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老公姐、媳妇哥,抖音正在流行「性转夫妻」

0
分享至

在新旧婚恋观的碰撞下,我们总是一边抗拒传统的刻板印象,一边期待相濡以沫的长久关系;一边在理性上希望和身边人成为共同进步共同抵抗压力的队友,一边在感性上期待对方不仅仅是利益相关的伙伴,而是彼此相爱的伴侣。

因此,在这两种模板的错位和拧巴中,我们喊不出老公,也不再说爱人,只能在诸如“队友舍友”的称呼中模糊中间地带,又对丈夫的角色怀有美好幻想。

我们可以说这是现代婚姻关系的异化,但也许,更是一种两性关系的新可能。

夫妻称谓搭子化

网上刷到一位全职妈妈的日常。

早上六点半起床,做饭,叫醒大儿子吃饭,送他上学。

出门前,还拜托“室友”照看正在睡觉的小女儿。

图源:抖音

看到这里,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位独自带俩娃的单亲妈妈,以及一个好心的“室友”。

结果到最后,这位妈妈又是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接小孩放学,辅导作业,陀螺一样忙了一天,打电话给还未回家的“室友”。

大家才明白,“室友”原来是她的老公。

一个半夜两点,还在外面喝大酒的老公。

在更早一点的视频中,她称对方为“合伙人”。

图源:抖音

这些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体现任何亲密性的称谓,基本概括了两人的婚姻状态。

一个只管在外上班,每月给2000生活费,不带孩子,不做家务。

一个在家全职带娃,每天从6点半忙到晚上12点,全年无休。

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两人的交流却越来越少,每天相处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亲近程度甚至不如普通的合租室友。

就像网友吐槽的那样,“室友看到你孩子哭了都得哄一哄”。

图源:抖音

“已婚单身”“单亲式育儿”“丧偶式育儿”,是这位妈妈视频封面上频繁出现的标签。

镜头记录下的,也总是她一个人的忙碌。

而被称为“室友”的男人,只会在老婆忙着收拾厨房的时候,进门问一句,我的烟放哪了。

显然,“室友”二字,不仅表达了疏离感,更承载了一些怨气和不满。

近几年,夫妻之间似乎越来越流行用非亲属称谓的词,来指代婚姻中的另一半。

与“室友”类似的词,还有“舍友”“队友”“饭搭子”“生活搭子”......

其中,与“室友”相比,“队友”的合作感更突出。

喜欢称呼另一半为“队友”的人认为,“队友”点出了婚姻本质,两人组队生活,各司其职,升级打怪。

他们眼中平等的婚姻关系,就是队友关系。

图源:新浪微博

而反感的人则认为“队友”这类词利益感太强,太过冰冷;

并且这种将其他关系的用词挪用到亲密关系中的行为,也容易造成误会。

图源:豆瓣

比如有人发帖吐槽室友不讲卫生。

当评论区都义愤填膺地想办法出主意时,帖主却娇羞表示“室友”是老公。

很难不让热心群众产生被play的错觉。

前段时间还有博主称自己被网暴,其实也是称呼引发的误会。

该博主一直称老公为“饭搭子”,结果在一次记录自己意外流产的视频中,她又是一口一个“饭搭子”,加上男方当时的冷淡回应,让网友误会两人婚姻状态,纷纷为她打抱不平,吐槽男方的冷漠和不负责任。

最后导致博主只能出来一遍遍解释,“饭搭子”是昵称,“饭搭子”没有对自己不好。

图源:新浪微博

当然这样的误会,本质上也反映了大众的另一层担忧——

当另一半的定义被模糊时,与之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是否也存在模糊的风险?

毕竟,扶养的义务和责任,属于配偶。

而不属于室友、舍友、队友,更不属于任何一个搭子。

叫不出口的“老公”

一边是叫不出口的“老公”,一边是泛滥成灾的“室友”“舍友”“队友”“搭子”。

“我舍友陪我坐月子”

“我舍友保证会照顾好我们娘俩......”

图源:抖音

之所以听起来怪异,是因为人们正在用最普通最泛化的称谓,来指代最亲密的关系。

事实上,夫妻称谓的变迁反映了婚姻观念的流变,以及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配偶的不同期望。

古代夫妻的称呼,体现的是从始至终“男尊女卑”“以夫为纲”。

妻子称丈夫为“郎君”“夫君”“官人”“相公”,无论哪种称谓,都是包含尊重和仰慕的美称。

尤其是“相公”“官人”,原本都是官爵称谓,后来都变成了女子对丈夫的尊称,遍及士庶。

图源:《新白娘子传奇》

封建社会里,男人只要当了丈夫,就能自动升一级,变成一家之主,变成官家。

与之相对的,则是丈夫对妻子的贬称。

妻子是“内”,是“内人”“内子”“贱内”。

是“荆妇”“拙妻”“糟糠”“婆娘”......

在这些看似书面温润自谦的词汇里,暗含的正是传统婚姻关系中男强女弱的典型印象。

古代男性是天,是家庭中最高权力的把持者,再平庸的男人也可以因为娶了个老婆而封官拜相作威作福。

但到了现代,两性之间的关系称呼愈发多元,称呼的变化也是婚姻关系逐步回归平等的体现。

近代以来,夫妻之间往往会互相称为“先生”“太太”,人们崇尚自由和创新,夫妻之间的关系也变成相互扶持、彼此平等,碰撞出更为和谐温润的色彩。

到了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不少知识分子开始使用“爱人”这一称谓,显现出平等互敬、融洽亲近的特征。

到了现代,两性之间的关系称呼愈发多元,前面提到的队友舍友就是一种,还有不少男人收获了调侃式的称呼。比如大猪蹄子、渣男、海王等等。

称呼被滥用之后,原本暗含的指责意味也弱化了不少。不再代表着不忠行为,而是被衍生为男人不解风情、过于“直男”等等。

还会有女生自己拿这些称谓来称呼男友或老公,以示亲密玩笑。

总之,夫妻之间的称呼愈发开放模糊,反映的恰恰是现代婚恋观中的拧巴一面——

一方面,由于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生产,婚恋关系逐渐变得平等。夫妻开始以队友相称,就像是在人生路上携手打怪升级,面对风雨。

但这种称谓方式显然打碎了婚姻的神圣滤镜,并将其无限简化、现实化。

而当理性的“队友关系”成为婚恋中的完美模板时,我们又很难不问出那个问题——你口中的队友,真的做到了一个队友该做的吗?

很显然,现代婚恋关系已经跳出了传统男尊女卑的窠臼,但也在理性冷静的“搭子式”关系之外显露出失望和拧巴。

当女孩们打出那句“队友不给力怎么办”时,隐含的绝不仅仅是对人生队友的失望,更是亲密关系中的彷徨无措。

队友,原本只应该是选择婚恋对象时的基准线,但如今,却俨然成了“甩手掌柜”们的免死金牌。

被滥用的“老公”和“媳妇”

然而,与真夫妻之间喊“老公”“老婆”的羞于启齿相悖的,是互联网上各种老公老婆的滥用。

一些圈子里,女孩们表达友好的方式是互相喊老公。老公变成了一种昵称,取代了从前的“姐妹”“同好”。

还有的时候,“老公”“老婆”会变成一种赞美。

无关性别无关内容,只是表达一种“感觉”,一种“态度”。

在这种论调中,被称为“老公”“老婆”的人不过是一种理想的模板,承载着两性关系中的美好投射。

年轻女明星可以是老公,因为看起来酷飒帅气。

带有“姐感”的女演员可以是老公,因为具备安全感和力量感。

大火的越剧女演员陈丽君更是让“老公姐”这一名词发扬光大。

台上她是剑眉星目的小生,台下也因其体制内身份撞上了时下最吃香的婚恋模板,无论在哪儿都是当之无愧的老公。

就连网上素不相识的女孩也会因为一个短短的视频被夸赞“老公好辣”,让人摸不着头脑。

但当夫妻称呼被滥用于正常社交和互联网上的交流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加速刻板印象。

前段时间,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个“媳妇哥”大火。

视频里,他每天早起给爷爷奶奶做饭,看起来低眉顺眼,温柔贤惠。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求娶,还直接喊上了媳妇哥。

和老公一样,“媳妇”也变成了一种感觉,一种状态。

看着这种两性关系的倒转确实是爽了,但“媳妇哥”的称呼背后,几乎又是一种性别印象的倒退。

“怎么这些东西就是媳妇该做的?”

“做饭是媳妇的义务吗?男的做个饭也这么大惊小怪?”

最直白的还得是这句点出本质:

“干活的就是媳妇,帅的就是老公,凭什么啊?”

为什么总说老公是一种感觉,媳妇是一种状态?

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婚恋关系的想象还停留在传统模板中。媳妇被默认承担家务,被默认必须低眉顺眼保持温和。

所以媳妇哥成了褒奖,想“娶个老公”成了流量密码。

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男性往往很难承担真正人生伴侣的职责。

为什么陈丽君这样的老公姐能够被女孩们广泛追捧?因为在她所呈现的形象中,“老公”是英俊的,是可靠的,是具备安全感的,是能够托付的。

与此同时,她们还不油腻不爹味,具有柔软包容的美好特质。

图源:网络

在这种雌雄共生的杂糅下,互联网上的老公,成就了一种理想主义的伴侣模板。而“老公”们的广泛滥用,更是男性本身在情感关系中缺失的体现。

在新旧婚恋观的碰撞下,我们总是一边抗拒传统的刻板印象,一边期待相濡以沫的长久关系;一边在理性上希望和身边人成为共同进步共同抵抗压力的队友,一边在感性上期待对方不仅仅是利益相关的伙伴,而是彼此相爱的伴侣。

因此,在这两种模板的错位和拧巴中,我们喊不出老公,也不再说爱人,只能在诸如“队友舍友”的称呼中模糊中间地带,又对丈夫的角色怀有美好幻想。

我们可以说这是现代婚姻关系的异化,但也许,更是一种两性关系的新可能。

不破不立,除旧布新。

至少,从宅院枷锁中挣脱出来的女性具备了寻找队友、挑选队友的空间,清楚了自己应当选择怎样的同伴作为搭子抵御风雨。

这总比被称为拙荆、内人,死守着四方宅院等待被挑选要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叮当当科技
2025-11-02 00:09:19
5-1打爆日本!朝鲜女足再次杀疯:3场狂轰16球 杀入U17世界杯4强

5-1打爆日本!朝鲜女足再次杀疯:3场狂轰16球 杀入U17世界杯4强

风过乡
2025-11-02 07:58:35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小米员工晒自家地库:两位邻居跟自己买同款YU7 同一个颜色、同一排车位

三言科技
2025-11-02 13:30:07
已蓄发392天,剪头哥:心碎了,12月曼联肯定可以拿下五连胜

已蓄发392天,剪头哥:心碎了,12月曼联肯定可以拿下五连胜

懂球帝
2025-11-02 16:19:11
传数据巨头SAS中国全员裁员,或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传数据巨头SAS中国全员裁员,或全面撤出中国市场

DoNews
2025-11-01 08:27:15
恶人像被曝!郑州中牟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网友炸评

恶人像被曝!郑州中牟发小杀男子一家三口!网友炸评

小李睡不醒了
2025-11-01 10:46:50
王艺迪赢了,张本美和差点翻盘,这比赛真让人捏把汗

王艺迪赢了,张本美和差点翻盘,这比赛真让人捏把汗

生活新鲜市
2025-11-02 15:51:09
一战封神!文班亚马创NBA 79年神迹,奥尼尔贾巴尔也只能仰望

一战封神!文班亚马创NBA 79年神迹,奥尼尔贾巴尔也只能仰望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09:43:04
大力支持、持续布局!时隔一年,这一盛会启幕,省委书记出席

大力支持、持续布局!时隔一年,这一盛会启幕,省委书记出席

政知新媒体
2025-11-01 22:27:44
中央公开通报当天,中国信息协会表态:严肃问责相关负责人

中央公开通报当天,中国信息协会表态:严肃问责相关负责人

新京报
2025-11-01 17:00:07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Hi Young广州,好奇当初是如何过会的?

慕容律师
2025-11-01 23:40:49
购入豪宅,亚马尔晒自己与价值950万英镑的新居合影

购入豪宅,亚马尔晒自己与价值950万英镑的新居合影

懂球帝
2025-11-02 12:39:31
十五运会跳水比赛开赛,全红婵2日晚压轴登场

十五运会跳水比赛开赛,全红婵2日晚压轴登场

新快报新闻
2025-11-02 12:43:04
“蛇蝎美女”翟欣欣聊天内容曝光!内容不堪入目,真是毁人三观

“蛇蝎美女”翟欣欣聊天内容曝光!内容不堪入目,真是毁人三观

谈史论天地
2025-11-02 16:30:48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欧阳娜娜年纪轻轻身材已封神,好身材呼之欲出?

娱乐领航家
2025-11-01 23:00:02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斯诺克战报!中国军团1胜2负,周跃龙大逆转,白雨露145分创纪录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14:30:57
媒体人:篮协逐渐恢复全面管理CBA 已无人提管办分离

媒体人:篮协逐渐恢复全面管理CBA 已无人提管办分离

林子说事
2025-11-02 14:11:41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苹果 Pro 新品来了,真的很强

科技堡垒
2025-11-01 10:37:01
不仅惨遭DNP,情商也是堪忧,杨瀚森完全没有融入球队氛围!

不仅惨遭DNP,情商也是堪忧,杨瀚森完全没有融入球队氛围!

田先生篮球
2025-11-01 14:54:26
周末,利好来了!重大突破!

周末,利好来了!重大突破!

数据宝
2025-11-02 15:19:20
2025-11-02 17:35:00
她刊 incentive-icons
她刊
用潮流和资讯,打造最美自己
5276文章数 510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健康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超冷射击爽游IGN只给5分:毫无内涵且无人问津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亲子要闻

好奇少年儿童百科,有意思的百科全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