚军打得溃不成军。

此时秦始皇的宫殿里环绕着肃杀的气息,嬴政蹙紧眉头正看着一封又一封的战报,通篇写满了惨烈的战况。



原本十拿九稳的战事,怎么一下就出师不利呢!

心怀一统天下的秦始皇,是绝不可能在此时打退堂鼓。

若是今日战线退后半步,想必未来得用更多的力气才能往前推进。

而且一旦放弃,树立于诸国的威信将荡然无存,所以退兵是万万不可的,

现下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其余勇将支援前线,可谁能胜此重任呢?

思来想去,众将领似乎都不是合宜的人选。

“要不还是找王翦吧!”



虽然他已经告老还乡,但只有王翦说过自己能打下,既然如此何不直接请君出山。

还不待秦始皇发话,王翦便夸口自己确实有办法攻下楚国。

要他统领军队也简单,只要秦始皇给出滔天的富贵就愿意出兵。

顿时屋内一众太监和侍卫听此言无不倒抽一口气。

皇帝都纡尊降贵亲自开口寻求协助,居然还有人敢一心讨要财富!

想必这个拎不清主次地位的王翦今日或得人头落地。

不想秦始皇听见此言,立即拍手大笑,立即答应王翦的要求。

说起王翦此人,大家对他评价极高:

“秦始皇能够一统六国,王翦功不可没。”



王氏家族三代皆为优秀的武将,自王翦起便世代服侍秦国,是一个忠勇双全的家族。

王翦的军事天赋极高,众人皆知秦楚一战的丰功伟业,却少闻王翦的其他战绩。

西元前二百三十六年,王翦奉命攻打赵国邺城。

在他到来之前,秦王已经拨派三支军队分别进攻赵国,但始终无法攻下城池。

由王翦统领三支不同的军队后,第一件事他立即挑拣出顶尖的部队,排除军队当中的冗员。

凡举军队当中俸禄不满百石的人都得返乡、离开。

因为俸禄随着个人的军功和经历增长,以此为标准筛选出来的士兵通常是久经沙场。

王翦也明白自己属于“空降部队”,临时组建的军队不一定能够立即拢聚人心。

所以他又从中考核十人,再从十人中选拔出二人任命为统领,借此安定军队。



虽然王翦只受命主责攻打阏与一地,他却凭藉甫组成的精锐部队一口气攻下旁边的九座城池。

秦赵两国的多年缠斗,最终止息在王家父子的手上。

既“灭楚”,又灭“疑心”

西元前二百二十七年,荆轲刺杀秦王失败。

秦王对此勃然大怒,立即派王翦攻克燕国,以此威示其他国家。

即使燕国联合代王一同抵御秦军,仍旧无法扭转劣势,易水河畔兵败如山倒。

王翦趁势拿下燕国都城——蓟地。

燕王只得灰头土脸地逃到辽东一带保命。

细数桩桩件件功勋,王翦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虽然拔高,当然也同时引起猜忌。



随着王翦的名声和威望越高,秦始皇对此人就越有芥蒂。

要知道嬴政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统天下的国君,手下必然得有得力大将,仅凭他一己之力是万万无法成就霸业。

只是这也同时代表他拥有一群能力出众的下属。

然而这些臣子若是越有过人之处,就越是会引起上司没有必要的担忧。

历史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不论是文臣,或是武将,“功高震主”是最为忌讳的情况。



作为秦国数一数二的武将,王翦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原则。

向来聪颖的他,开始为自己以及王家预备后路。

为了免除不必要的灾祸,他早早就给自己立下“人设”,借此弥平始皇帝的疑心。

作为掌有权势的自己,若表现出无欲无求的心态,反而会令上位者猜忌。

像这样能力出众的将领握有实际兵权,难保对方会不会在哪天领兵造反。

最合适的人设便是贪财爱富,这也显得自己好操控。

他把自己的军事才能遮盖在“爱财”的标签之下,在出征之前老是张口先向秦始皇讨要奖赏。

并且王翦十分明白自己上司的性子,万万只能要“财”,不可要“权”。



如此机智的他,果真为自己谋得一条生路。

所以王翦暗自决定要在适当的时机离开,以此避免走上他人家破人亡的老路。

随着王翦次次求财的行为,确实让秦王消除了一些警惕,认为他一心喜爱财宝,

即便如此这都并不足以令王翦安心,帝王最是多变,难保哪日会成为隐患。

他开始借故提出不上战场的意愿,并表示自己年迈想归故里。

秦始皇或许看出他的担忧,几次宽慰他、让他安心留下,又承诺自己绝不是赶尽杀绝的人。



可是王翦仍然忧虑,他希望自己能彻底退出政治舞台,以此避免无穷的后患。

天从人愿,灭楚之战正是最好的退位机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