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破陈友谅60万大军,却被朱元璋幽禁到死,200年后子孙称帝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白手起家,一介草民的他居然在乱世之中推翻元朝的统治,开创属于自己的天下,实属一代枭雄,不过能有这样的成就肯定不全是他自己的功劳,重要的是他身边和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将士以及在背后为其出谋划策的谋士,没有这些人又岂会有朱元璋的辉煌人生。

而在明朝众多的开国功臣之中,有这样一个人,他曾经破掉陈友谅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可是事后非但没有论功行赏得到嘉奖,反而还得朱元璋幽禁至死,不过没想到的是,在两百年之后他的子孙竟然称帝,那这个人是谁呢?在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年少有为的侄子,洪都保卫战的领袖

这位不被人熟知的将领其实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他早年丧父,无依无靠,马皇后看他可怜便将他收留在身边,朱元璋也将他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子一样看待,而朱文正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从小就跟随军队南征北战,恰好赶上了朱元璋崛起之际,他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军中的统帅。

不过他这个位置可不是全凭朱元璋这层关系来的,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实力,而他一生中最光彩的一战莫过于洪都保卫战,当时的朱元璋为了稳固军心,也为了能够名正言顺的获得人们的支持,他决定挥师北上营救小明王,以此来挟天子以令诸侯,临走之前只留下了两万多的士兵守城,并安排朱文正来担任统领。



本以为抵挡住张士诚就无后顾之忧,可没想到的是陈友谅看准时机,想要直捣黄龙,并且率领号称60万大军的浩浩荡荡直奔朱元璋老巢而去。

等到朱元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他所带领的大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折回去救援,情急之下,他只好写书信一封让朱文正就算是死也要守住洪都,毕竟这个军事要塞实在是太过重要,一旦洪都失手,那么朱元璋很可能会面临腹背受敌的局势,可是这样的希望实在是太过渺茫,因为朱文正手中满打满算也就不过三万人的兵马,在陈友谅六十万大军面前婉如蝼蚁一般的存在。



可那又能怎么办?只能寄希望于朱文正身上,反观朱文正临危不乱,他先是让大军将城墙向后推迟三十余步,避开周边河流,这样陈友谅军队擅长水战的优势就无法发挥出来,而后又招兵买马,联合周边的山匪帮助他一同守卫洪都,就这样在双方开战后,虽然朱文正处于下风,但是陈友谅的军队在短时间内始终是无法攻破城门。

然而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是朱文正三万不到的大军坚持了几十天,以至于陈友谅军队因为小小的洪都城久攻不下,士气大不如前,竟然已经有了溃败之象,而且他还真就坚持到了朱元璋的赶到,完成了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朱文正也凭借着这一壮举在军中有了更高的威望。



叔侄反目成仇,朱文正惨遭幽禁

等到战争结束之后,按理说这场战役最大的功劳应该是朱文正的,朱元璋也应该论功行赏,表彰一下自己侄子如此卓越的功绩,可是真到了那时,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朱元璋居然把这件事情给忘了,朱文正左等右等始终没能等来朱元璋的封赏,这可让他大为恼火,其实换做任何一个人心里也不平衡,明明自己才是这场保卫战的头功,朱元璋表扬了他人,自己却到头来什么也没能得到,肯定是心怀不满。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