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43年潘汉年秘密会见汪精卫,隐瞒12年不报,毛主席得知雷霆大怒

0
分享至

提到我党隐蔽战线的优秀领导者,李克农与潘汉年是必定不能被忽略的人物,建国后,两人本应该“封狼居胥”,可是他们的结局,却是大相径庭。

李克农成为了共和国的开国上将,一生深受党中央的器重,千古留名,而潘汉年,却是被秘密抓捕起来,一直被关到去世。

两人起点基本相同,结果大不一样,其实,也都是两人的性格所致,李克农坦然真诚,潘汉年,倒是有些“小聪明”了。



在潘汉年的隐蔽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件事,便是在1943年秘密会见汪精卫一事。

汪精卫是中国头号汉奸,与他接触的人基本都是倒霉,而潘汉年与他接触,虽然属于被挟持,但是潘汉年却故意将此事给秘密隐瞒下来。

潘汉年为什么要隐瞒?原因恐怕不为人知,而事实就是,他对党组织,毛主席的隐瞒,最终酿成了他悲惨的结局。

潘汉年如何秘密见了汪精卫?他为什么要对党组织,毛主席隐瞒呢?



抗战初期,上海沦陷,作为远东第一大城市,当时的上海可谓是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而这里也集合了多个外国的特务,还有国民党军统,中统,以及汪伪政府特务系统。

日本人对上海很看重,想要经营上海,掌控上海,也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潘汉年以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的身份来到了上海,奉命组建,领导我党在上海的地下组织。

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群,想要在这里工作,并不容易,稍微有一步不慎,很有可能就满盘皆输,因此,潘汉年在这里,非常慎重。

在潘汉年的努力下,我党与汪伪政府特务系统负责人之一的李士群,有了联系。



李士群此人想要给自己留条后路,就让人秘密接触了我党地下组织,告诉他们,自己愿意为我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做情报工作,首先就应该胆大,潘汉年思来想去,表示同意,由此,潘汉年不仅将地下党员关露安插在了李士群的身边,而且还亲自前往李士群的家里做工作。

会谈中,潘汉年与李士群谈妥,李士群会用自己的地位,尽力向新四军传递日伪军在华东地区的动态情报。

潘汉年对于李士群的态度很满意,离开后,他通过袁殊,胡均鹤与李士群保持了联络。



李士群此人是大汉奸,但是对于给自己留后路一事,还是非常上心的, 他确实通过潘汉年,为我党传递了一些有用的军事,政治情报,除此之外,他还帮助我党地下党员撤出上海。

对于李士群的做法,潘汉年还是比较认可的,可让潘汉年没想到的是,到了1943年,他却突然与李士群失去了联系。

此时日伪军正准备对苏中地区的新四军进行新一轮的“扫荡”,中共华中局对此有些着急,任华中局书记的饶漱石,此时找来潘汉年,要他迅速摸清日伪军真正动向,好让我军采取正确的应对办法。

潘汉年没办法,因为联系不上李士群,所以,他决定亲自去上海一遭,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到了上海,潘汉年约见了胡均鹤,说自己要同李士群联系,胡均鹤告诉他李士群不在上海,去了苏州,潘汉年没有多想,又去了苏州。

可是等他到了苏州后,李士群的家人却又告诉他,李士群没在苏州,而是去了南京。

此时南京已经沦陷,是汪伪政府的所在地,这里对于他来说,非常凶险,潘汉年思虑再三,他觉得自己总不能“空手而归”,所以,他还是决定去南京。

在南京,潘汉年终于见到了李士群,李士群却是对他说:“汪先生想要见见你。”



听完这话,潘汉年心中一凉,他当然知道,汪先生就是汉奸头子汪精卫,他肯定是不愿意见面的,但是此时在南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没办法,潘汉年只能同意。

对于潘汉年与汪精卫谈了什么,具体的内容并不可知,只是之后,潘汉年平安的回到了新四军驻地。

而回到党组织后,潘汉年却是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和原因,对党组织隐瞒了此事,并未告诉华中局书记饶漱石。

1945年,潘汉年来延安参加七大,他也有机会将此事告诉毛主席,但是他也没有。



国民党特务察觉到了此事,在报纸上大肆宣传,当时这件事在延安闹的很大,毛主席还专门问潘汉年此事是否属真。

潘汉年却是回答了没有,说是敌人故意散播谣言。

毛主席选择相信了潘汉年,但是那个时候毛主席没有想到,他相信的潘汉年,最终让他失望了。

上海解放后,潘汉年功劳卓著,被任命为了副市长,1955年,他前往北京参加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上,潘汉年又不知道是怎么想通的,就将此事写成了材料,交给了陈毅。

陈毅看后大骂一声:“你真是糊涂啊。”随后,他连夜进中南海,将材料交给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后,雷霆大怒,当即下令,要公安部长罗瑞卿逮捕潘汉年,并批示:“此人从此不可信用。”

潘汉年就这样被秘密抓了起来,而所谓的“潘汉年冤案”也因此形成。

对于潘汉年的冤案问题,后来陈云一直心系着潘汉年,1979年10月陈云因病住院动手术,进手术室前,他说:“我这次进去,结果不知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潘汉年问题的解决。”

后来有关部门在经过认真,细致的复查后,最终做出了为潘汉年平反的决定。



潘汉年已经于1977年去世,他被平反时,已经是1982年,那个时候,虽然潘汉年已经没法知道,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个名字,最终被后人知道,是“对党组织一片丹心”,忠贞不二,可千古流芳!

做情报工作,要有极高的智慧和胆识,这两样,潘汉年都有,可是酿成他最终的悲剧,说实在的,确实是他自身的原因。

毛主席对于党内同志,向来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如果潘汉年与汪精卫秘密会见后,当即将此事报告给党组织,恐怕他的后半生,也不会这么颠簸了。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一切无法重来,如今只剩下一声唏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甜甜笔录
甜甜笔录
历史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2980文章数 1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