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旅游打卡太原龙山石窟,全国道教之最,1920年被日本学者发现

分享至

公元1234年,蒙古联合南宋联军击败了金国蔡州城(今河南汝阳),金哀宗自缢身亡,金朝灭亡。

金朝灭亡后蒙古行使政权,同年的一天,蒙古行省丞相胡天禄邀请全真教道长宋德芳云游太原府龙山。

宋德芳率领门徒应邀参观。

当时因为连年战乱,龙山上原有的一座昊天观也颓败荒凉、破败不堪,找不见一个道人了。宋德芳看到后感慨不已。

龙山曾经是道教的兴盛之地,也是师傅丘处机的修行之地,更是道教始祖王重阳的传承之地。

基于此,宋德芳让弟子们打扫清理了破败的道观,打算重振昊天观。

于是,便有了龙山石窟。

龙山与天龙山毗邻,两山均有石窟,但是石窟的本质含义却截然不同。

天龙山的石窟属于佛教石窟,所刻为佛教雕塑,大约雕刻于北齐至唐朝时期。

而龙山石窟属于道教石窟,相比于佛教石窟,道教石窟在全国范围内极少,所以更加珍贵。



龙山石窟总共有九窟,其中有一窟已经完全破损近似不存,实际上只有8个窟。

即便只有八个窟,可龙山的石窟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道教石窟”,由此可见道教石窟的价值之高,和存世之少。

这九龛石窟里,有2龛开凿于唐朝,在宋德芳去之前已经存世几百年了。

宋德芳及弟子共开凿了5龛;后来明朝正德年间,内宫畅英又补凿了2龛,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从1234年开始,宋德芳与门人李志全、秦志安在唐人凿刻的基础上,陆续营造了虚皇窟、三清窟、卧如窟、披云子窟、玄门列祖洞等。

并在窟中留下了诸多题记,这也成为现在研究龙山石窟的重要文献。

石窟历时5年,于1239年完工。

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张明远女士提出,龙山石窟第4、第5窟即为唐窟。

她的这一推断依据,主要是和天龙山的唐朝石窟凿刻手法、人物雕刻特有的审美等进行对比得出的。



元朝灭亡后,龙山石窟再度陷入沉寂。

直到1920年11月,日本学者常盘大定与关野贞到天龙山寻访北齐的佛教石窟,听当地人说龙山也有石窟,才意外发现了龙山石窟。

当时龙山石窟早被杂草淹没,四野杳无人迹,常盘大定只匆匆的拍了几张照片便离开了。

回到日本后,常盘大定有些后悔没有留下更多的龙山石窟的影像,到了1924年,他特意邀请了日本庆应大学学生宁超武一起重访龙山,系统地拍摄了龙山造像。

也正基于他们对我国石窟、雕塑的热爱并留下照片,才得以幸存了这些石窟雕塑被毁前的映像。

后来龙山石窟雕塑的头部大多被盗割,至今下落不明。

因此,我们现在去龙山看到的石窟雕塑,基本上都是没有头部的。

今天文史君借助常盘大定拍下的照片,给大家复盘下当年的精美石刻。



第一窟:虚皇龛

太虚之神为“虚皇”,是老子的化身。

他高居九清,司掌玄化,总御万灵,也就是“虚皇龛”名字的由来。

虚皇窟高235厘米,深305厘米,窟中造像有21尊之多。中间为虚皇,两旁各有侍全真祖师10尊,环形排列。20位祖师脚下流云缭绕,飘然而至,立于云端。





第二窟:三清龛

“三清”分别指的是:右边的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中间的玉清元始天尊和左边的上清灵宝天尊。

“三清”两侧为“六御”,即“四帝二后”,分别为:玉皇大帝、北极大帝、天皇大帝、东华帝君、后土和西王母。



第三窟:卧龙龛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