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飞机起飞后的“脏气流”说起,是什么将F1赛车牢牢“吸”在赛道上?

0
分享至

在航空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大型飞机起飞后,在它身后的中型或小型飞机,必须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起飞。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小型飞机必须避开大型飞机的尾部涡流。

尾流的主要部分是大型飞机的两翼翼尖处所会产生的翼尖涡流,这两股高速翻动的螺旋形气流,会向后、向下延伸,持续高速旋转,且旋转方向相反。这两股涡流内侧会形成强大的下降气流,外侧形成强大的上升气流。

当中、小型飞机起飞进入这个空域,向下的气流会严重干扰到它们的正常飞行,甚至会造成飞行事故。




飞机的尾部涡流和翼尖涡流的一种可视化呈现。如果后面的飞机(特别是小飞机)进入了涡流,特别是在起降阶段就会颠簸,影响飞行安全。

在F1围场内,也有类似这般气流干扰的情形。

前车高速行驶过后,留下的是被它扰乱的“脏气流”(Dirty Air),后车因此无法产生足够的下压力(特别是前翼的下压力下降,让赛车操控性下降),速度就会受到影响,造成了后车难以在弯道中跟车和超车,进而降低了F1比赛的竞争性和观赏性。

为了减少这种前车对后车的“脏气流”干扰,F1比赛在2022年做出了划时代的变革。自此F1赛车进入了“地面效应”时代,也将F1赛车的空气动力学带入了新纪元。



前辆赛车留下的“脏气流”,不仅会导致后车的下压力削减,也还会影响到轮胎、制动器温度等,最终让F1赛道内的超车变得困难,也就牺牲了赛事的竞争性、观赏性。

“地面效应”和“文丘里管效应”

在航空领域也有“地面效应”这一词。

当飞行器以很小的距离贴近地面或水面飞行时,地面或水面阻挡了翼尖涡流的产生、中断了机翼的下洗气流,进而减小了机翼的诱导阻力,整个飞行器体的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会陡然增加,飞行器也获得了比空中飞行更高升阻比。

在冷战时期,以苏联阿列克谢耶夫(Rostislav Alexeyev)为代表的中央水翼艇设计局基于“地面效应”开发了多款地效飞行器,其影响也绵延至今。现在,航空业依旧在延续着对地效飞行器的探索。



从冷战时期的反舰巨兽,到今天的近海客运货运等,地效翼飞行器虽依旧小众,但业界并没有放弃对它的技术探索和应用上的畅想。

但F1赛车领域的“地面效应”则与此截然不同。它在原理上是“文丘里管效应”(Venturi Tunnel,以发现者意大利物理学家文丘里命名)。

也因此,我们看到2022赛季的F1新赛车,底板拥有了两个类似凹槽的气流通道。从侧面看,它们呈两边高中间低且类似波浪的曲面形状;这两个凹槽就与赛道地面形成了两面粗、中间收口变细的“文图里管”。



F1新规则生效后,从2022年开始,F1赛车最突出的变化发生在底板部分,与此前的(上图)截然不同。




新赛车底板增加的凹槽气流通道将与赛道地面形成了“文丘里管”,依托“文丘里管效应”产生下压力。

利用“文丘里管效应”,当空气从赛车前端进入设有“文丘里管”的赛车车底后,由于底部中部空间骤然压缩、后端空间又再次敞开,空气在中部的流速显著提高,明显高于赛车的前后两端。

根据经典的伯努利定律下,流速大的区域,其压强小,由此在赛车中部区域形成了低于常压的负压区,赛车就被一只无形的大手(即“下压力”)紧紧地按在了地上。对于赛车而言,它与地面产生了强大的“吸力”。而且,随着赛车速度更快,这种“吸力”会更大。



“地面效应”回归,前后翼作用削弱

不过,在F1围场内,第一款应用“地面效应”赛车是诞生于40多年前的“莲花”79。该车凭借这项现代空气动力学创新,在赛场上一骑绝尘,包揽了1978年的车手和车队世界冠军。

该车的“地面效应”是通过侧箱来在侧箱内部巧妙地构造起与赛道地面的“文丘里管”。不过,为了应对弯道速度上升的安全问题,1983年F1赛车新规则颁布,强制要求F1赛车采用平底,“莲花”79的传奇告一段落。



“莲花”79是通过侧箱来和地面形成“文丘里管”,侧箱前部有一个开口,高速气流从这里流入,而后经过散热器、辅助油箱时,气流被压缩、流速变大,形成低压区,产生与地面的“吸力”。

而2022年F1赛场的新规,让“地面效应”得以回归,组委会的公开理由是“为了减少前车对后车的‘脏气流’干扰”。

这背后的逻辑在于:新规则为了降低“脏气流”干扰,必须削弱F1赛车前后翼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大幅降低它们对气流的梳理和引导;但这也就意味着前后翼的下压力产生能力将被大幅削弱。

所以,此时就需要新F1赛车的底板依托“地面效应”来扛起生成“下压力”的重任(理论上,赛车底板对“下压力”生成的贡献可达70%)。



赛车的前后翼等空气动力学装置在产生下压力能力上被削减,而有着“地面效应”的底板就成了高效补偿手段,它的设计成为了决定F1赛车性能的关键所在。

另外,2022年的F1新规,不仅重造了F1赛车底板,也让赛车上部的外观发生了直观的大改。比如前轮一改开放式轮胎结构,轮胎尺寸增加、增加了轮毂罩和轮胎扰流翼片。据悉,根据CFD(计算流体力学)软件的模拟结果,这些改变将使前车所产生的气流更为干净有利,可以减少前车轮胎产生的乱流对后车的影响。


F1新规让F1赛车的前部外观有着不小的改变。

如何解决“海豚跳”?

前后翼在F1赛车身上产生下压力的同时,也在产生的阻力。对比来看,底板通过“地面效应”产生下压力时,则几乎不会产生阻力。

因此,从2022年开始,F1新赛车的一个变化是整车轴距的加长,以此增加底板面积,提高“地面效应”的效果。



新赛车的底板不仅增加了“文丘里管”这一气流通道,而且底板前部的垂直端板、底板边缘和扩散器等都进行了重新设计,以使得气流流经底板时更密封、更稳定、更易控制,阻挡外部乱流对车底气流的影响,从而提高底板整体生成的“下压力”水平。

但2022年赛季,围绕“地面效应”展开设计的F1新赛车,也在随后的测试和竞赛中暴露出了新问题——“海豚跳”(Porpoising)。

F1赛车领域的“海豚跳”,可以类比于航空领域的“海豚着陆”,即弹跳着陆——飞机在降落阶段速度过快、下滑率过大、错误判断地面位置、不当使用配平等,都会造成飞机在跑道上的弹跳。如果复飞等措施应对不当,可能会发生前起落架、螺旋桨和发动机被损害等事故。



火花意味着F1赛车的底板擦地了,也意味着由底板生成的下压力瞬间减弱了。

出现“海豚跳”现象,是因为赛车底板与赛道地面形成的“文丘里管”,在“密封性”上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赛车速度、姿态和离地间隙的不稳定(比如,颠簸路面)等因素的影响,或者直接发生了变形。

比如,吸力更大时,赛车过于紧贴地面,凸出的底板中部离地间隙逐渐减小,就会直接阻断车底空气的流动;而气流不足,赛车就会“失速”,无法产生地面效应,下压力瞬间减弱,赛车就会向上弹起。随后气流恢复,下压力再次产生……

如此反复之下,F1赛车就会像海豚在海面畅游时的那般上下跳跃。


新规则后的宝马车队,对“海豚跳”问题一时无解,被迫转而以提高车底来降低问题影响,但也因此牺牲了赛车性能。

“地效”之于F1,堪比隐身之于四代机

所以,F1赛场在2022年新规推出后,那双看不见的空气动力学依旧左右着赛车性能,一次次塑造着新一代F1赛车。

“地面效应”利用得好与坏,直接决定了各家车队赛车性能的优劣。而从这两年的赛事成绩来看,显然并不是所有车队都已熟悉、适应了这个F1赛车的“地面效应”时代。


冠军之师红牛车队的赛车很好地解决了“海豚跳”问题,并且在驾驭“地面效应”中将赛车的底板效率带到了最高水平。

但反观自2014年以来F1混合动力时代的8冠王奔驰车队,在2022年进入“地效时代”以后,在整整两个赛季只拿到一个分站冠军、该车队的七冠王汉密尔顿更是自述因“海豚跳”造成了背部不适(已有医学报告称“海豚跳”可能有损于车手的大脑等部位)。

就像飞机设计中,一位领军型设计总师对飞机研制至关重要,首席技术官在一支F1车队中也直接决定着赛车的性能优劣。


在F1赛场上,当前红牛F1车队的首席技术官阿德里安·纽维(Adrian Newey)就是公认的空气动力学大师。

可见,“地面效应”作为今天F1赛车上的全新空气动力学课题,之于今天的F1赛事或者说对F1赛车性能的冲击,就像隐身设计之于今天的战斗机。

正是“隐身”让第四代战斗机拉开了与第三代战斗机的代际差距——无隐身不四代。同样,无“地面效应”不F1,哪支F1车队还没能更好地驾驭“地面效应”,就意味着赛车性能上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之大,亦如航空领域的高亚声速与超声速之间隔着的那道“声障”。同样,隐身设计与地面效应,对于战斗机设计师、F1赛车工程师来说,都是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再攀高峰,都是将空气动力学的应用推到一个史无前例的极致高度。

此外,航空飞行器的设计与F1赛车的设计,也同样都要借助那个百年传统手段——风洞。这部分内容,我们在后续文章中再展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49年,小战士认出报纸上的父亲,指导员道:胡闹,那是兵团司令员

49年,小战士认出报纸上的父亲,指导员道:胡闹,那是兵团司令员

小金鱼的眼泪
2024-05-19 10:31:43
4月全球汽车销量排名出炉:丰田第一,比亚迪第四

4月全球汽车销量排名出炉:丰田第一,比亚迪第四

三言科技
2024-06-02 14:47:37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中国曾三次忍辱负重“装孙子”,完美躲过美国制裁!最终迎来崛起

猫眼观史
2024-05-16 18:11:46
这次、国足终于要翻盘了!韩国和泰国遭遇重创!

这次、国足终于要翻盘了!韩国和泰国遭遇重创!

小豆豆赛事
2024-06-02 12:39:34
在泰国工行取钱千万不要查询余额!!!

在泰国工行取钱千万不要查询余额!!!

悠闲葡萄
2024-05-27 13:47:58
汪峰飞新疆陪森林北过节,两人小店购物很亲密,汪峰主动付钱!

汪峰飞新疆陪森林北过节,两人小店购物很亲密,汪峰主动付钱!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4-06-02 16:22:44
中国的统一进程已经启动了

中国的统一进程已经启动了

观察者网
2024-06-01 08:56:09
华为余承东:享界 S9 价格是迈巴赫十分之一,但比迈巴赫更豪华

华为余承东:享界 S9 价格是迈巴赫十分之一,但比迈巴赫更豪华

IT之家
2024-06-01 16:45:09
镰刀正在疯狂地收割底层

镰刀正在疯狂地收割底层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4-06-01 14:58:59
70岁陈道明近照老态尽显,网友担心影响《庆余年》第三季拍摄!

70岁陈道明近照老态尽显,网友担心影响《庆余年》第三季拍摄!

热剧迷
2024-05-31 12:07:08
易中天:三国演义纯属是在乱编,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是公认的第一

易中天:三国演义纯属是在乱编,四大名著中红楼梦是公认的第一

芯怡飞
2024-06-01 13:45:51
小卡这次风波可真不小!NBA圈子都传开了,他可能面临封杀!

小卡这次风波可真不小!NBA圈子都传开了,他可能面临封杀!

百里无心
2024-06-02 12:49:27
美媒数据库分析总决赛夺冠概率,91%一边倒!联盟将出新门面?

美媒数据库分析总决赛夺冠概率,91%一边倒!联盟将出新门面?

你的篮球频道
2024-06-02 08:13:04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李尚福被免去国防部长,虎父无犬子,父亲竟和美国交过手

磊子讲史
2024-03-25 14:45:46
美军司令不顾警告,乘军机飞越南海,一下子发现122艘船只集结。

美军司令不顾警告,乘军机飞越南海,一下子发现122艘船只集结。

三分亮剑
2024-05-31 12:30:24
特步七匹狼联姻!酒席9999元一桌,婚礼现场奢华,何猷君到场庆贺

特步七匹狼联姻!酒席9999元一桌,婚礼现场奢华,何猷君到场庆贺

洛洛女巫
2024-06-02 11:06:13
豪揽9冠!21岁卡马文加距2度大满贯一步之遥 选择真的大于努力

豪揽9冠!21岁卡马文加距2度大满贯一步之遥 选择真的大于努力

雪狼侃体育
2024-06-02 16:54:13
女性X欲强不强,只需看4个地方【男生慎入】

女性X欲强不强,只需看4个地方【男生慎入】

坟头长草
2024-05-24 15:52:40
从上海出发回到上海虹桥,耗费8小时,串联21座车站!超级环线来了,首日票已售罄

从上海出发回到上海虹桥,耗费8小时,串联21座车站!超级环线来了,首日票已售罄

上观新闻
2024-06-02 13:40:30
这是萨拉赫?这发型也太雷人了

这是萨拉赫?这发型也太雷人了

直播吧
2024-06-01 21:22:30
2024-06-02 17:14:44
看航空
看航空
看航空,知天下。
33604文章数 978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我已伤痕累累 却依然感动不了命运之神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判有罪后新动作:入驻TikTok 粉丝数已破24万

头条要闻

特朗普被判有罪后新动作:入驻TikTok 粉丝数已破24万

娱乐要闻

白玉兰提名:胡歌、范伟争视帝

财经要闻

新造车5月销量: 小鹏乏力 问界暂"缺席"

科技要闻

成功着陆!嫦娥六号将开始月背“挖宝”

汽车要闻

吉利银河E5 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发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风雅自来 中式的和谐平衡

本地新闻

食味印象|歙县限定!枇杷味儿的清甜初夏

数码要闻

苹果官网下架 OtterBox 配件,消息称国内代理商“不做了”

公开课

近视只是视力差?小心并发症

军事要闻

匈牙利总理:欧洲已进入对俄开战准备阶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