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修大运河,真是为了南下享乐?换个角度看他还是英明的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直以来,隋炀帝杨广被认为是穷奢极欲,好大喜功的典型暴君。为了下江南游玩,他就劳民伤财修建大运河,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杨广终究是一国君王,并不昏庸愚笨,开凿大运河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他之所以修建大运河,其实是作为一个政治家多方考量的结果

大修运河为赏花?

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如同一颗流星,璀璨闪耀一瞬就消失了,和秦朝一样二世而亡。



隋炀帝的“炀”字作为谥号是批判皇帝不遵礼制、贪恋女色、违背天理、虐待人民等等罪责的,这谥号是唐人所拟,史书也是唐人所书,对一个亡国之君自然不吝啬贬损之词。

但客观来看,事实真是如此吗?仅就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而言,就是为了促进国家统一安定、经济发展而进行的,这其实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京杭大运河的开通是隋炀帝在位期间的重要功绩之一,在一些传说里,人们认为炀帝修建大运河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贪图享乐的心理,方便他下江南游玩罢了。



传说当时江南某地出现了美丽的琼花,洁白如玉,芳香扑鼻,人们以前从未见过,杨广为了欣赏琼花,就下令开凿大运河,以便自己游玩享乐。

但这其实是后世小说戏曲的杜撰,事实当然并非如此。

大运河的开通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据说当时是征调了民夫百万,所以被认为是劳民伤财。

从地图来看,大运河北到北京,南抵余杭,西达长安,还经过当时的都城洛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经过了浙江、江苏、山东等很多地方,贯通南北,规模庞大。



直到今天,大运河依然是非常有用的水利工程,在南水北调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从规模和整条线路铺设来看,杨广不是无知小儿,他下令修建的这项大工程自然不是为了自己游玩享乐那么简单。

沟通南北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代中国是农耕文明发达的小农经济,北方的中原地区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农业经济也比较发达,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



但由于魏晋南北朝时的长期战乱,北方的人们大规模向南迁移,带去了更先进的耕种技术和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南方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的增长。相反北方在战争的摧残下经济就衰落了很多。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战乱,是时候休养生息,发展经济了。此时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而都城洛阳也地处中原偏北,炀帝修建大运河就可以沟通南北,促进南北间商品的流通,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平衡。

政治势力的考量

发展经济的同时,大运河的开凿也是有政治方面的考量。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门阀势力一直非常强大,在那个纷乱的年代,皇位可能随时易主,门阀贵族们的势力却是根基雄厚,可以说是“铁打的门阀,流水的皇帝”



隋朝最终的成功建立和统一也正是有了关陇贵族的支持才更加顺利,而炀帝时期,江南的士族势力也十分强大,在强大的经济基础的依托下,大有与中央政权分庭抗礼之势,所以炀帝杨广的皇位并非固若金汤,而是面临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杨广只是身在都城,与江南遥遥相望,是十分不利于控制江南势力的,如果发生叛乱就更加危险。

因此开凿大运河沟通南北就便于都城对江南士族势力的控制,防止发生叛乱,从而巩固他的统治地位。



隋炀帝的皇后萧氏就出身于江南贵族,他也希望拉拢江南士族。

大运河开通后他乘坐龙舟,浩浩荡荡下江南,其实也是为了表现自己对江南士族的重视,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

关陇贵族曾经助力杨氏取得天下,在朝堂上也颇有势力。

通过大运河沟通南北,控制和拉拢江南士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制衡,也有利于杨广更多的掌握实权,既消除江南的威胁,也摆脱关陇贵族势力对朝政的把持。



服务于军事行动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