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之人能否取财?难道钱财有善恶之分吗?

分享至

接着讲《证道歌》:“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

出家的修道之人都很穷,所以叫“穷释子”,僧人都叫自己贫僧,因为他不会在财富上追逐,不会求财富而享乐。

他们心里是一心求道,不追逐外物,所以“口称贫”,说我没有什么东西,没有什么财富,我是很普通的人,我什么都没有。

这个贫,也指心中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心里始终都是空荡荡的,这是无所住的真空之体。

这是一种谦虚的德,所以从来不表现自己,过着三衣一钵的生活,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



因为求财更多的是执着心,是攀缘,但并非否定钱财不可取,而是看你是什么心?

凡夫之人心被财所迷,所以心不清净,那么钱财就是毒药,是障道的东西,所以要舍弃。

儒家孔圣人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即使粗茶淡饭,没有地方睡觉就曲肱而枕,也能乐在其中。不符合道义的财富,对我而言如同浮云。

这里说的是不义而富,大家容易忘记“不义”而字,所以常说:“不义之财,取之必祸。”

但是如果是符合道义的呢?这就需要知道什么是‘义’,心得其宜者谓之义。这个义不再心外,不然就是“义袭而取”。

也就是心能安宜,不累心,就是符合道义的,那么这样的财富自然能取。

所以如果心清净,钱财来了也是随缘而取,这就是符合道义的财富。

比如星云大师为了弘法,也曾取财,但他并非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是利益大众。

云谷禅师也说过:“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