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周恩来为何要毛泽东前出探路,毛泽东回复一首词

分享至

细雨如丝、青山如黛,于都河水静静流淌。

一阵唢呐声突然响起,一声声清脆悠扬的歌声随之传来:“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

在于都河畔,长征的第一渡口,唢呐呜咽,歌声如泣如诉。

飘飞的细雨中,人们遥望远处,肃立聆听着。泪水,在许多人的眼眶里打转。

长征,在魏巍的笔下,是“地球上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的叙事里,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眼中,是“惊心动魄的史诗”。

而在我们共产党人的内心,它是革命者永恒的信仰和经久不衰的源泉动力。



1933年9月,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红色根据地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第五次“围剿”。

中央红军面对十倍于己的强敌被迫多面出击,由于博古、李德执行王明的“左”倾军事路线,经过数月的鏖战,红军损失惨重,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了许多,红军和根据地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1934年4月10日,蒋介石集结11个师的兵力,兵分两路向中央根据地重镇门户广昌进攻。

4月28日凌晨,广昌失守,国民党军队占领了中央根据地的北大门。

另一边,在南方战线,国民党投入重兵,向寻乌、安远、重石、清溪、筠门岭等地区进攻,企图打开中央根据地的南大门,夺取瑞金。

4月21日,中央根据地南大门筠门岭失守,会昌成为红都瑞金的最后屏障,处于战略防线的关键节点。

面临如此困境,中央红军只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死守,与中央根据地共存亡;二是战略转移,撤出中央根据地。

时为红军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周恩来在总结这段历史时说:“万里长征,就因为在江西打败了,硬拼消耗,拼到最后挡不住,不得不退出江西。”



面临重重压力,1934年5月,红军准备战略转移,撤离中央根据地,并开始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934年6月,周恩来安排程子华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传达中央指示。这是一件并不显眼但很重要的事情,它给长征的胜利结束埋下了浓浓的伏笔。

这里稍微展开说一下。1934年11月,位鄂豫皖根据地的红25军遭遇国民党的重重围困,他们在中央代表程子华、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的带领下开始长征。

转战千里的红25军进入了陕西终南山区,后来与陕北红军会合,重组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程子华任军团政委。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