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穷小子从包工头变成大老板,资产5亿,却是曾经的大劫匪

分享至

2015年的一天,石二群带着孩子去做亲子鉴定。

作为河南驻马店的名人,他名下有7家企业,个人资产高达5亿。

但他有个心结,怀疑自己的一个孩子不是亲生的。

即便这是个私生子, 但孩子身体内是不是流着自己的血,这一点,他很在意。

想不到,当他的DNA信息一录入系统,祸从天降。

原来,16年前,一起抢劫案劫匪的DNA信息,和他的DNA信息比对成功。

那是一起持枪抢劫银行案,重伤2人,抢劫208万元。

数额之大,性质之恶劣,震惊全国。

公安部门曾下大气力侦破此案,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果。

这一重大发现,立刻引起J方注意。

那么,石二群这位亿万富翁,真的是当年的劫匪吗?

这些年,他究竟做了什么?

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

我们去看看石二群的故事。



(石二群出席会议照片)



淘气孩子王

1962年,石二群出生在河南驻马店薛城区水屯镇。

特殊的年代,还出身农家,再加上孩子多,家庭条件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因为常吃不饱饭,作为家中老二,他常常和同龄的孩子一起出去挖野菜。

这种天天吃糠咽菜,甚至有时候连糠咽菜都没得吃的生活,让他从小就深深地体会到贫穷的滋味。

小时候,他的内心深处就充满追求金钱的狂热,总梦想着一夜暴富。

在以填饱肚子为目标的年代,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无能为力,基本是放任自流的状态。

上学时,石二群不好好学习,天天去学校报到转一圈,便跑到外面玩。

虽然不爱学习,野性十足,但他讲义气,机智过人,善用各种方法笼络人心。

所以常常一呼百应,小伙伴都愿意跟他玩。

渐渐地,他成为圈子里的孩子王,许多小伙伴唯他马首是瞻。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他在后来的人生中,时刻扮演着“老大”的角色。

1978年,16岁的石二群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

期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情。

他的大哥石占群当兵复员后,他们兄弟4人开始分家。

因为利益分配问题,他和大哥产生矛盾,之后两家几十年不来往。

对重情重义的他来说,这成为他心中的难言之痛。

他分得3间平房,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

那时,他又黑又瘦,人也不着调儿,家中生活捉襟见肘。

对他来说,结婚娶媳妇简直是天方夜谭。

穷则思变,为了改变现状,他决定外出打工。

因为这样可以解决三个问题:

自己的温饱;
节省一笔学费;
挣钱补贴家用。

可谓一举三得。

虽然学历不高,但他很聪明。

知道想改变命运,就要走出去,窝在家里能窝出什么大出息。



( 挖野菜老照片)

1980年,18岁的石二群只身来到郑州,开始他的打工生涯。

祖国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郑州到处盖楼,他觉得房地产是个朝阳产业。

于是,他先跟着一位在建筑公司的同乡,学习砌墙、粉刷技术。

虽然每天辛苦劳作,但每月到手的工资少得可怜。

他深切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常常一个人琢磨,这样下去,何时才能熬出头?

抠抠索索攒些钱,再回家娶妻生子。

这对他来说,也未免太过于平淡了些。

他不甘心这样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活下去。

他也不想处处受制于人,他想要的是过人上人的生活。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果你没有天生的好运,那就要学着改变命运。

只有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你才能安排自己的命运。

莫笑少年穷,只要不懈努力,每个人都可能创造辉煌。

穷小子石二群再三思索,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他觉得应该先从当包工头干起。

他真的能实现愿望,逆袭改变命运吗?



(年轻时的石二群)



卑微包工头

事实证明,石二群是能干大事能成事的人。

为了早日出人头地,他不再一味埋头蛮干,而是留心行业的门道和规则。

他为人不错,得知他想当包工头单干时,许多工友都支持他,愿意跟着他干。

石二群做了两年的准备,积累了一些资源后,他和工友一起辞职,开始创业之路。

当包工头时,他才20岁,手下领着一二百号人。

凭借着之前积累的人脉,他很快揽下几个小工程。

工程进展顺利,他小小赚了几把。

他心眼多,脑子活,挣了钱也不多贪多占,而是进行合理分配。

渐渐地,他有了一些积蓄,工友们的日子也好起来。

跟着石二群,不愁没活干,不愁发不了钱,大家很知足。

但在石二群眼里,这只是九牛一毛的蝇头小利,他并不满足。

他想承揽更大的工程,赚取更多财富,向更高处攀爬。

于是,他尝试与大开发商合作,不久就揽到第一笔大工程。

他激动不已,觉得自己终于打开了成功的另一扇大门。

可站得越高,越不胜寒;飞得越快,摔得越惨。

他本着诚实守信的原则,没日没夜加班,不断招收新人,甚至向银行贷款。

所有这些努力,就是为了按时完成工程,如期拿到工程款。

工友们觉得跟着他有前途,更有心劲了。

大家也没辜负他的厚望,脱皮掉肉拼命干,如期交工。



(80年代打工者)

谁也想不到,开发商竟然耍起无赖,70万元的工程款,硬是百般推脱,不愿支付。

他刚当包工头,经验欠缺,也没法律意识,只得靠笨办法讨要工程款。

为了给工友发工资,他经常整日整夜守在对方公司门口,死等开发商。

但卑微如蝼蚁的他,被开发商视为空气一般的存在。

实在没办法,石二群特地花5600元买了好烟好酒,送到开发商的家中。

他想,这下应该能要回钱了,可开发商油嘴滑舌,最后答应先付他5000元。

石二群哭笑不得,花5600元,要回5000元,还不够自己的送礼钱。

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明知这是赤裸裸的侮辱,但石二群还得打碎牙吞到肚子里。

他陪着笑,低三下四恳请人家:“能不能多给点?”

结果,开发商一个字“滚”,让他彻底崩溃,自尊全无。

没面子就没面子,只要结清工程款也值了。

可是事实上,开发商不但不给钱,还故意以没有合同刁难他。

石二群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没钱发工资,开始时工友们还可以理解,体谅他的难处。

可时间一长,很多人都坚持不下去了。

毕竟大家上有老下有小,需要养家糊口。

石二群于心不忍,他咬咬牙,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拿出来,还借了一部分钱,给大伙发工资。

他不但没赚到钱,还欠下一屁股债。

真是辛辛苦苦好几年,一下子回到解放前。

之后,他在老家休整了一段时间,又返回郑州,开始做些小买卖。

1995年,他有了一些积蓄,觉得还是干工程来钱快,就再次承揽工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这一次,他和开发商签订了合同,还仔细斟酌合同内容。

开发商按合同规定给他付了首款,他觉得这次应该万无一失了。

工程结束后,当他准备拿尾款时,开发商以合同有漏洞拒付尾款。

双方对簿公堂,石二群惨败。

他把首款给工友发了工资后,再次欠下巨额债务。

别人当包工头,吃香喝辣,呼风唤雨。

他却谨小慎微,处处赔笑脸,活在尘埃里。

他本善良,却被人屡屡算计,倾家荡产。

命运坎坷、身处困境的他,又该何去何从?



(90年代工地照片)



凶悍抢劫犯

人在最艰难的时刻,最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但对陷入深渊的人来说,真正能给他们雪中送炭的人,少之又少。

只要不落井下石,就算不错了。

有时,真正让人崩溃的,往往是来自亲人的伤害。

工友们高高兴兴领走工资,他却穷得身无分文,到了连女儿的学费都交不起的地步。

无奈之下,他硬着头皮找孩子舅舅借钱。

对方不但不借,还挖苦讽刺他,说他混了这么多年,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真丢人。

石二群的心,仿佛被刀扎了一般,开始滴血。

那一刻,他良知的天平开始倾斜。

他决定不能坐以待毙,先买把枪要账。

如果开发商不给钱,就用枪吓唬他们。

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

石二群被卖家抓住把柄,对方威胁他:“如果不拿出20万,就举报你,让你进监狱。”

面对赤裸裸地敲诈勒索,石二群毫无办法,只好凑齐20万。

这20万,几乎都是东拼西凑借来的。

这可真是,没有等来雪中送炭,却迎来雪上加霜。

此时,他穷得只剩下一屁股债了。

面对家徒四壁的困境,他的内心彻底绝望了。

“苍天啊,命运为什么这么不公,接二连三戏耍我?
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接下来的日子,他如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转,寻找赚钱的机会。

当他转悠到银行门口时,突然产生抢银行的念头,这样岂不是来钱快,还可以发大财?

在他眼里,生活已经山穷水尽了,别无他法。

从此,他开始实施抢银行的计划,一步步坠入无尽的深渊。

他在郑州住下来,从许昌购买五把手枪,然后踩点寻找最合适的目标。

很快,他将目光锁定在郑州市合作银行管城支行。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