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一墙头草杀了诸葛亮姐夫,他为何如此,最终结局如何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孟达是扶风郡郿县人,也就是今天陕西省眉县人,和法正是正宗的老乡,孟达认识刘备,还是因为法正,法正被张松推荐去荆州见刘备,并按刘璋的意思邀请刘备进入益州,当时孟达与法正一起迎立刘备入川,法正成为刘备最喜欢的谋士后,孟达也被刘备任命为荆州宜都太守。

孟达可以说最早投靠刘备的那一批益州官员,但很奇怪的是,刘备入川后,孟达却被刘备留在荆州江陵镇守,或许孟达并不是荆州主帅关羽的部下,而是一股独立的势力,孟达从头到尾没有参与刘备平定益州的战争,从后来孟达投靠曹魏来看,孟达的势力在当时非常大,手下部曲就有四千多家,就算一家四口人,折算成人口至少也有一万六千多人口。



孟达

一个孟达手下就有一万多人口,这在当时绝对是势力强大的象征,而且孟达的部曲连刘备都无法指挥,属于孟达的私人武装,因此从当时的情况看,孟达被刘备派到荆州镇守,多半是出于控制的目的,毕竟这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刘备希望这股势力能够效忠自己。

在刘备平定益州及汉中后,孟达被刘备指派北伐进攻曹魏占据的上庸三郡,之所以指派孟达,这是因为刘备实在无兵可用了,关羽即将北伐,而刘备刚刚打完汉中之战,整个益州极度疲惫,看来看去,只有宜都太守孟达还一直没有任务指派,因此刘备派孟达率领部曲攻打上庸三郡。

上庸三郡分别是:房陵郡、西城郡、上庸郡房陵郡守是蒯褀,蒯褀既是荆州名门望族,是协助刘表平定荆州的蒯通和蒯越的同族兄弟,又是诸葛亮的姐夫,西城郡守是申仪,是当地的豪强,上庸郡守是申耽,申仪的兄长,也是当地的豪强。



上庸三郡

上庸三郡地处偏僻,位于今天湖北省西北与陕西省、河南省交界的地方,也算是个战略要地,同时也是汉水周边城池,刘备打上庸的目的之一就是打通汉水流域,方便进行下一步更大规模的北伐。

问题的关键是:孟达攻打房陵郡时,杀死了诸葛亮的姐夫,诸葛亮当时是刘备手下的内政部长,负责管理刘备的后勤与内政,以及制度建设,是刘备手下最重要的文臣,孟达为什么要杀诸葛亮的姐夫呢?他不是得罪了诸葛亮吗?

诸葛亮不仅仅是刘备手下头号文臣,而且在荆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网,诸葛亮的大姐夫是蒯褀,二姐夫是庞山民,也就庞德公的儿子,庞统的堂兄,诸葛亮的老婆是黄月英,诸葛亮的岳父是黄承彦,诸葛亮的岳母与刘表的夫人是亲姐妹,千万别小看诸葛亮,不仅仅是才能高,而且在荆州的关系网相当强。



诸葛亮

同时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也在刘备建立的政权中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因为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攻取了荆南四郡,接收了原刘表手下大量荆州系官员和士兵,刘备政权手下人中超过80%是荆州系,是刘备手下最大的政治力量。

刘备称汉中王之后,法正被任命为尚书令,这是汉中王下属最有实权的官员,诸葛亮的官职仍为军师将军,诸葛亮原来管理刘备左将军府所有的事项,刘备称汉中王后,诸葛亮顺理成章管理刘备汉中王府的所有事项,因此法正和诸葛亮成为刘备手下相互制衡的两大力量。

孟达在攻打房陵郡之前,肯定知道房陵郡守蒯褀是诸葛亮的姐夫,如果他不想杀蒯褀的话,就会约束手下士兵不要伤害蒯褀,可是蒯褀仍然死在了孟达的手下,很有可能这是孟达故意的,从孟达的人品来看,他是个没有原则的人,属于有奶便是娘的那种,刘璋暗弱,他投靠刘备,刘封欺负他,再加上孟达不救关羽,于是他投靠了曹魏,等到曹丕去世后,孟达在曹魏不受待见,又想着投靠蜀汉,这就是典型的墙头草,没有任何忠诚性可言。



219年三国形势图

孟达的存在只是有为了利益,包括杀死诸葛亮的姐夫蒯褀也是如此,孟达为了什么利益呢?

刘备让法正的同乡兼好友孟达率军进攻诸葛亮的姐夫镇守的房陵郡,这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谋略。刘备当然没有理由让孟达去杀诸葛亮的姐夫,但刘备让法正与诸葛亮相互制衡却是一定的,这是政权稳定的保证,因此孟达杀蒯褀便有可能是法正与孟达的合谋,以便向诸葛亮示威,向诸葛亮所属的荆州派示威,这很可能是孟达杀蒯褀的理由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