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0分钟咋安排?北京中小学校这样玩转大课间

0
分享至

日前,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文,明确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一直以来,北京市要求中小学校切实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在日前启动的北京中小学体育场景式育人课程教学资源开发项目中,“大课间体能健康操”位列其中。

而今的首都校园里,大课间活动都有哪些形式?除了让学生不做“小眼镜”“小胖墩”,大课间还有哪些功效……我们深入多所学校实地探访,走进首都校园里的高质量大课间。

别具一格 活动不只是做操

上午9点40分,北京市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的校园里响起激情四射的动感音乐。操场上,早已提前分区摆放好“同心鼓”“毛毛虫”等道具。不一会儿,学生们纷纷就位,开启项目大战。环顾整个操场,学生们有的打羽毛球,有的慢跑或散步,不远处的篮球场也是一片喧腾。执行校长胡春丽告诉记者,学校打造“七彩课间”,从项目设置到场内音乐的选择,都来自学生的建议。“相比之前的跑操,这样的大课间活动设置,给了我们更多选择,好玩了很多。”初二(5)班学生卓一祎说。

下午3点30分,延庆区太平庄中心小学的学生们撒了欢儿地跑到操场上。低年级学生踢毽子、夹沙包、推铁环,中年级学生玩起了珍珠球、板鞋竞速、竹竿舞,高年级学生玩起了花棍、柔力球、舞龙和旱地龙舟。作为北京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学校把民族特色运动同大课间活动相结合,既增加了趣味性,又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多民族文化。

大课间时间,朝阳区实验小学大门旁的攀爬架前围满了跃跃欲试、准备运动的攀爬小健将。“我练习攀爬一年了,现在已经能攀爬很远,我感觉自己变得更有胆量,也更有力量了。”五年级黄同学开心地说。

记者观察到,不少学校在原有的“跑操”“做操”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多元化需求,创新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搭建了学生释放个性的舞台,也帮助学生发现了自己的运动爱好。“好玩儿”“有趣”“很开心”,成为采访中学生们口中的高频词。

舞在课间 体育也可以这么美

近日,石景山区教委举办了2024年中小学阳光大课间展示活动,多所学校展示了自编的“创意课间操”。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分校学生和着《孔子曰》的古风音乐,挥舞着手中的七彩跳绳,彩绳上下翻飞,脚下开合交错,场面十分灵动。校长何云介绍,这是学校体育老师自编的韵律绳操,“与绳共舞”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能,也为课间生活增添了美感。




“校园集体舞”是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石景山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该校副校长焦倩说:“将体育与舞蹈元素相结合,让学生在优美的乐曲和优雅的舞步中,感受舞蹈与体育的融合美,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审美情趣。”





跨学科的大课间活动设置,赋予了学生体育运动之外的美,而开放式的大课间活动设置也会带来一些“小麻烦”。在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开设的大课间活动中,由于很多项目的参与者都来自不同班级,在活动项目的选择上,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学生们常常不可避免地发生一些“冲突”。在胡春丽看来,这些问题恰恰也是最好的教育契机,“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处理矛盾,能够锻炼社交能力,增强未来走向社会的适应能力。”

“大课间活动不仅能帮助孩子培养体育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竞争意识等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品质。”何云说。

跳出操场 校园之外也有“乐园”

校园体育活动场地空间不足是不少学校的痛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一校四址,3700余名学生按年级分布在不同校区,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经过多方协调,其中一个校区把体育课搬到了学校附近的田村山体育中心,针对田村山地势起伏、空间开阔的地形特点,设计了50米跑、接力赛、越野跑挑战赛等运动项目,锻炼学生们的奔跑、攀爬、跳跃、平衡能力。




昌平区天通苑学校也把大课间“搬到”了学校旁边的公园里。学校毗邻奥北森林公园,每天的大课间时间,初中部学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高喊着清脆响亮的口号,在公园的健身步道上跑步,在绿色清新的自然环境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欣赏着自然美景,放松了情绪,陶冶了身心。

除拓展周边资源以外,不少学校还通过合理规划场地、精巧设计活动形式、错峰开展体育活动等多种方式来破解场地不足的难题。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校长王红艳介绍,四个校区结合自身场地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开发了各具特色的大课间活动模式,一二年级学生开展培养集体意识的环形式跑操,三四年级学生进行自主开放式校园内越野跑,五年级学生进行大学内越野跑,六年级学生开展小学初中融入式锻炼。

多方支持 实施不限于教师

本学期,北京雷锋小学启动了“阳光大课间,活力满校园”中午大课间约赛活动。“校园约赛”通知发出后,得到各班师生的积极响应,师生们共同参与到活动组织中。成立参赛队伍、制作加油海报、组建班级啦啦队……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也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记者探访多所学校发现,为了确保大课间活动安全有序,不仅体育教师,班主任老师以及学校部分行政人员都参加到现场组织管理中。对于活动项目设置较多的学校,大都采取分区管理的方式,工作人员分布在不同区域,边参与、边监管,发生应急情况能够第一时间妥善处理,为学生的“快乐课间”系上“安全带”。

大课间活动的充分释放与实施,需要获得家长的充分理解与支持。2024年全国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提到:“小学生体育课意外受伤,家长起诉学校,校方已尽必要管理责任和救助义务,法院判定学校不担责。”“学校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家长深入理解学校办学理念,认同学校的活动安排,面对一些难以避免的冲突或受伤,大部分家长也能够给予充分理解。”十一学校通州实验学校执行校长胡春丽说。

更好地实施大课间活动,也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有力补充。记者了解到,不少学校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为大课间活动“增光添彩”。大兴区第五小学校长乔永斌介绍,为了创新大课间活动,学校邀请专家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教师培训,编排了有关跳绳的素质操,为体育教学增添新内容,让大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马上就访

高质量大课间要让学生有获得感


于素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高质量大课间,归根结底要让学生有获得感,应具备全员参与、结构完整、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时间充分五个特点。一是人员“多”,尽可能全员参与,老师们最好也能自觉锻炼;二是结构“全”,既有准备性活动,又有基本的中强度运动,还需要缓冲性调整;三是内容“好”,尽可能适合学生,最好是学生喜爱的,符合年龄特点且合理搭配,体能技能兼顾;四是形式“活”,尽可能丰富多样,可有做操、跑步,也可有班级、兴趣小组活动,还可自主锻炼;五是时间“长”,尽可能充分利用,30分钟大课间至少25分钟时间用于学生集体锻炼或自主锻炼。

学校打造高质量大课间可着重从三方面发力。一要注重与课堂学习的内容关联性。可以按照当前所学进行持续性练习,也可以结合以往所学进行综合性练习,还可以开展拓展性练习。二要注重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开展小组练习、以赛代练等多种方式。三要兼顾体能与技能锻炼的有效性。就体能项目而言,基于学生年龄不同、体能状况不同、各专项运动所需体能基础不同等因素,体能锻炼内容既不能全校“大统一”,也要避免全班“一刀切”,因人因项而异地设置尤为重要。就技能项目而言,学校可以基于课堂所学专项运动、运动场地器材以及学生运动需求,综合确定技能锻炼内容。

文:张娜 娄雪 付磊

赵艳国 王小艾

编辑:姜思瑶

编审:张秋颖

终审:冉阳 郝彬


关注教育的人都在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现代教育报
现代教育报
《现代教育报》官方账号
5854文章数 247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