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30年,杨开慧牺牲的消息传到毛主席耳中后,毛主席含泪说了八个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然而在40年后,对杨开慧施刑的刽子手却说,杨开慧在被行刑后,他曾奉命前去检查行刑现场,他发现杨开慧并没有死。
这一切是怎么回事呢?
(杨开慧与儿子在狱中)
一、“圆满”却又带着遗憾
杨开慧是毛主席的第一任妻子,也是对毛主席来说尤为特殊的一位。我们都知道毛主席经常写诗抒发情感,他留有的许多作品大多都是以战时背景而写,但是其中的三首却是毛主席诗作中罕见的“情诗”。
这三首分别是:《虞美人·枕上》、《贺新郎·别友》、《蝶恋花·答李淑一》、。第一首诗写于毛主席与杨开慧刚结婚不久,深夜思念妻子的毛主席,提笔写下了:“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毛主席与杨开慧)
第二首诗是夫妻两人因为革命工作不得不时常分离时所写,在临行前,毛主席作了这一首《贺新郎·别友》。这里的“别友”指的便是杨开慧。如果说第一首诗是出于丈夫思念妻子的角度,那么这一首就是升华到了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身份。
最后一首诗,是新中国成立后多年所作,深深的刻在了杨开慧的墓碑之上。这首诗中,毛主席将杨开慧比作“骄杨”,道尽了毛主席对亡妻无尽的思念。
毛主席的一生中有过三任妻子,但毫无疑问,杨开慧是三人当中较为“圆满”但又带着无数遗憾的。
毛主席与杨开慧从青年时期相遇,相恋,最后互表心意,走上志同道合的革命之路。哪怕许多年后都有人感慨:如果当初杨开慧没有被捕,或者如果毛主席在一开始就找到杨开慧,那么想必杨开慧的结局定会有所改变。
而这,何尝不是毛主席说出“开慧之死,百身莫赎”的原因?
(毛主席年轻时的照片)
南昌起义后,毛主席为了前往湘赣边界去领导秋收起义,不得不忍痛离开了杨开慧与三个儿子(最小的儿子毛岸龙只有半岁)。
当时的长沙正处于“白色恐怖”中,为了保护妻儿,毛主席在临行前特意将妻儿送到了50公里以外的板仓老家。只是两人都没想到,国民党为了抓捕革命人士,就连长沙周边也都不放过。
为此,杨开慧不得不将儿子留给保姆照顾,而自己则是直接离开了家,四处与国民党特务进行周旋。
1930年10月24日,那一天是毛主席与杨开慧长子毛岸英的生日。思念儿子的杨开慧从特务的搜捕下脱身后,便悄悄的回到了家中,想看一看儿子。
(杨开慧与儿子)
谁知,她刚入家门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特务就破门而入,直接抓走了杨开慧、儿子以及保姆。
没几天的时间,杨开慧被捕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长沙。不少爱国人士知道后,纷纷向国民政府施压,让他们放了杨开慧。
可是对国民党来说,他们好不容易获得一个可以打击毛主席的机会,他们又怎么会放过?
于是国民党便提出,只要杨开慧愿意公开声明与毛主席解除夫妻关系,那么他们就会放杨开慧走。
(杨开慧)
结果不言而喻,且不说杨开慧深爱着毛主席,就说她自己的革命身份,她也不可能会向国民党服软。
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英勇就义。
二、隐藏在背后的真相
杨开慧牺牲的消息传到毛主席耳中的时候,毛主席大惊。
他以为杨开慧早在两年以前就已经牺牲。他的心中既悲痛,又愧疚。整整一天的时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吃不喝,哪怕是第二任妻子贺子珍敲门,毛主席也没有应。
(贺子珍)
时间回到两年前,当时的毛主席在井冈山稳定下来后,出于对杨开慧母子几人安危的担忧,于是他便请茅坪的小店主吴福寿到山下去寻找杨开慧母子。
不久前井冈山与长沙之间的通讯被敌人打断,找起人来并不容易,吴福寿第一次寻找无功而返;后来毛主席把妻儿的具体地址给到了吴福寿,这才有了进展。
可是,最后吴福寿带回来的消息却是“杨开慧已死,三个儿子不知所踪”。原来,在国民党特务对杨开慧大肆搜捕下,板仓的乡亲们为了保护杨开慧,于是便对外宣称“杨开慧已死”。
毛主席收到假消息后,心中悲痛得不能自已,大病了一场。
(贺子珍与毛主席)
在毛主席生病期间,袁文才、王佐就安排了自己干妹妹贺子珍到毛主席的居所,照顾毛主席的日常起居。毛主席病愈后,他便在周围战友们的撮合下,与贺子珍联姻。
此时的毛主席并不知道杨开慧的“死讯”是假的,这也使得他在1930年知道杨开慧真正的死讯后,说出了“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这样的话,甚至对贺子珍发了脾气。
对于杨开慧,毛主席的心中有思念、亦有更多的愧疚。如果当初毛主席成功找到了杨开慧,并将他们带离板仓,那么两人会不会迎来另一个新的结局?
最残酷的,还不止于此。
(杨开慧与毛主席)
40年后,残忍杀害杨开慧的刽子手说出了一个更加让人无法面对的真相,那就是当初杨开慧被枪杀后其实并没有当场死亡。而是在许久之后,刽子手检查“尸体”时发现杨开慧并没有死。
杨开慧当时趴在荒草地上的,双手深深抓进泥土,身后留下了大片的血迹,然而刽子手还是朝杨开慧补上了那残忍的一枪。
当无数革命之士这个真相时,无不为杨开慧的牺牲心痛不已。哪怕这个刽子手的心中存有一丝善念,结局都不会如此。
(杨开慧 雕像)
结语
杨开慧短暂的一生中,她既毛主席的妻子,是三个孩子的母亲,更是革命的同志。她为爱情、为革命所做出的牺牲,直到今日都让无数人为之敬佩。
在监牢中,杨开慧只需要松口解除与毛主席夫妻关系,就能重获自由,但是杨开慧想都没想就拒绝了,这不仅仅是她对丈夫的忠诚,更是她对革命的坚定。
参考资料:
杨开慧遇难后,毛泽东将万语千言化作8个伴着泪水的字.华夏经纬网,2022-11-23
李慎明:毛泽东与贺子珍联姻源于误信杨开慧已牺牲.中国社会科学在线,2013-10-26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