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肖华调到北京,路边瞥见一香烟小贩:这不是杀害黄骅的凶手吗

分享至

1943年6月30日这天晚上,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正在组织召开军区会议。

会议已经持续近一天的时间,但各位同志仍然在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随着夜色越来越深,屋里的能见度也持续降低,黄骅见状,吩咐警卫员小李子和范为民去别的人家借几盏油灯过来。



黄骅和其他领导人怎么也没有想到,一场巨大的危机已经悄然降临。

遇袭牺牲

警卫员前脚刚走出大门,一个不速之客就闯了进来,黄骅定睛一看,这不是一分区司令部参谋周云峰吗,他这个时候来干什么呢?

黄骅警惕地问道:“周参谋,这么晚了你来做什么?”“哎,黄副司令别那么紧张嘛”,周云峰满脸堆笑地看着黄骅。

“是邢司令让我过来看看你们讨论的情况,我好后面向他汇报啊。邢司令虽然马上调任了,但还是很关心你们啊。”

周云峰口中提到的邢司令,是冀鲁边军区总司令邢仁甫,邢仁甫当时被中央安排前往延安,没有和黄骅待在一起。



黄骅

黄骅一听是邢司令派来的人,警惕心降低了几分,他马上叫警卫员给周云峰倒水,并招呼他坐下稍作休息。

这时,门外有几个黑影若隐若现,周云峰缓缓回头,看到门外的场景,脸上露出邪恶的笑容。突然,他“蹭”地站了起来,用力拍了拍桌子,同时大喊一声:“上!”

话音刚落,门外几个黑影一拥而入,进门就是对正在开会的领导人一阵扫射,在场的参会人员猝不及防,甚至没有机会掏出手枪就倒在一片血泊中。

这几个黑影看到黄骅等人已经奄奄一息,动弹不得,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听到枪声后警卫员闻讯赶来,可惜还是迟了一步,黄骅等八人已经不幸牺牲,其他人则是身负重伤。



黄骅遇难的消息传出,引发了巨大的轰动,很显然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刺杀案件,党中央对此事高度重视,下令一定要抓住凶手,严惩不贷。

大家都沉浸在黄骅等人的遇难的悲痛中,但有人却在饮酒作乐,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邢仁甫。

那么,邢仁甫和黄骅曾经到底发生过什么事情呢?他和这次的刺杀案究竟有没有联系?

邢仁甫和黄骅的恩怨

先说邢仁甫,他曾经也满怀报国之志,自己学习军事知识,在国民党当了个副官。

在目睹国民党腐朽黑暗的统治后,邢仁甫对国民党彻底失望,他决定弃暗投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组织成就一番事业。



邢仁甫

邢仁甫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率领三十一支队,披荆斩棘,打得日伪军抱头鼠窜,收复大片失地,三十一支队不断发展壮大,邢仁甫也名声大噪。

因为邢仁甫出色的表现,他在1941担任冀鲁军区边司令员。

再说黄骅,他在1930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此后参与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到达延安。在此期间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多个职务。

1941年4月黄骅任一一五师教导六旅副旅长,同年7、8月间又调往冀鲁边军区任副司令员,这也就有了后来和邢仁甫的交集。

黄骅身居要职,因为过度操劳,所以体弱多病,按当时规定他可以吃“保健饭”和“保健菜”。



但看到广大战士的艰苦处境,黄骅拒绝享受特殊待遇,他表示愿意战士们同甘共苦,一起面对困难。

不仅如此,黄骅也经常提醒干部和战士,教导他们要能吃苦耐劳,不能总想着自己占便宜,要把好的东西留给群众。

黄骅有一个铁皮做的小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书籍,这个箱子他随身携带,有空就打开学习,武装自己的思想。

箱子在黄骅心里有很重的分量,身边的同志都习惯都把这铁箱子称为司令员的“智囊宝箱”。

可以说,在群众和战士心目中,黄骅的形象是高大伟岸的,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革命同志。



按道理来说,邢仁甫加黄骅的组合,一个负责军事,一个负责内政,两人如果密切合作必定大有作为。可惜的是,邢仁甫大权在握,就贪图享乐,不思进取。

邢仁甫沉浸在纸醉金迷的世界里,在已经有结发妻子和孩子的情况下,公然违反党规党纪,找了三十一支队一位妇女当二房。

更让人不齿的是,后来他在作战时期私吞公款,在后方建了大房子供个人享乐。

除了个人作风上的问题,他的思想也越来越腐化,中共中央派老八路来冀鲁边军区进行指导,邢仁甫不仅不表示欢迎,甚至对老八路的到来十分厌恶。



他认为老八路会影响他在冀鲁边军区的权威地位,因此他重用老部下,对老八路处处排挤和针对。

和邢仁甫截然不同的是,在冀鲁边军区上任后,黄骅非常重视整顿军事纪律,并对军队进行很多的学习教育,很快在部队和地方干部群众中建立起了很高的威信。

邢仁甫看到这样的场景,又是嫉妒又是怨恨,他担心黄骅取代自己的地位,于是多次在公共场所批评黄骅,称黄骅是“南蛮子”。

邢仁甫声称黄骅是破坏大环境的人,不断挑拨黄骅和其他人的关系,他希望自己能重新在当地树立威信,以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



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都知道真正危害大环境的人是谁,纷纷站出来指责邢仁甫的恶意诋毁。中央也是明察秋毫,决定派邢仁甫去延安,黄骅接替邢仁甫军区司令员的职务。

中央让邢仁甫去延安,是怕邢仁甫和黄骅因为权力争夺产生矛盾,有意缓和两个人的关系,同时也让邢仁甫去延安学习,冷静冷静情绪,算是给他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可遗憾的是,中央的本意邢仁甫并没有理解。这反而加深了他对黄骅的怨恨,他觉得是黄骅从中作梗,把他这个总司令踢到别的地方去,好自己上位掌权。

邢仁甫越想越气,他决定要报复黄骅,给自己出一口恶气,他回绝了中央的调任命令,宣称自己准备不充分,没有足够的军队,担心在调任的过程中产生意外。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