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手下的叛军,是否都是胡人?不是,身为唐军,构成比较多元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藩兵藩将——即少数民族将士,一直是唐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安禄山作为唐玄宗时期北方三大军镇(范阳、平卢、河东)的统帅,麾下的唐军自然也是多民族组成的,不过其中胡人比例的比较高。



初唐,蕃兵是唐军的有效补充

公元630年,唐太宗灭东突厥,周边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进朝,尊李世民为“天可汗”;而作为藩属国,其后唐军对外积极进攻时,这些政权连同被降服的突厥人,经常会被要求一同出战。以突厥阿史那社尔、铁勒契苾何力为代表,大量归顺的少数民族将领、士兵,更是成为了编制内正儿八经的唐军。

比如,在公元644年,李世民准备御驾亲征高句丽,当时的唐军组成是这样的:

刑部尚书张亮担任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淮、岭、硖兵(江南擅长水战区域)四万,长安、洛阳招募的壮士三千,从海路进军;

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帅步骑六万及兰、河二州降胡从陆路杀向辽东。

可见,此时队伍中有一定数目的胡人将士;右卫大将军李思摩(即突厥首领阿史那思摩),将军契苾何力都在其中,两人甚至都在白岩城之战中光荣负伤。他俩都在,他们麾下的部族将士自然也会随行。



此外,藩属国的军队也被勒令配合唐军的行动:

甲寅,诏诸军及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击高丽。

其中,新罗、百济是高句丽南边的半岛政权,契丹我们比较熟悉,那时它和奚族,都是东北地区的小部落。

当时,在唐太宗的经营下,大唐府兵制完善,军人闲时为农,战时入伍;唐军对外作战虽频繁,但基本采用以精兵突击的方式,每次军队规模不需要很大,将士们能得到适当休整。同时,中原承接南北朝的风气,加上皇帝本人出身军旅,军人地位较高,尤其那些宿卫皇宫的府兵更是广受尊重。所以那时的军人身份代表着荣耀,能参军的都是“良家子弟”。

因此,那时的唐军的主力还是汉人,胡人将士只是被视为有益补充。



到了唐玄宗时期,番兵藩将角色一步步吃重

但到了唐高宗后期、武则天时期,对外压力日趋加大,战事日趋频繁、对外防御线过长,兵役日趋繁重,原本还可以轮休的府兵此时已经被强留在军队,多年难以回乡;同时家中该承担的徭役却并没有被豁免,导致府兵家庭越来越难熬,以至于发生了很多人逃亡的情况:

诸卫府兵,自成丁从军,六十而免,其家又不免杂徭,浸以贫弱,逃亡略尽,百姓苦之。

同时,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府兵制存在的基础也被逐渐破坏。在擅长破坏规则、刻意打压传统军队势力的武则天掌权后,情况进一步恶化:原本尊贵无比的皇宫卫士,竟然沦为被贵族当家丁役使的地步,府兵社会地位一落千丈,百姓纷纷以当府兵为耻。



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公元722年,采用宰相张说的建议,全面推行募兵制:

张说建议,请召募壮士充宿卫,不问色役,优为之制,逋逃者必争出应募;上从之。旬日,得精兵十三万,分隶诸卫,更番上下。兵农之分,从此始矣。

也就是说,从这时开始,唐军逐渐与农业脱钩、趋向专业化。而招募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尚武精神浓厚的关中、河朔等汉人地区,以及自幼弓马娴熟、以作战为乐趣、不适应农耕的内附少数民族。

据史料记载,到了公元742年,大唐共置十节度、经略使,镇兵共四十九万人,马八万多匹,越靠北、西,队伍中蕃兵的比例就越高。



不过那时的唐军统帅还是以汉人为主。后来,李隆基忌惮边将与朝内势力(尤其是太子)联合、威胁自己地位;宰相李林甫则担心边将入朝为相影响自己权位,俩人一拍即合,大量起用藩将掌握军镇大权。

安禄山之所以发家,正是由于这一原因:

至是,诸道节度使尽用胡人,精兵咸戍北边。

除了安禄山外,当时的著名将领哥舒翰、李光弼、安思顺、高仙芝等都出自少数民族。虽然他们大部分人都视自己为唐人、对大唐忠心耿耿(其后多人参与了平叛),可惜的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掌握了北方三大军镇的安禄山,足以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坏。



安禄山手下蕃汉并存

安禄山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大节度使,其中前两个主要任务是镇抚奚、契丹、室韦、靺鞨等东北少数民族,蕃兵占据了较大比例。安禄山本人,自称是“父胡,母突厥”,即为:杂胡;而其种族的学名,则是粟特人,出自“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故称昭武九姓)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