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做出预言:台湾未来只有两条路,现在回头来看真的精准!

分享至

1949年2月,在与苏联特使米高扬会面的时候,谈及台湾问题,毛主席是信心满满的,他一手拿着纸烟,轻轻吸上一口,随着缭绕的烟雾在头顶盘旋,毛主席左手一挥,用坚定的语气一再强调,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此时的毛主席,对于台湾问题,早已运筹帷幄,他在心里,已经看上了合适的收复台湾的人选,这个人就是粟裕大将。



在一个月前刚刚结束的淮海战役中,面对死守长江防线的国民党军队,粟裕身先士卒,成功粉碎了看似固若金汤的国军防线,为整个华东地区的顺利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毛主席对粟裕指挥的淮海一战非常满意,高度评价粟裕为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

因此淮海一役,毛主席对粟裕夸奖赞誉有加,因此,在不久之后的收复台湾之战中,毛主席第一个就想到了能征善战的粟裕大将。



1949年3月15日,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新华社发表时评《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第一次提出了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总方针。

文章深刻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任务就是解放全中国,直到解放台湾、海南岛和最后一寸土地为止。

1949年10月,当福建全省解放之时,武力解放台湾正式提上了日程。在此之前,毛主席早已电令陈毅、粟裕、张爱萍,要着力加强海军建设,为下一步解放台湾积极备战。



解放台湾迫在眉睫,毛主席命令第三野战军和华东局,务必做好攻打台湾的战略方案。

然而,当时的新中国海军力量薄弱,自金门海战失利之后,毛主席开始认识到,渡海作战与渡江作战毕竟大不相同,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要解放台湾,绝非易事。

与此同时,因为美国的蓄意介入,台湾实际上是在美帝国主义的保护之下,这也使得解放台湾问题,变得更加复杂,解决台湾问题,亦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



然而,高瞻远瞩的毛主席也认识到,国家要长治久安,不解放台湾是万万不行的。

可是,1950年,美国方面蓄意介入朝鲜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为了我国领土的安全,台湾问题的解决不得不推迟。

1956年,毛主席在接见印尼总统苏加诺的时候,提及台湾问题,毛主席精准预测道,台湾的未来,只有两条路可走,有一条还是走不通的死路!



横生枝节

早在渡江战役之后,已经悲哀地预见到国民党即将满盘皆输的蒋介石,开始为自己的无奈逃亡寻找最后的落脚之地。在蒋介石的盘算里,台湾岛很快成为了他逃亡的首选之地。

自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不久,国民党就派出陈仪将军全面接管台湾,重新恢复了对台湾省的领土主权。

此时,已经穷途末路的蒋介石,之所以第一个想到台湾岛,是因为台湾岛远离大陆本土,与大陆隔海相望,且我党在台湾岛群众基础较为薄弱,并且,此地四面临海,蒋介石一直仰仗的美国方面,可以畅通无阻地将各类生活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过来。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