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匪首冯常钧被镇压后,常有人去他藏身的山洞,寻找神奇藤条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广西柳城县风流匪首冯常钧,自从1952年4月15日被剿匪部队镇压以后,就有心术不正的男人,经常偷偷的潜入冯常钧最后藏身的吊井岩山洞中,寻找他秘制的“常春藤”。

传说男人把这种藤条缠在身上,能够夜度十女还不会感觉到疲倦。

冯常钧荒淫无度,做土匪二十多年,糟蹋过的女孩子不计其数。这厮有写日记的习惯,每次春风一度后,他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来,数年间,竟然写满了厚厚的13本记录薄。

即使冯常钧被剿匪部队抓获时,他还腰缠“常春藤”,在山洞里和七个妻妾昏天黑地的胡折腾呢。



冯常钧家住柳城县沙埔乡大安村,1900年出生,冯家家境殷实,祖父曾经中过举人。

冯常钧是家里的长子,祖父祖母对他爱若掌上明珠。

冯常钧抓周时,就抓了个脂粉盒子,他祖父笑的合不拢嘴,称自己的孙子是贾宝玉再世。

贾宝玉好色,可后来好歹也中了举人。冯常钧的祖父,也想让自己的孙子,功名美色两不耽误,所以冯常钧六岁时,祖父亲自给他开蒙。还买来两个小女孩给他做伴读。

当地民风彪悍,匪患猖獗,要想守住冯家偌大家业,光靠读书也不行。冯常钧的祖父又找来几个有名的武术师,教孙子练武。

虽然没学到什么真功夫,却也练得身强体健,比一般人强壮得多。

后来祖父发现冯常钧练来练去都是花架子,他担心孙子长大后挨欺负,又花几十块大洋买了一支土枪,平时不念书时,就扛着枪上山打猎练枪法。

冯常钧的祖父有学问,家里藏书也多。其中有些内容也是少儿不宜的书。

直到有一天,冯常钧从祖父的书房里,拿到一本名为《龙翻虎步》的书,书虽然是明代的,可其中的内容,绝对让冯常钧那颗少年的心变得骚动不已。

冯常钧在家中不敢造次,于是扛着枪上山去了。在山上,冯常钧碰到一个正在割猪草的中年妇女,于是用枪逼着人家,强行发生了关系。

冯常钧从此再也无心读书,整天扛着枪到山上去找“艳遇”。

当时朝廷已经停止了科举考试,冯常钧的祖父心灰意冷,对孙子读书这件事,也没从前那么认真了。

这一天,冯常钧在山上撞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冯常钧举枪吓唬,可女孩根本不吃这一套。

冯常钧毫不犹豫的开了枪,他用的是土枪,密集的铁砂,直接把女孩儿打昏过去。

冯常钧狞笑着扑上去,正折腾着,那女孩儿醒了。摸到一把镰刀,照着冯常钧的脖子就砍。

冯常钧练过武术,反应挺迅速,他从地上跳起来,镰刀重重的砍在肩膀上。

冯常钧惨叫一声,捂着血淋淋的伤口逃走了,枪都没来得及捡。

冯家大公子采花受伤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当地,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冯常钧的祖父却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他才多大个孩子,怎能干下这种伤天害理的混账事。

可肩膀上的伤在那摆着,那支形影不离的猎枪,也到了别人手中。

女孩的父亲扛着那杆猎枪,整天在冯家大门口附近转悠。

冯家人担心冯常钧有闪失,就把他送到刚成立不久的中渡县做了团丁。



这个中渡县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当时设立中渡县的原因,说起来可笑得很。也可以称作“两只小猪引发的一场血案”。

1901年春天,百寿县(1952年并入永福县)南沙村有个姓黄的村民,从背塘村一户姓陶的人家赊来两只小猪,本来说好了春节前卖了大猪,再偿还小猪的钱。

可这个姓黄的村民做事不讲究,正月十五元宵节都过了,他也没提还钱的事儿。

姓陶的去讨账,欠账的老黄挺横:“大爷有的是钱,就是不还你,你有什么招,尽管都使出来。”

老陶赔了猪还挨顿骂,心里自然委屈,指着老黄鼻子说:“你也别狂,看我以后怎么收拾你。”

老陶回到家里,找到覃志发、覃六王兄弟二人,把自己所受的委屈,一五一十的讲了出来。

覃氏兄弟都是嫉恶如仇的火爆脾气,三个人一起去找老黄算账。

老黄肉烂嘴不烂,又犟了几句嘴。结果被覃志发一脚给踹死了。

老黄被打死了,他的家人自然不肯善罢甘休,直接到柳州府告状去了。

州官李鸿宾也是个糊涂虫,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带人去抓覃氏兄弟。

这简直就是柳州版的“逼上梁山”。覃氏兄弟不肯束手就擒,他们带上老陶,逃到四十八㟖中油麻㟖,直接造反了。

这油麻㟖,距离洪天王发动起义的金田村,只有200多里路。朝廷绝对不允许这块地面上,再出现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于是派五六百名官军,到48㟖剿匪。

此刻覃志发手下也就几十个人,他带人在崇山峻岭间,和官军周旋了10来天。愣是把官军给拖垮了。

覃志发大获全胜,周围百里以内的穷苦百姓纷纷赶来投奔,很快,覃志发的兵力,达到五六千人。

李鸿宾亲自率领一万多官军,前来清剿覃志发,结果又被杀得大败。

柳州知府祖绳武带领两万多官军卷土重来。祖绳武绝对看过《水浒传》,他先礼后兵,送信给覃氏兄弟,请他们来赴“鸿门宴”。

祖绳武在信里用词很谦卑,覃氏兄弟还有老陶果然中计。他们刚进入官军的大营,就被绳捆索绑后杀掉了,连祖绳武的面都没见到。

祖绳武带人喜气洋洋的凯旋回柳州去了。覃氏兄弟和老陶同时遇难,躲藏在48㟖的上万起义军,顿时懵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叫陆亚发的人站出来,表示他愿意带领大家继续跟清兵斗。

陆亚发似乎比覃氏兄弟更有军事头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占据了48㟖和52洞,然后兵分三路,北攻桂林、南克柳州、西袭庆远,起义部队在很短时间内,就席卷了整个广西北部,大有星火燎原之势。

朝廷这才急了眼,派遣两广总督岑春煊,去桂林对付陆亚发。

岑春煊到任后,先是将“剿匪”不力的祖绳武给“咔嚓”了。随后岑春煊感觉仅凭桂林一带的官军,肯定对付不了起义军。他运筹帷幄,从两湖、两广、贵州、安徽、云南等七省抽调兵力,另外还有浏江、融安、永宁、柳城、雒容等地的官军,将48㟖围了起来。

起义军和官兵血战七日七夜,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再次失败。陆亚发带着17名随从,藏进古板饭洞。

三个月后,由于叛徒告密,陆亚发被岑春煊的亲信将领王芝祥俘获后,送到柳州城凌迟处死。



48㟖、52洞一带地处偏僻,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实在是藏身的好去处。

岑春煊苦苦思索,终于琢磨出一个好计策。将48㟖、52洞这片区域专门划分出来,重组一个县。将雒容县的中渡圩作为县城,同时从周边的柳城、永宁、雒容三县,都划拨出一片区域,中渡厅就这样横空出世了。

岑春煊这招挺歹毒的。48㟖、52洞土地贫瘠,交通闭塞,这里面闹得再厉害,外界的人也难以知晓。

再说这个中渡县要人没人,要钱没钱,粮食也不够吃,就算这里面的人再能折腾。肯定也掀不起太大的风浪。

清帝逊位后,中渡厅改成中渡县,这个县有个保安团,平时躲在县城里也不怎么出去。

中渡县到处都是山,每个山上都有洞,而这些山洞,就是土匪们天然的宿营地。住山洞的土匪,和县城里的保安团,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这样的环境,简直就是土匪的天堂,方圆数百里以内,那些混得不如意的土匪,纷纷来到中渡县。

盗亦有道,土匪们也有自己的规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在中渡县,怎么折腾都可以,就是不能去县城和周边各县。要是坏了规矩,不等官军来剿,其他土匪就一起出手了。

怎么样,有没有《绝代双骄》中恶人谷的感觉。只是苦了生活在48㟖的穷苦百姓。

在中渡县,保安团就是神一般的存在,粮饷是朝廷给的,还挺丰厚,工作环境好。另外大大小小的土匪,每年也都有孝敬。



冯常钧进了保安团,就是进了保险柜,那女孩儿的父亲就算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独闯48㟖。

冯常钧当时只有十五六岁,长得也是一表人才,再加上他读过书,练过武,在保安团里,显得格外地出类拔萃。

保安团团长姓黄名化民,藤县人,绰号黄老鸡。黄化民这个名字,是他成名后找人给取的。

当年黄化民还是黄老鸡的时候,是在府江(抚河)上做水匪的,专门抢劫府江上过往的客商。

也许是黄老鸡抢的太狠了,当地民谣唱道:盎有一升米,莫溯藤峡水。囊有一陌钱,莫上府江船。

真正让黄老鸡出名的,是他在府江上袭击了一艘法国运兵船。

一般运兵船上没多大油水,还特别危险,水匪们不愿也不敢打运兵船的主意。

可这艘运兵船上,有两个金发碧眼的女孩儿,生的是貌美如花。黄老鸡一眼就看中了这两个洋妞,并设计将她们抢了回来。

至于船上的法军,兵荒马乱的,谁还去关心他们的死活。

出了这么大的事,把当时的县令吓得够呛。这朝廷要是怪罪下来,他吃罪不起。

但是让县令去剿匪,那更是天方夜谭,黄老鸡的匪巢在哪里,都没人知道。

县令后来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黄老鸡之所以敢铤而走险绑架洋人,不就是为了勒索赎金吗。县令问黄老鸡想要多少钱。黄老鸡伸出两个手指头说:“20000块大洋,差一块也不行。”

县令想方设法凑了两万大洋,给黄老鸡送了过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