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铁突然涨价,专家们想要的通胀来了……

0
分享至


高铁要涨价了,高铁不香了。

5月2日,铁路12306官网发布公告,武广高铁、沪杭客专、沪昆客专、杭甬客专4条高铁,票价将迎来上涨。一二等座涨幅20%左右,商务座最高涨幅接近40%。网友吐槽曰“曾在文综试卷上高歌的中国速度抛下了我”。显然,当年的自豪感并不能抚平当下的经济痛感。

国铁集团表示,我这不是涨价,是市场化弹性定价。“三桶油”珠玉在前,国有垄断企业的“市场化”、“弹性定价”,都懂的。大规模投资时说好的“公益性服务不算经济账”是不能作数的,最后还是要算账的。这账肯定算不平。

2023年,国铁集团总营收1.25万亿元,税后利润33亿元,刷出了经营业绩的历史最高纪录。可是,这个最高纪录的净利润率不到千分之三。而国铁集团的债务总额超过6万亿,相当于两个恒大。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都没法算。即将到来的偿债高峰和维护高峰都是万亿级的支出,33亿的税后利润再加个0都不够填牙缝。

而且,高铁的固资几乎不具备市场流动性,就是卖都卖不出去的那种,没有腾挪的空间。所以,涨价是必然的。

聪明的网友立刻想到了寻求替代,有说坐绿皮车的,有说坐飞机的。可是,这多半也行不通。都是铁老大的买卖,绿皮开多少、涨不涨,不就是一句话的事吗?至于飞机,航空业一直都是赔钱大户,这几年的日子过得比高铁还惨,打折促销的亏本买卖又能做多久呢?公路就更别惦记了,国道恢复收费酝酿已久。高速和高铁是上一轮大基建的孪生子,高负债、偿债高峰、维修高峰的三件套一件不少,能不涨吗?

大基建带飞的经济周期走到算账的下行区,哪条“战线”都很热火朝天。民生直接相关的,燃气开了“第一枪”,理论上没涨,但是“误收费”了。电力也难说,毕竟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替代也是用钱砸出来的……

眼瞅着一轮普涨在路上,经济学家们心心念念的通胀终于要来了。涨价好啊,涨价了CPI就上去了,他们继续欢呼……吗?


通胀是重要的经济指标,通胀最直观的指标是物价指数CPI。人均经济学家的时代,“温和通胀是经济健康的表现”都是张口就来。于是乎,去年“复苏乏力”,CPI指标不好看,各路专家都念叨起推高通胀。CPI取代了GDP,俨然成了经济表现的头牌。以至于CPI指数稍微跳一跳,各路专家就能开香槟庆祝“复苏来了”。这举国热切盼望涨价、呼吁涨价,堪称经济史上的奇景了。

其实,中国推高通胀很容易,不就是涨价吗?上游的基础产业几乎全部由国有垄断企业经营,牵一发动全身,动个小指头CPI就能嗖嗖窜。可是,这种表面数据的优化,并不是真实经济增长的活力体现,而是大规模资源错配后的病征表现。还是以高铁为例:


高铁涨价不是高铁的真实市场需求大增,而是投资回报率过低不得不涨。全国仅有京沪、沪宁、宁杭、广深港、沪杭和京津等6条高铁实现盈利。其中只有京沪线是中长线路。

中国高铁4万公里总里程,具备盈利能力的不到3000公里。即便是高铁第一现金“奶牛”的京沪线,投资回报率也不过尔尔。京沪线的总投资2209亿,2023年净利润115亿元,20年收回投资。投资净回报率5%也只是理论上的,因为2023年的净利率是历史最高记录。

的确,高铁对地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没有反映在财报数据上,给很多人留下了想象空间。但是,高铁的实际经营成本也没有反映在财报中。高铁建设的大量投入来自地方财政补贴,高铁配套设施如站点建设和营运成本也来自地方财政。

也就是说,高铁对地方经济的长期增长效应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显著,甚至根本没有什么长期增长效应,反而成了地方财政的负担。

其实,只要有一定的常识感就不难发现高铁对地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很大局限性的。高铁只拉人不拉货,所以高铁只有在人口稠密地区的中远途运输上有优势,才能产生长期的经济效益。很多人口密度低、人口净流出的经济欠发达地区,通高铁并不会促进经济增长。地方财政的投资收不回,连维护基础设施的钱都拿不出。所以很多地方的高铁站点根本无法坚持营运,一两年后就关停了,甚至修完后就没有启用。

不管怎么强调虚头巴脑的“社会效益”、“长期贡献”,大规模的无效投资、负投资都是资源错配。错配就要付出错配的代价,经济核算的账一定是要还的。

资源错配导致的现金流巨坑可以靠金融系统输血遮掩一时,却不能遮掩一世。地方债到了极限,地方财政自顾不暇。靠地方财政补的“暗亏”显化,国铁集团千分之三的税后利润率远远不够填坑,只能涨价。

如果只有高铁一家是这样的,那么问题还不大。但是,前些年狂飙突进的大基建普遍如此,上游的涨价合力最终一定会推高CPI。这种“通胀”压力是经济增长动力,还是拉低真实经济增长的成本压力?但凡有生活常识的都不难做出判断。


“温和通胀是经济健康的表现”,前提是要“通”,而不是只有“胀”。经济运行是个循环系统,只有运行通畅,才谈得上压力转化为动力。好比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在跑步机上跑几圈,血压提高、心跳加速都是身体机能健康的表现。如果是一个中风、血栓的病人,血压上升、心跳加速可不是病好了,而是病情加重了。


一个经济体系中存在大量的资源错配,就是堵住经济循环的血栓。这种情况下,人为推高CPI是很危险的。表现在微观层面就是收入不涨物价涨。高铁涨个百八十块,到景区消费就得省个百八十块,甚至原来的出游计划取消了。反正兜里就这仨瓜俩枣,各种基础公共服务的成本增加了,只能省别的。

最后,CPI上去了,民间消费和投资下来了。谈何拉动消费、促进民间投资呢?民间投资萎缩,经济动力不足,又得扩大财政投资规模。可是,财政投资又投出一堆赚吆喝不赚钱的负资产,就堵得更厉害了。这显然不是经济发展的正循环。

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问题不是通胀还是通缩,而是通不通。经济堵点在哪里,民间投资的预期下降、消费信心不足到底是什么造成的,才是经济学家应该思考的问题。经济循环的堵点肯定是绕不过去的,总是在纸面上的经济指标兜兜转转,用足脑力和嘴力搞“赢学”。今天是GDP、明天是CPI、后天是汇率,一直赢一直爽。可是,经济体感的现实痛苦一直不爽。经济学家应该反思,这些年都在瞎忙啥?


现代经济学理论千条万条,前提都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离开这个前提的经济学理论,都是在真空环境下搞永动机的纸上谈兵,结果就成了“涨价促经济”的笑话。这样的笑话已经泛滥成灾了,什么“国债不是债”、“放水救经济”,都会被现实打脸。

国债不是债?那发行个几万亿国债给国铁填坑不就得了?放水救经济,那就更干脆了,直接印个几万亿往高铁上继续堆。真敢这么做,腾飞的不是经济,而是无锚货币和物价。

谬论可以靠诡辩续命一时,但是终将被现实打脸。硬核涨价在路上,经济会因此改善吗?拭目以待。

经济发展没有绕道走的捷径,绕道的都是弯路。尊重经济规律,发展市场经济,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主导作用,给市场主体充分松绑,才是经济发展的唯一解。

关胖再出发,敬请新老朋友们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雨果讲淘汰梁靖崑原因!刘志强表情很淡定,大胖出局反而是件好事

雨果讲淘汰梁靖崑原因!刘志强表情很淡定,大胖出局反而是件好事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4-06-02 15:14:30
地方政府主导城投贷款买自己的地,比例2年涨3成,背后隐藏大雷

地方政府主导城投贷款买自己的地,比例2年涨3成,背后隐藏大雷

爆角追踪
2024-06-02 16:58:51
第一批小米车主:我给雷军这些建议

第一批小米车主:我给雷军这些建议

中国企业家杂志
2024-06-02 12:23:21
网红铁头向靖国神社撒尿泼漆,未成功回国,警方抓捕中恐被判三年

网红铁头向靖国神社撒尿泼漆,未成功回国,警方抓捕中恐被判三年

辣条小剧场
2024-06-02 08:00:26
广州一商场突发坠落事故!涉事商家已暂停营业

广州一商场突发坠落事故!涉事商家已暂停营业

鲁中晨报
2024-06-02 17:15:04
曝汪峰森林北新疆乌鲁木齐相聚过六一,不带保镖捂得严实仍被认出

曝汪峰森林北新疆乌鲁木齐相聚过六一,不带保镖捂得严实仍被认出

娱圈小愚
2024-06-02 15:08:05
贾玲成为普拉达品牌代言人

贾玲成为普拉达品牌代言人

界面新闻
2024-06-02 11:35:53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登记参选总统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登记参选总统

界面新闻
2024-06-02 15:35:08
罕见!史诗级“大堵船”

罕见!史诗级“大堵船”

侃故事的阿蚌
2024-06-02 09:07:08
民进党支持度暴增,最新政党民调显示:蓝白相加不敌民进党支持率

民进党支持度暴增,最新政党民调显示:蓝白相加不敌民进党支持率

侦姐有料
2024-06-02 11:23:15
京东回应“磨铁抵制京东”,否认站在行业对立面 京东App磨铁网店仍在正常销售

京东回应“磨铁抵制京东”,否认站在行业对立面 京东App磨铁网店仍在正常销售

红星新闻
2024-06-01 19:46:36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激烈交锋,中美还是没谈拢,抢在董军上专机前,美方作出特殊安排

影孖看世界
2024-06-01 21:30:44
终于来了!字母哥正式确认加盟!人家又要对抗整个NBA……

终于来了!字母哥正式确认加盟!人家又要对抗整个NBA……

篮球实战宝典
2024-06-02 15:33:24
西安一恶势力集团夜间“碰瓷”酒驾司机,半年敲诈作案33起,一审主犯获刑十年半

西安一恶势力集团夜间“碰瓷”酒驾司机,半年敲诈作案33起,一审主犯获刑十年半

上游新闻
2024-06-02 11:48:09
朱丹真实在,胖成这样还不P图,穿得像大姐但在周一围面前没气场

朱丹真实在,胖成这样还不P图,穿得像大姐但在周一围面前没气场

酒盅故事汇
2024-06-01 16:36:46
1-2!苦战不敌安洗莹,陈雨菲无缘赛季首冠,国羽决赛日吞首败!

1-2!苦战不敌安洗莹,陈雨菲无缘赛季首冠,国羽决赛日吞首败!

钉钉陌上花开
2024-06-02 17:29:07
福建漳浦暴雨:车辆“水上漂”,居民称十几年没见到这样大的暴雨

福建漳浦暴雨:车辆“水上漂”,居民称十几年没见到这样大的暴雨

极目新闻
2024-06-02 17:06:18
复旦大学冯玉军:中国人民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必败,乌会是胜利者

复旦大学冯玉军:中国人民支持乌克兰,俄罗斯必败,乌会是胜利者

泸沽湖
2024-06-02 12:07:47
特朗普被判有罪后新动作:入驻TikTok粉丝已破24万

特朗普被判有罪后新动作:入驻TikTok粉丝已破24万

澎湃新闻
2024-06-02 16:06:27
铁头自曝自己人还在日本,有可能回不去了

铁头自曝自己人还在日本,有可能回不去了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4-06-01 21:49:08
2024-06-02 18:38:44
关不羽
关不羽
关不羽的财经阵地
199文章数 1521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会谈细节披露 董军的两句话值得注意

头条要闻

媒体:中美防长会谈细节披露 董军的两句话值得注意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数码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达摩鲨 M5 三模鼠标上架:3395 传感器 + 8KHz回报率,399 元

旅游要闻

武侯祠开启“时光机”穿越到“那些年”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匈牙利总理:欧洲已进入对俄开战准备阶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