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他曾误杀上级,建国后成为叶帅的得力助手,58年受到彭老总批评

0
分享至

陈伯钧,一九一零年生,四川达县人,生于寒微之农家。早年就学于黄埔军校第六期,一九二七年五月,正式投身我党。大革命失败后,陈伯钧追随毛主席踏上井冈山,担任工农革命军教导队副队长,主管部队训练等事务。




教导队队长吕赤与陈伯钧同为黄埔校友,兼战友,吕为上,陈为下,情意相投。一九二八年春,陈伯钧在一次战斗中得到一支生锈极重的手枪,心生喜爱,常取出把玩。


吕赤见状,戏谑道:“这‘半斤铁’,何必留着?”当时红军武器匮乏,虽手枪锈蚀,陈仍舍不得弃之。经时修护,手枪得以复原,枪栓得以灵活运作。


一日,陈伯钧打土豪归,遇上吕赤,喜道:“此枪岂是‘半斤铁’!”言罢,拔枪示之,岂料枪栓拉动,击发了尚存弹药,子弹直射吕赤身,倒地毙命。




陈伯钧一时无言,惊魂未定,为自身失手之举深感愧疚。立即被关押起来,等待着上级的裁决。消息传至毛主席耳中,当时众人主张对陈伯钧严惩,但毛主席从全局出发,最终宽恕了陈伯钧,只处以一百板子的惩罚。在执行时,实际上只打了二十余下就停下了,而陈伯钧默然承受,从内心接受了对自己的惩戒。


一九三四年,随红一方面军参加了长征。次年,随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陈伯钧调往红四方面军。在此期间,他与张国焘的错误路线进行坚决斗争,但也因此遭受排斥。一九三六年,再次调往红二方面军,后来随红二方面军抵达陕北。


新中国成立后,陈伯钧调往军事学院,担任训练部副部长,全心投入军事教育事业。一九五五年晋升上将军衔。一九五七年,出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与院长叶帅合作密切,为学院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一九五八年,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受到批评,但陈伯钧坚持己见,心怀坦荡。一九六二年,接替叶帅成为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继续致力于教育事业。


“十年特殊时期”中,陈伯钧坚决与“四人帮”错误行径作斗争,展现了坚定的意志和勇气。一九七四年,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蹲马桶看历史
蹲马桶看历史
蹲马桶时来点历史,拉的舒坦!
997文章数 29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