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沁园春·雪》被恶意抹黑,毛主席回应:鸦鸣蝉噪,陈毅撰文支

0
分享至

1945年8月28日下午,一架军用飞机停在了重庆九龙坡机场,一位身着中山装的中年男子首先走出了机舱门,他就是毛泽东,他身后跟着战友周恩来等人。

这件事在山城百姓看来,确实是件大事,没想到共产党人真的有这么大的胆量,敢冒险来和谈。而在蒋校长看来,这件事不只关乎他的未来何去何从,还关系到他的脸面问题,所以对这件事他不敢怠慢。与他相比,毛泽东倒是显得沉着很多,他甚至找时间去看了一些老朋友。

9月6日,他专门看望了当年在长沙结识的书法老师孙俍工。寒暄了好一阵子,孙俍工自然问起毛泽东书法上可有长进,毛泽东早有准备,拿出一张小纸卷,谦虚地表示:“俚词一首,自己涂鸦,送与先生”。孙俍工打开这幅纸卷,几行苍劲的毛笔字出现在眼前,这哪里是涂鸦。再仔细看这首”俚词“,他就更坐不住了,卷上写着的正是《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图:毛泽东

孙先生不只是书法高手,还是一个文学家和翻译家,拿着这副书卷,他看了又看,如果这样的词都叫随便写写的”俚词“,那眼下的文坛哪里还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最后一向温文尔雅的他,还是忍不住连用了两个感叹词:

好!好!仿古而不泥于古!尽得古人神髓,而又能以己意出之,非基础厚实者莫能如此。

拜访完孙俍工,毛泽东又见了柳亚子。虽然刚到重庆时,毛泽东就在重庆桂园寓所宴请了一批文化人,其中也包括了柳亚子,当时柳亚子还专门写了一首七律送给他。但那时毕竟人多,这对阔别多年的好友也没机会说太多体己话,所以这次毛泽东干脆来到柳的寓所看他。

柳亚子比毛泽东大6岁,他们于1926年相识于广州时。那时候,两人都一样爱好文学。时隔近20年再相见,两人都已是饱经沧桑的中年人。他们眼中仍有少年时的志气,不同的是柳亚子成了文化名人,而毛泽东则肩负起了历史赋予他的重担。

对于毛泽东的到来,柳亚子很开心,烽火岁月里,多少同学少年一分开就是永别,他们还能相聚在重庆,是何等幸事!

当然开心之余,柳亚子还是想着他那还没出版的书。这些年在重庆,他没少听到身边人说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都是些”莽夫“,这让他听得很气愤。他知道毛泽东的诗词造诣,相识时他就见识过,但他也明白解释是没用的,所以打算直接把毛泽东的诗收录到自己的诗集《民国诗选》中,让事实来堵上他们的嘴!柳亚子当时考虑收录的是毛泽东的《长征·七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七律是很有水平的,柳亚子当时想的是,用这首诗其实就够了,已经能证明毛泽东的实力了。于是他就让毛泽东回去把这首诗书写一份给自己,并署好名,盖好印章,到时候他直接印到书稿上。之所以要这么麻烦,原因我们也能想得到,没有题款、署名,就是没有说服力的!

可惜,君子往往是不能理解为何总有那么多人会以小人之心度其之腹的,所以当时毛泽东应该没有领会到这一层意思,所以数天后他给柳亚子寄的作品还是没有加个人印章。后来毛泽东解释称,他这次来重庆没有带印章。


图:柳亚子

而当柳亚子收到寄来的词那一刻,他暂时也没空想这些,因为他收到的不是《长征·七律》,而是《沁园春·雪》。和手书词作一起送来的,还有一封信,信中写道:”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毛泽东一贯谦虚,但在柳亚子看来,他这次的谦虚完全过度了,他用”高如苏犹未能抗耳“评价此词,说水平已经能与苏轼媲美。

后来他了解到,这首词其实9年前就已经写好了,但当时毛泽东正在抗日前线,处在民族危亡之际,他无心也无暇把这首词拿来赠友。此次赠给柳亚子等人,是因为久别重逢,这是他送给他们的“礼物”。

过了许久,柳亚子终于平静下来了,接下来他做了3件事:

第一件事,他马上找到了当时有名的篆刻家曹立庵,请他为毛泽东刻印章。为什么非要找曹立庵印?因为在文化人看来,名词一定要配名印,一般的印如何能配得上这么牛的词,这是文化人的讲究。而且曹先生虽然年纪不大,却已有“十万印楼主”之称,他刻的印章有威信。

但说实话,柳亚子当时也不知道对方会不会答应,虽然二人颇有点儿私交,但当时重庆属国统区,曹立庵为毛泽东刻印是极有风险的事。而且,曹先生显然也不是缺钱的人,他没有必要为此犯险。果然,曹先生的很多亲友们都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但曹立庵是个有血性的年轻人,他说:“我人虽是肉长的,刻刀却是铁铸的,何惧有之!” 于是他亲自为毛泽东庵刻了两方印章,一为白文“毛泽东印”,一为朱文“润之”。拿到印章,柳亚子赶紧在毛泽东的词卷上题印。后来,这两方印也转送给了毛泽东。

接下来,柳亚子做了第二件事:自己写和词!文人就是这样,看到朋友写得好的词,就会技庠。此次,柳亚子也技庠了一回,他写了这样一首词:

《沁园春,次韵毛润之初到陕北看大雪之作,不能尽如原意也》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想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

大家如果了解柳亚子的性格和诗词风格,会发现他这首词在其平生之作里,算得上是最谦虚的一首了。词的题目中就直接表示:“不能尽如原意也”,他是真心地觉得自己的词比不上毛泽东的。而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君与我,要上天下地,把握今朝”式的少年豪气。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藏在字里行间。


左:柳亚子,右:毛泽东

最后,柳亚子做了第3件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尽全力使得这首词得以发表。当时很多人都在猜,柳亚子为何非要这样做?难道是想让自己也成名吗?但事实上,柳亚子早就名声在外。对他来说,他想得更多的或许是:我有一个这么厉害的朋友,我想让全天下都知道。

共产党人的词作,要在国统区发表有多难我们能够想象。柳亚子把毛泽东的词寄给报社后,报社回复:未经作者本人允许,不可擅自发表。

但此时,毛泽东已经飞回了延安,心急的柳亚子等不及书信征取毛泽东的意见。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让报社先发自己的和词!

和词一发,重庆的一批文人就坐不住了。柳先生这词分明就已经是词中翘楚,一向孤傲的他怎么却说这完全比不上原词,那原词该是怎样的“神作”,他们简直不敢想!他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上来了。柳亚子要的效果达到了,一时间不少同行来电来信,希望他能把毛泽东原词给自己看看,一睹为快!

至此,在毛泽东把这首词赠给孙俍工和柳亚子之后,这首词就开始在重庆文人间流传开来。这事传到了重庆《新民晚报》的主编吴祖光耳朵里,这个28岁的年轻人也不是个怕事的主儿,他当即决定在《新民晚报》上发表此词。后来这位年轻人,成为了当代中国影响最大、最著名、最具传奇色彩的文化老人之一。

至此,这首《沁园春·雪》在柳亚子、曹立庵、吴祖光的努力下,终于得以发表。一时间,重庆文化圈沸腾了。

对于这件事,蒋介石最初并不在意,见惯了大世面的他,对于文坛的这些事一直并不感兴趣。直到他的“总裁智囊”,有着“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的陈布雷,亲自把这首词念给他听时,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图:蒋介石

思索良久,他问陈布雷的第一句话是:“这是毛泽东自己写的?”蒋校长这一问,其实是很有意思的,因为他明白自己有多少著作都是由陈布雷等人代笔的。

陈布雷没有直接回答蒋的这一问题,对他来说这个问题其实不用答。从他的角度来看,这首词只要是共产党人一派写的,就已经是挺让人头疼的事。而且原稿里曹立庵刻的章子那么清晰,足以刺痛他们的心。

让蒋校长更没想到的是,这首词后来被几十家报纸相继刊登,他根本就控制不住。其影响力,还迅速由重庆扩散至北京、上海等地。这事如果发生在纸业不发达的古代,其实就是一次妥妥的“洛阳纸贵”。很多技庠的文化人,开始写和唱,一时间这个自南宋后被遗忘多年的词牌“沁园春”,居然在数百年后又红了起来!

当时很多人对共产党人、对毛泽东的看法完全改变了。陈布雷对蒋介石报告:“现在好多人都在为毛泽东的这首词着迷,不管在朝在野,是敌是友,他们都在唱和着。‘雾重庆’快要变成‘雪重庆’了。”

现下该怎么办,成了蒋校长当下该考虑的问题,他相信一定有办法完美地解决这件事。而且不是用枪杆子,是用笔杆子。当然这个笔杆子肯定不是他自己的,他要花钱请人。国民党开始大量征集各类文化人,专门写《沁园春》,目的只有一个:把毛泽东比下去。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还真就有不自量力的人来写了,至于这些词怎么样,我就不放上来了,毕竟读一次也就会忘了,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他们的写法其实挺简单,就是找一些古典诗词来拼凑,或者把毛泽东的原作换一些字眼,重新写一遍。这种伎俩,是不良文人惯用的。

除了写和词,国民党还找了一群所谓的词评家,对毛泽东的词作一句一句进行各种曲解。哪个字用得不好,哪个词用得不对,硬是要在鸡蛋里挑出骨头来,再拿这根骨头去换赏钱。说实话,面对这样一首词,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这边蒋介石看着这些花钱买来的烂词,头疼不已。而另一边,毛泽东在延安则收到一封重庆寄来的信。这信是和谈后一直留在重庆的王若飞同志寄来的,王若飞把他从报纸上剪下来的挑衅的和词,评论文章都一一收集起来,让毛泽东过目。毛泽东这才知道自己9年前随手写的一首词,竟激起了千层浪。

毛泽东并没有马上回复王若飞,在他看来,与他当前在考虑的大事相比,这真的是件小事。直到这一年的12月19日,毛泽东在给黄齐生老先生写信时,才提起此事,他写道:

若飞寄来报载诸件付上一阅,阅后乞予退还。其中国民党骂人之作,鸦鸣蝉噪,可以喷饭,并付一观。

这就是毛泽东对这场抹黑的淡定回应。“鸦鸣蝉噪”、这4个字概括了这些挑衅词的水平。此外,毛泽东没有再评价过此事。


图:毛泽东

毛泽东的这番回应,其实是很高明的。我就把一首词放在这儿。你们如果真有本事写出更牛的词出来,那就尽管写。至于现在这些挑衅词是个什么水平,你们自己心里没点儿数吗?

有句话叫:“永远不要跟傻子吵架,他会把你的智商拉低到跟他一致的高度,然后用他丰富的傻子理论击败你”。聪明人总是能看透这个道理,毛泽东是个聪明人。他之所以能如此淡定回应,是因为他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个实力。毕竟写词从来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你得真的有古文功底不说,还得有那个胸襟和气魄。

这让笔者想起1000多年前,唐代也有一群不良文人,自己没啥本事,还非要说初唐四杰写的诗没水平。一会儿说王勃《滕王阁序》华而不实,没有内涵;一会儿说骆宾王,小时候还是不错的,长大后的诗作不值一提。这事传到诗圣杜甫耳朵里,气极了的他写了这样一首诗来力挺偶像:

《戏为六绝句·其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不是李白、苏轼,他写诗一向斯文得很。之所以这次发这么大的火,非要站出来力挺偶像,就是因为实在看不下去了。有意思的是,就算是骂人,杜甫也能骂出这样一首千古名作,还有啥好说的?而他这首诗的后14个字,其实用在这次对《沁园春·雪》诸多微词的文人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了。

初唐四杰有幸,能有杜甫这样的“粉丝”。同样的,毛泽东的词作引来抹黑这件事,也传到了他的“诗友”们耳朵里。这其中包括郭沫若,也包括当时陈毅正在山东解放区为与国民党一战做准备的陈毅。虽然陈毅的水平显然敌不过杜甫,但也是可圈可点的。陈毅用极快的速度,一连撰写了3首《沁园春》支持毛泽东。篇幅问题,只放其中一首:

《沁园春·和咏雪词》
两阕新词,毛唱柳和,诵之意飘。想豪情盖世,雄风浩浩;诗怀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论文,文余问政,妙句拈来着眼高。倾心甚,看回天身手,绝代风骚。
山河齐鲁多娇,看霁雪初明泰岱腰。正辽东鹤舞,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砌玉浮雕。池冻铺银,麦苗露翠,冬尽春来兴倍饶。齐欢喜,待桃红柳绿,放眼明朝。

巧合的是,当时山东也在下雪,陈毅这些词也是对雪而咏,与毛泽东多年前是一样的情形。仔细品读这首词,无论是还是遣词还是意境的渲染来看,都是词中精品。


图:陈毅

而更高明的在于,陈毅在此词中体现了一位战友的良苦用心。首先,陈毅忽略了其它所有词作,只提到了“毛唱柳和”,一样绝口不提不良文人的挑衅词,其实就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这一点和毛泽东是一样的。

其次,之所以要特别提到柳亚子的词,这是陈老总作为一个共产党人对民主人士的敬意,柳亚子敢挺身而出,为共产党人奔波,毛泽东没有回词感谢,陈毅作为好友应该表示一下。

这首词的问世,又一次让世人看到了共产党人的才情。共产党人里,原来是这般藏龙卧。不良文人应付毛泽东的原词已经筋疲力尽了,现在又来了一个陈毅。对国民党来说,他们不知道毛泽东身边,到底还有多少能文能武的战友。

如果不是毛泽东低调,世人早在9年前就能读到《沁园春·雪》。同样的,如果不是陈毅一直低调,多年前他们也早就能见识到陈毅的笔力。因为早在1936年,困在梅岭20多天的陈毅,就写出了《梅岭三章》。那时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写完这组诗后就把纸条藏在了棉衣里,以惜后来人能看到,我们来看其中一首: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其一)

能在绝境中写出这样的诗作,陈老总的水平自然不可小觑,只是他不太声张而已。此次一向低调的他,之所以会在这时候站出来,是因为他和毛泽东除了是战友,还是诗友,他们之间有着文人式的相惜。

毛泽东的很多诗词,陈毅都是最早读者之一,闲暇之时,毛泽东最爱和他一起论诗。陈毅打了胜仗,毛泽东经常会开玩笑问上一句:“你写了诗没?你打了胜仗后总要写诗的!” 每当这时候,陈毅都会念上几首给毛泽东听听,并让他指正一二,他知道毛泽东的水平在自己之上。

所以当他看到毛泽东的词受到抹黑时,陈毅的心情就如同当年杜甫听到自己的偶像初唐四杰受到非议时是一样的,他是一定要发声的。


图:毛泽东

在这场关于《沁园春·雪》的争议中,除了柳亚子、陈毅写过力挺毛泽东的词作外,还有如邓拓这样的新闻工作者,郭沫若这样的文化工作者同样写过。一首114字的词作,激起了千堆雪。

很多人一直在问“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的“风流人物”到底是谁?很显然,毛泽东说的不只是他自己,还有更多的像他一样有勇气的人。在这个民族处在于风雨飘摇中时,这些“风流人物”扛起了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

在这场风波中,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的才情、气度。为这首词专门刻印章的篆刻家曹立庵,他说他的刻刀是铁铸的;敢于在国统区首发它的主编吴祖光,他明白做为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应该让民众看到他们该看到的。愿意为它奔走的柳亚子,用智慧和勇气让它被更多人知道。一连写了3首词的陈毅,靠才华力挺了兄弟。他们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的“风流人物”。所谓“风流人物”,其实就是有才有识有胆量的名士。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当时与这件事有关的这些“风流人物”大多都已离去,但他们的名字会被记住。至于为赏金写词的无良文人们,送上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是再合适不过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枫叶故事说
枫叶故事说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
2334文章数 24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