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励精图治开创空前盛世,后期却让皇朝走向了衰败?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朝最辉煌、最鼎盛的时期要属“开元盛世”。当时在位的统治者是唐玄宗李隆基,他崇尚节俭,励精图治,任用贤能,使得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迅速,天下大治。唐朝当时进入了全盛时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经历了武则天时期及之后的兵变,百姓和朝廷都大伤元气,同时由于韦后及安乐公主等人卖官鬻爵,朝廷中贪腐成风,吏治混乱。唐玄宗认为国家兴旺的表现是百姓生活富裕,君王要做的就是减少百姓的负担,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唐玄宗认为首先要做的就是从自己做起,扭转奢靡无度的社会风气。他让人将自己用的金银器物拿去熔了,作为财政储备,命人在宫殿前公开烧毁了皇宫里储存的一大批珠玉锦缎,以示从此以后不再使用奢华的东西,并把多余的宫女遣散,以节省开支。与此同时,唐玄宗还规定:官职不足三品的官员与身份一般的后宫亲眷都不能佩戴金玉制作的饰物;文武百官使用的腰带、酒器、马嚼子、马蹬等用品的材料要严加限制。为了让官员改掉奢华攀比的陋习,唐玄宗撤销了设于东西两京的织锦坊,并下令全国各地都不准采集珠玉,纺织锦绣,如有违反,处以杖责。

唐玄宗组织制定了《唐六典》,以法律的形式对官员的从政特别是廉洁奉公要求等进行了严密的规范。开元十六年,他亲自选出了州刺史,并写了一首诗,告诫他们一定要清廉为官,“视人当如子,爱人亦如伤。讲学试诵论,降陌劝农桑。虚誉不可饰,清知不可忘。求名迹易见,安贞德自彰。讼狱必以情,教民贵有常。恤莞且存老,抚弱复绥强。”



唐玄宗认为治理国家要任用德才兼备的人才,于是提拔了一批正直爱民、品行高尚的官员,其中的姚崇、宋憬、张九龄等后来都成为千古名相。姚崇在担任宰相期间,对于皇亲国戚坚持依法办事。当时薛王李业的舅舅王仙童在地方上为非作歹,御史弹劾之后,薛王为他求情,但姚崇向唐玄宗申请严惩王仙童,得到了唐玄宗的批准,从此皇亲国戚再也不敢目无法纪。

姚崇之后,宋憬担任宰相。宋憬在任时,对于官员的要求十分严格,他的叔叔宋元超在参加吏部考核时,向考官透露自己与宋璟的亲属关系,希望得到照顾。宋憬得知以后,反而通知吏部不准他通过考核。张九龄反对与少数民族的大规模战争,强调保民育人,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农桑。



唐玄宗有一位宰相叫韩休,韩休清廉正直,对功名利禄并不热衷,唐玄宗对他非常敬重。有时候唐玄宗在宫中设宴行乐或者到后苑游玩打猎,但他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有没有出格,就会问旁边的人:“韩休知不知道我正在做什么,”有时候这句话刚说完,韩休的劝谏书就来了。

不过对于韩休的时时劝谏,唐玄宗也并不总是欢喜,有一次唐玄宗为了这事心情烦闷地对着镜子发呆,伺候的人就说:“自从韩休当了宰相,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为什么还要用他呢?”唐玄宗叹了一口气,说:“我虽然瘦了,但天下却富庶了。萧篙上奏的时候,什么事儿都按照我说的来,但一退朝,我连睡觉都不踏实。相反,韩休经常跟我争论,但退朝之后,我却能睡得十分安心。我重用韩休,不是为了我自己,是为了江山社稷。”

唐玄宗和他选择的贤相对吏治进行了一番整顿,使得官场的风气焕然一新。他们大量裁撤冗余的机构和人员,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同时加强对官员的考核,尤其重视对地方官的考核,改变以前重内轻外的习惯。唐玄宗认为郡县等地方官吏直接关系百姓的生活,影响着国家政策的执行,所以要格外重视。



他甚至经常亲自对这些地方官吏进行考核,如果应考者在回答治国之道时表现优异,即可继续担任或者提拔,如果表现拙劣,则立即会被撤职。经过一系列的整顿,官员的办事效率得以提升,在中央和地方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正直有才能的官员。

当时的豪门大户为了不断侵占农民的土地,许多破产的农民也沦为他们的奴隶,然而他们与官员勾结,隐藏自己实际的土地和人口,给国家的税收带来了困难。唐玄宗派遣专职官员到各地清点田亩,所有隐瞒的土地一律没收充公,然后作为国有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国家的税收由此大大增加,同时农民的负担也被降低了。

从武则天时期起,佛教迅速发展,开始影响国家的经济。寺院大量增加,占据大量的耕地和人口,而且逃避税收,政府税收损失严重。唐玄宗鉴于此种情况开始限制佛教,开元二年使一万多名僧尼还俗。同时严禁新建佛寺和佛像,禁止贵族官员与僧侣交往,这样使得佛教的发展受到限制,政府控制的土地和人口增加了。为了发展农业,唐玄宗命人在全国各地兴修水利,这样灌溉了农田,同时也减少了水患灾害。

唐玄宗极力提倡节俭,不仅他本人身体力行,还制定制度让百官遵守。这些举动大大减少了朝廷的耗费,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然而,开创了盛世之后,坐在荣耀之上的唐玄宗开始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沉溺于享乐。先是小人李林甫爬上了相位,这个奸相通过阴谋诡计使唐玄宗开除了宰相张九龄等正直的官员。李林甫死后,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掌权,致使政治更加黑暗。



提到晚年的唐玄宗,总是和一个女人捆绑到一块,她就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唐玄宗痴迷于杨贵妃,为了讨她的欢心,唐玄宗可谓煞费苦心。杨贵妃喜欢打扮,唐玄宗就专门指派千人给她做衣服。唐玄宗在骊山华清宫建筑端正楼和莲花池,作为杨贵妃梳妆打扮和沐浴的地方。杨贵妃生在南方,喜欢吃荔枝,可长安处于北方,无法种植荔枝。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