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权”是个万能砖?九一八前夕,日本竟然也拿“人权”说事

分享至

1927年,日本在所谓的“东方会议”上,提出了以武力手段率先夺取“满蒙”的国策,为了寻找一个说得过去的动手借口,日本开始在中国东北制造大量事端。

在我们熟知的九一八事件之前,日本侵略的步伐就已经大踏步地展开,这里不得不说一说九一八事件的前奏之一——万宝山事件。日本侵华的步骤历来都是以朝鲜半岛为跳板进军东北,进而向华北和整个中国挺进。

万宝山事件就是日本在占据临近中国的朝鲜后,向中国东北大量非法移民以挑起事端的重要事件。



一、蓄谋已久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早已今非昔比,分别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和1905年日俄战争中战胜身边的两大旧帝国,从此开始将朝鲜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日俄之间的《朴次茅斯和约》中,夺取了旅顺和大连的俄租界以及南满铁路的控制权,开始将侵略步伐迈向中国东北。

随着以“中国征服派”闻名的田中义一和“对华强硬派”为名的森恪组成的新内阁登上日本政治舞台,日本开始急速推进侵华计划的实施。

1927年6月至7月,刚刚担任首相不久的田中义一在东京主持召开“东方会议”,该会议的主题就是商讨如何加快推行所谓的“大陆政策”,实际上就是讨论怎么更快更高效地入侵中国。



田中义一向日本天皇提交了会议的最终结果《田中奏折》,里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侵华战略和政策,即臭名昭著的“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论断。

可以看出,满蒙地区在日本的侵华计划中有着特殊地位。

在第二年的第58次帝国会议上,首相兼外相的田中义一再次提出,日本对满蒙的“特殊权益”如果得不到中国方面的尊重,则日本将采取“断然的自卫措施”。



这和“东方会议”的结论如出一辙。但不同的是,在这次帝国会议上提出了日本有一百余万臣民在中国满洲居住的论断,而事实上居住在中国东北的所有日本人加起来也不过20万人,这多出来的80多万,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田中所说的一百万帝国臣民,包括了已经被日本统治的朝鲜人。也就是说,日本欲以“保护”脱离日本控制、移居中国东北的朝鲜农民的“主权”为借口,事实上发动对中国东北的侵略。

并且,田中义一还提出应该对朝鲜移民实行奖励和保护,甚至扶持,从而“为帝国发展创造新的机会”。为此,日本方面还通过东拓会社、满铁公司等组织给这些朝鲜移民提供贷款,让这些已经归华入籍的朝鲜族收购中国东北的土地农田,如果这些朝鲜移民又发生了半点问题,就能够给日本干涉中国东北满蒙事务提供借口,毕竟朝鲜人置办的这些资产可是日本掏的腰包。



另外,这样做还能将大量非日本本族人口外移,以减轻国内资源危机。

而万宝山,就是一个适宜移民的宝地。

在1929年到1931年日本对东北进行的秘密侦查报告中,可以发现当时日本参谋部认为万宝山是日本取得巨大利益的风水宝地,不仅连接如长春等重要城市,而且沃野千里,宛如大海中之浮岛,国防价值巨大,如能再次移民三五万,则必是一片“新天地”。

所以日本当局那所谓的“保护人权”,不过是将朝鲜移民当作侵略中国东北排头兵而已。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