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条件接纳的最荒谬解释: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接纳孩子的行为

分享至

本章是《无条件接纳孩子》专栏的第5章,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做到无条件接纳,看清楚,是必须。

在上一章,我们分析了对无条件接纳的一种错误理解,就是无条件接纳就是无条件的放纵,就是不管孩子。

这种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使得很多父母或者老师反对无条件接纳,认为无条件接纳会把孩子惯坏。

而经过分析大家也应该明白,这种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显然是错误的。

然后这一章我们再来分析另一种对无条件接纳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理解非常盛行,只要你去网上搜一下什么是无条件接纳,就会得到这样的解释。

什么解释呢?就是接纳情绪,但不接纳行为。

这种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可以说是当下对无条件接纳的最流行的一种解释,很多老师都是在这样教父母。

但事实上,这种解释是完全错误的,但凡你稍微推理一下,你就能够发现它的不合理之处。

对无条件接纳的错误理解

无条件接纳是接纳情绪但不接纳行为,这种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存在两个明显的逻辑问题:

问题一:只接纳正确的行为能让孩子感受到接纳吗

按照这种对无条件接纳的理解,显然我们父母应该只接纳孩子正确的行为,但不接纳孩子错误的行为。

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正确的行为还用着你接纳吗?难道你还想不接纳孩子的正确行为吗?

就比如说孩子考试考了100分,你不就应该接纳吗?难道你还想不接纳呢?本身就应该接纳的行为,难道你接纳了,孩子就因此会感到你对他的接纳?

接纳孩子的正确行为,这本身就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所以即使父母做了,孩子也不会有太多的感受,因此如果父母想要通过接纳孩子正确行为来证明你父母对他的接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父母每天早上叫你起床,给你做饭吃,你会因为父母做了这些他本应该做的的行为,就觉得父母特别爱你、特别接你吗?显然是不会的。

什么时候才能体现出父母对孩子的接纳?就是孩子做了错误的行为而父母依然接纳时,这才能证明父母对他们的接纳。

孩子做出了错误的行为,按理说父母不应接纳,应该批评他们才对,但是父母不仅没有批评指责他们,反而接纳他们,甚至还鼓励支持他们,那父母接纳他们错误的行为才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和接纳。

所以说什么无条件接纳是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不接纳孩子的行为,这种解释是完全错误的。



再说了,你如果不接纳孩子错误的行为,只想着接纳孩子正确的行为,那这跟你平常面对孩子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吗?

你平常面对孩子的时候,不也是只接纳孩子的正确行为,不接纳孩子的错误行为吗?咋的,现在再添加上一个接纳孩子的情绪,你就变成了无条件接纳了?

问题二:孩子的情绪往往是由你不接纳孩子的行为导致的,你又怎么做到只接纳情绪不接纳行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