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跟随总书记,走进西部对外开放大枢纽

0
分享至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考察。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4月22日下午,习近平首先考察了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他来到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运营调度中心,听取新通道建设情况汇报。习近平强调,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各有关方面要齐心协力,把这一标志性项目建设好、运营好,带动西部和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考察。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岳月伟 摄


4月22日至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这是22日下午,习近平在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随后,习近平来到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听取货物集散、运输路径、运营成本和效益等介绍,同货车司机、列车司机、装卸工人、场站管理人员等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工作强度、劳动保护、节假日休息和收入情况。习近平说,大家在物流一线,也是在对外开放一线,通过你们的辛勤劳动,很多商品跨越山海、走向世界,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推动西部大开放、促进西部大开发,物流很重要,大家要继续努力,不断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由重庆市沙坪坝区国有企业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运营。

从中欧班列始发地、

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

到重庆铁路口岸、

重庆铁路保税物流中心所在地,

再到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发挥着

西部对外开放大枢纽的重要作用。

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35.5平方公里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是中欧班列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源发地和起始站,更是重庆“四向通道”中心,跨境班列开行规模曾多年位居内陆同类园/港区之首。

目前,园区陆上通过中欧班列连接亚欧40个国家100余城市海上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通达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约500个港口,形成了全球化通道网络。

同时,这里还是重庆最大规模的连片物流产业集群所在,通过铁路枢纽环线和立体公交系统,形成“多向疏解、环路组织”高效集疏网络,半小时配达重庆主城各区,半天内可覆盖周边500公里,全面辐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中欧班列起始站、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团结村重庆集装箱中心站

扩大合作“朋友圈”,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开通次日,首班中老铁路(成渝—万象)国际班列分别从园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开出。

这是继中越间的货运班列之后,西部陆海新通道启动的陆上“新服”。截至2023年底,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国际班列已实现泰国、马来西亚全铁路直连,并能通过公铁联运进一步抵达新加坡,结合常态化开行的铁海联运班列,完成中南半岛的海陆覆盖。

西部陆海新通道,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在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017年9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前身——渝黔桂新“南向通道”班列从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驶出,标志着该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输。2020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它也从早期园区与新加坡双向奔赴的尝试,完成了国家战略的华丽升级。

从2017年,重庆、广西、贵州、甘肃4省区市与新加坡企业启动“合作手印”共建;到2019年,“陆海新通道”的合作范围已扩展至重庆、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云南、宁夏、陕西9个省区市

2019年10月,在《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的框架下,西部所有12个省区市与海南省、广东省湛江市一起,在渝签署《合作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框架协议》,西部陆海新通道形成“13+1”共建格局。2022年7月,湖南省怀化市正式成为通道共建成员之一,标志着通道形成“13+2”的新格局,掀起了内陆开放的新热潮。

在此背景下,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始发终到的跨境班列从2017年的不足50班,飙升至2023年约4000班,增长80倍。在向南寻路的过程中,园区陆续开行铁海联运班列、国际货运班列和跨境公路班车,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3种物流组织形式的包揽,同时,铁路箱下海、多式联运“一单制”等创新连番上演。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牵引,园区融入了世界海运网络,与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个港口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汽车配件、电脑配件、新能源汽车等1000多个品类的商品也随着开放的脚步,走向了国际市场的星辰大海。

未来,园区还将持续提升枢纽能级,新增国际线路、海外仓,聚焦头部企业、高附加值产业高质量建设铁路港综保区,建设大宗商品期货交割库、物流交易中心,增强枢纽综合服务能力。大力发展开放经济,强化龙头带动,集聚多元业态市场主体,持续提升通道带贸易水平,加密新能源汽车、冷链产品等定制化专列,畅通矿产、粮食等战略物资通道,带动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出口。

突出创新引领,加快建设“智慧通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物流园区要积极运用先进技术,不断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在建设现代物流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


近年来,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突出创新引领,加快“智慧通道”。

2023年5月,由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陆海新通道运营重庆有限公司、中远海运集运及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合作,通过陆海新通道统一的数字化运营平台对接GSBN区块链平台,在无水港实现了进口货物无纸化放货。这是全国首例内陆无水港使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进口无纸化放货,放货手续由之前的1—2天缩短到现在的4小时以内。


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贸易效率,不断提升服务软环境的问题,园区积极改革创新,围绕“信用证结算+海铁多式联运”,利用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的特性,创新发展陆海新通道区块链数字提单。数字提单签发后,客户可以第一时间在“陆海链”平台上对提单进行核验、查询、流转,同时能解决纸质提单传递效率低,易篡改等痛点。

截至目前,仅沙坪坝一地,已累计签发多式联运提单约7871票。2023年以来,中心站办理箱量超86万标箱,开展的“一单制”数字提单已共计签发流转1848单。


真正意义上将海港功能复制到内陆的陆海新通道重庆无水港

今年,园区还将提质智慧铁路口岸,扩大“一站式公共订舱平台”规模,并加强与重庆市“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对接,整合数字提单、智慧物流、智慧仓储等应用场景。

突破“过路经济”,让产业链“链链相扣”

通道在此不断生长,越来越多的产业与之“绑定”,出海步伐日益加快。

针对通道对区域产业带动不足等问题,打破“不靠海”的地理困境,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先后获批进口整车、进口药品等4个口岸功能,同时积极引进落地保时捷汽车内陆进口分拨中心、重药进口药品分拨中心等国际供应链物流项目,集聚德国大众、中国国药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世界500强厦门国贸等大宗贸易项目,为通道提供大宗货物集散分拨、供应链金融服务等全要素支持。

目前,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拥有内陆首个一类铁路口岸首个整车、医药、邮件口岸,落地进境肉类指定监管场地及H986大型光机,已形成面积近2平方公里的口岸保税功能区,即将获批占地约0.75平方公里的综保区。


内陆首个一类铁路口岸——重庆铁路口岸

整车方面,重庆铁路口岸为德国保时捷、博速、卡尔森官方内陆独家战略伙伴,截至2023年底,累计进口整车逼近4万台,数量、品牌长期位居内陆第一。

2023年口岸出口发力,当年清关出口近9万台,集聚长安、赛力斯、吉利睿蓝等20余个品牌,成为“渝车出海”陆上门户。园区已初步形成“百亩百亿”汽车产业生态圈。

医药方面,内陆率先通过跨境铁路直接进口药物,先后落地药品(首次和非首次)、生物制品、兽药和中药材进口,内陆率先实现医药进口业务“全牌照”。园区已形成“产研运贸销”全产业链,成为国内公认的西南医药商贸物流中心。

冷链方面,园区在国内首批启动跨境班列冷链运输,并在内陆率先实现海运原箱进口原粒带壳榴莲、巴沙鱼、牛肉等高附加值冻货。全园现存冷库库容近50万立方米。

跨境电商方面,园区内陆率先投运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成跨境电商进、出口公共监管仓,内陆首开跨境陆路直邮和自动分拣查验先河。

大宗商品方面,园区积极承接全市要素市场,先后建成重庆最大钢材物流中心、西南首个铝锭期货交割库和塑胶产品交易中心,服务企业逾1000家。同时,园区还开辟了白俄罗斯工业奶粉、南亚辣椒、东南亚大米、俄罗斯石棉常态化运输通道。老挝、文莱官方认可的中老大宗商品贸易中心、文莱—重庆贸易服务中心已实质性投运,正积极建设有色金属、黑色金属交易中心。

基于通道、口岸、保税优势,园区围绕“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发展思路,持续发展整车、医药、冷链、跨境电商(国际运邮)、大宗商品等多条特色临铁产业链。


整车口岸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庆第一站选择国际物流枢纽园区,使我们深感自豪、备受鼓舞。”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园区将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要求,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策源地优势,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加快陆港型全球货物集散基地、综合型自由贸易中心、外向型先进制造业中心、口岸型特色金融中心、目的地型国际消费中心“一基地四中心”建设,持续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中的竞争力、影响力,努力把园区建成“港产城景”高度融合,且具有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生态化鲜明特征的开放之城,在提高西部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END/ ————

责任编辑丨陈婷

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国资小新
国资小新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9695文章数 4070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