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鸣镝弑父”,匈奴单于易主,开启中原王朝三百年恩怨史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公元前297年,赵武灵王完成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开始向北攻击,连续攻破林胡、楼烦,将赵国边界推进到阴山脚下,开始筑造长城,设置三郡,此时的赵国发现自己换了一个新邻居,匈奴,这个未来三百年与华夏人恩怨不断的强大的草原霸主。

公元前246年,赵国大将李牧率领赵军再一次出塞北征,此次攻击的对象就是已经逐步显露头角的匈奴人,这是匈奴人与中原诸侯之间的第一场大战,匈奴人出动了十万以上的兵马参战,根据当时匈奴的人口来看,应该是全民参战了,可惜他们遇上的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

李牧之战后,匈奴损失很大,史书记载,匈奴人十年不敢靠近赵国边界,没过多久,在此次战斗中英勇作战的头曼继承了单于之位,此时的匈奴元气大伤,加上东边有东胡,西边有月氏,南边还有强大的秦、赵等强敌,只能够独自舔舐伤口,谁也不敢惹。



李牧攻匈奴

匈奴北迁

自李牧之后,一直到秦朝蒙恬之前,二十多年的时间,头曼单于未曾轻举妄动,他在内政上对匈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在阴山西北数百里的地方建立了象征地位的头曼城,将单于庭设置在头曼城往北数百里的地方,足以见得头曼单于对于防御中原诸侯进攻的决心。



头曼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随即命令蒙恬率领十万兵马北击匈奴,蒙恬将指挥所设在了上郡,开始对匈奴进行连续的打击,用了十年的时间,不仅将原先匈奴占据的领土大部收回,还迫使头曼单于北迁至更远的地方,在这期间,蒙恬还将燕、赵与秦的长城连通在一起,防止匈奴日后南下。

失去阴山后的匈奴人再一次品尝到了无家可归的滋味,头曼单于带着匈奴族人穿过无尽的沙漠,死伤无数,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漠北草原,此时的漠北草原是匈奴人最后的栖息之所,不幸的是,丁零人已经成为了这里的主人。

匈奴在头曼单于的带领下与丁零人发生了冲突,并且取得了局部的胜利,占据了部分草场,顺便俘获了几个丁零部落,开始补充与秦国十年之战带来的损失,在此期间,头曼一方面派人关注着中原的局势,另一方面压制着丁零人的反抗,巩固匈奴在漠北的统治地位。

鸣镝弑父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秦二世登基,诛杀了镇守北疆的公子扶苏与大将蒙恬,蒙恬手下的将领基本做鸟兽散,不再将防御匈奴作为主要的任务,而是放任匈奴自由移动,只要不越过长城即可,头曼单于得到消息后,立刻带领带队人马,小心翼翼的开始南迁,直到原来的故地便不再南下。

头曼单于没有继续南下的原因或许是因为畏惧秦朝的兵力,但更多的是与楼烦、白羊部落发生了冲突,而在这个时候,西边的月氏也加入了草原争夺战中,头曼单于为了稳定月氏,将自己的儿子冒顿送往月氏为质,然后顺手解决了楼烦等部落。

冒顿到达月氏后,头曼单于为了让自己的小儿子继承单于之位,便开始向月氏进攻,想借月氏的手除掉冒顿,没想到冒顿英勇无比,竟然抢了月氏的一匹马,连夜逃走,逃回匈奴的冒顿深受部落长老们称赞,头曼单于不得已开始让其领兵作战。

然而,此时的冒顿虽然已经成为了一名拥有万余人马的将领,但是他的储君之位却在他离开匈奴前往月氏的时候被头曼单于给了他的弟弟,冒顿心里十分失落,将前因后果想了个遍,才弄明白,原来中了头曼单于的计,心中开始定下杀了头曼,抢夺单于之位的计划。



冒顿弑父

冒顿将他手中的万余骑兵训练成了自己的私人部署,让射哪里射哪里,让杀谁就会去杀谁,最终在他的老父亲头曼单于身上射了无数支羽箭,而对于他的弟弟和反对他的匈奴大臣,全部诛杀,一个不剩。

这一年,是秦二世登基的第二年。

匈奴崛起

靠杀父登上单于之位的冒顿虽然以武力震慑住了众人,但他心里明白,如果在未来无法为匈奴攻城拔寨,建功立业的话,自己的下场不会比头曼单于好上多少。

所以,从当上单于的那一刻起,冒顿用了十年的时间,将周边的各个部落全部打败,对于强大的月氏,在打败之后,匈奴与月氏保持了战略相持的阶段,互相无法吞并,也无法征服。

而对于前来骚扰的东胡,冒顿就没有那么客气了,他亲率大军,突袭东胡,将东胡彻底灭亡,诛杀东胡王族,将东胡百姓收为奴隶。

对于南方的华夏王朝,冒顿并没有采用对付月氏或者东胡的方式,而是不断的袭扰,掠取钱财和百姓,顺便占领一些战略要地,然后再徐徐图之。



汉初匈奴疆域

冒顿对于华夏王朝的策略试验了四五年的时间,最终发现了一个最有价值的战略要地,马邑城。

马邑城是游牧民族与中原文明之间的交易场所,尤其是马匹交易最为频繁,而马邑城的南边就是中原重镇太原,占领太原后,便可以长驱直入,威胁中原腹地,所以在汉高祖六年的秋天,冒顿带着四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向马邑小城开进。

马邑城的重要性不光冒顿看出来了,汉王朝的统治者刘邦也早就在此处安排了他十分信任的将领韩王信,未曾想,韩王信后来竟然投奔匈奴,故汉高祖刘邦亲率三十二万大军北上迎击。

韩王信的投诚让冒顿改变了原先徐徐图之的策略,他开始大举进攻,想要一鼓作气拿下洛阳,但在汉军的连续反击之下,匈奴被迫退守在平城一带,并白登山设伏。

由于汉军各路兵马连续的胜利,让刘邦有些自大,他开始亲自追击,并在匈奴小股部队的接连诈败下,一口气扎进了匈奴人为他设置好的口袋里。



白登之围

冒顿将刘邦困守在白登山,虽然一时并没有攻破汉军的防线,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汉军的失败是必然的,最终刘邦在陈平的建议下,给予匈奴重惠,才避免匈奴的紧急进攻,在匈奴人放松警惕的瞬间,刘邦化装潜逃,让夏侯婴假装自己指挥部队。

逃出生天的刘邦到了平城后,立刻举起天子旗号,周勃、樊哙等人随后便向匈奴进军,而困守在白登山的汉军在得知刘邦已经逃离后,声威大振,开始反击,内外夹攻之下,冒顿只得撤退到长城塞下,据险而守,双手形成相持。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