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证到无为境界,则不能入如来地!

分享至

接着讲《证道歌》:“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

觉即了,这是说,一旦觉悟自性,便是大事已了。此时便不要在刻意做功夫了,这就是“不施功”。

我们在起初用功时,都是用的有为法,你是故意在用功。

因为佛性的本体是无相的,什么都没有,连佛也没有,你不能认为有个佛可成,不然自性便有了落处,此时便有了一物。

这是心中住了佛的相,于是便会为了成佛,而故意用功,这就是在施功,是心中在追求成佛,背后是我在追求,是我想成佛,所以有为的背后是有我。

所以赵州禅师说:“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大德也说:“道个佛字,拖泥带水;道个禅字,满面惭惶。”

这些都是为了破处你心中‘佛’的相,不要刻意去修,这种刻意造作之心,都是有为法。

所以经书里告诉我们,无所得、无所证、无所修,没有菩提可得,没有佛可成,没有涅槃可证,一切都是什么都没有,这才是无相的佛性本体。



虽然如此,但前期用功时,都会有一个故意用功的过程,有一个施功的过程,也就是从有为法转到无为法的过程。

犹如你刚开始不会使用筷子,就会有一个故意学习的过程,此时是有为。

但是当你学会之后,转为了无为法,一切就是自然而然,此时你心中不再有筷子,但你依然在使用筷子,这就是无为。

也就是,此时你不会认为我在使用筷子,也没有一个筷子让我使用,是能所双亡的,没有能使用筷子的我,也没有所使用的筷子。

我们用功时也是如此,刚开始会故意提起觉知,因为你知道见性悟道离不开见闻觉知,所以要让觉知一直发挥作用,处于常知、常照、常觉的状态。

此时,你就会“长提不放”,也就是常提起觉知。但此时还有一个提在,是我在提起觉知,我在故意觉照。

比如你在观呼吸,此时是我在故意观呼吸,我在故意念佛,有一个能观、能念的我,和一个所观的呼吸、所念的佛号,此时是能所对待。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