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All in短剧”背后:上线一个月就能覆盖成本?

0
分享至


作者 | 《财经》新媒体王柏匀 编辑 | 蒋诗舟

“2024年春节后,不少头部短剧平台开始进行剧本版权IP存储,编剧内容团队孵化,设置剪辑团队以及对外收购剧本的商务团队等。”某短剧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试图通过形成完整的闭环,来抢占更多的市场空间。

短剧平台跑马圈地之时,一些MCN机构也没闲着。据知情人士透露,有MCN公司关停部分业务线,准备“All in短剧”。

究其背后的原因,离不开“低投入、快回报”的诱惑。头部平台制作人吕博文对《财经》新媒体表示,回报率因短剧项目而定,有些项目回报很快,甚至上线的第一个月就能覆盖成本。


“每日付费看短剧总额约6000万元到7000万元”

快手数据显示,2023年,每日在快手平台观看10集以上的重度微短剧用户有9400万,同比增长52.6%。

短剧监制严仑说,“在地铁上、飞机上,都能看见有人在刷短剧,这种碎片化的娱乐符合当下用户需求。”《从互联网产品角度,研判国内短剧未来的产品走向与市场空间》报告显示,2022年短剧备案数量爆发式增长,同比增长252%,达3293部;2023年短剧备案部数同比增长8.53%,达3574部,平均每部集数由2022年的23集增长到2023年的27集。

“现在,北京、横店、西安等影视项目集中的地方70%以上都是短剧项目。一个赛道开始火爆就会涌进来特别多的人。”吕博文认为,信息流相关从业者对短剧赛道的潜力反应最快,可以称得上第一批进入的人,随后是接触过短剧项目的影视公司,目前广告传媒公司、工作室等也已相继入局。

《财经》新媒体了解到,当下,短剧玩家们开始广纳贤才,争取构建完整闭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如拥有导演、项目经理、编剧等岗位的某头部短剧制作团队,2023年年底员工数为500到600人,今年已扩充至将近1000人。

在吕博文看来,短剧项目可以快速拿到结果与市场反馈,因为其直接面向c端,只要有经济实力就会认为自己可以尝试。短剧领域甚至流传着月流水两、三个亿的神话。

从后台数据来看,短剧的收益属于波浪形发展,会不断有新的峰值。吕博文透露“有些剧上线第一个月反应平平,但后面充值用户越来越多,甚至比一开始大爆的剧还要赚钱。”

据严仑了解,“国内短剧市场每天在付费看剧上的消耗总计约6000万元到7000万元,一周就是四五个亿。某些时段甚至高于院线电影的同期票房。”

多位短剧从业者表示,目前短剧主要盈利来源于用户付费、订阅分账以及广告植入。

“用户付费”在很多短剧从业者看来,“既是大头,也是最具商业潜力的盈利来源”,主要采取观看付费的模式,每集收取费用在1元以内,观看完整部剧花费在100元以内,通常前10集以免费形式吸引用户观看。

“订阅”也就是会员模式,开通会员后用户可以观看该平台上所有的剧。在用户每一次点播时,相应的费用会分账给版权方及出品方。

除了用户付费、订阅分账以及广告植入,短剧盈利方式还包括电商带货、品牌定制剧、游戏切片等。

吕博文表示,不同项目分润占比不同,“品牌定制剧前期成本由品牌方覆盖,后期的收益还会持续分账,因为制片方跟品牌都一起做出品。”

《2023快手短剧价值报告》显示,快手累计上线商业化短剧90部+,品牌合作数量35+,2023年Q3短剧招商收入环比提升10倍,行业覆盖电商互联网、食品饮料、美妆护肤等多个行业领域。


“某短剧跑了一个亿,投流成本要8000万到9000万元”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显示,网络微短剧是指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左右、有着相对明确的主题和主线、较为连续和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影视作品,其特征包括:制作成本低、内容轻量化、传播分众化等。

从产业链来看,微短剧上游包括投资方、版权方、MCN机构等;中游是摄影团队、演艺团队等承制方;下游是视频分发方。

在整个项目流转过程中,严仑强调了自制能力及流量的重要性。“短剧上游是一些拥有闭环生产能力的平台方,或虽没有生产能力但掌握着剧目上线渠道及投流渠道的机构。”

相比于项目外包给短剧制作团队,这些平台方的内部孵化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严仑认为,“这就像投天使轮一样,我们投的是这些制作生产线的未来估值,也期望用这些更可控的生产方式,来提高自有平台的剧目单月上线数量。”

对于影视投资方而言,他们则不会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由于短剧周期短,基本一两个月就能拿到结果,影视投资人可能会同时投资10个短平快的项目。

短剧制作从业者李文透露,此前拍摄过一部抖音短剧,计划25集,每集3分钟,拍摄周期为15天,但后来为了节约成本,拍摄周期压缩到6天。“在这种时间压得紧的情况下,各个层面都有可能删减,比如场景大致过得去即可开拍。”

与网剧拍摄相比,短剧制作团队人数较少。一般情况下,一部网剧需要100人左右,但多数短剧制作团队只有20余人。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认为,在演员层面,短剧参演者是不是一线明星并没有那么重要,从某种程度而言,这保障了短剧的产出,因为演员成本是可控的,“即使现在成本相对提升,但这并不是大家承受不了的痛(成本)。”

宣传方面,长剧与院线电影从筹备期到宣发期需要1年到2年甚至更久,但短剧项目整个周期都非常快速,从前期筹备到成片,也就1到2个月时间。吕博文称,短剧没有富余时间做宣传铺垫,因为做完这个项目还要立马进入下一个项目。

“短剧的玩法与网剧完全不同。在发行方面,短剧的核心在于剧找人,而网剧则是人找剧。不少影视行业的人进入短剧领域会水土不服。”短剧从业者颜敏表示,以抖音为例,短剧投流是花钱买流量,抖音根据该剧的类型寻找精准受众。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短剧投流等市场推广费用自然不菲。一位短剧从业者透露,“某短剧跑了一个亿,可能其投流成本就要8000万到9000万元,实际赚到手里只有1000万元,甚至都不到。”


“五年内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

在很多短剧从业者看来,经过3年的发展,短剧领域内容同质化严重,用户逐渐出现审美疲劳,短剧市场已进入大浪淘沙阶段。

早在2018年,爱奇艺推出竖屏短剧《生活对我下手了》正式开启了微短剧热潮的序幕。随后,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MCN机构、创作人才等参与者相继入局。从2020开始,微短剧行业逐步进入爆发期,各平台推出短剧扶持计划,短视频平台成供给主力。

“短剧以两三年的速度走完了网剧五六年走的路程。”吕博文表示,这要求短剧玩家更快速更紧迫去做精品化。“业内预判,在2024年年初或者上半年,短剧行业会出现大批精品化升级,但没想到2023年年底这一趋势就已经开始了。最早期的时候,10万元可以做两部短剧。现在,一部短剧制作成本在36万元到50万元左右,去年年底就已经有短剧项目成本高达120万元。”

吕博文认为,行业涌进优秀的参与者将水搅浑是一个好事情。“一个产业想要进步、生态想要完善,就需要各种各样的团队进来,发现并优化产业链路的问题,不优化则成为被淘汰的人。所以这种倒逼产业升级、生态完善的内卷,我非常看好,无数的赛道已经验证过这一规律。”

短剧的火爆也迎来了监管部门的关注。2023年4月17日,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微短剧管理实施创作提升计划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微信、快手、抖音等平台针对“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引导“小程序”类网络微短剧规范发展。

在2023年11月25日发布的《广电总局多措并举持续开展网络微短剧治理工作》明确表示,研究推动网络微短剧App和“小程序”纳入日常机构管理;建立小程序“黑名单”机制、网络微短剧推流统计机制等。

到了2024年,微短剧监管进一步加码。4月,多家媒体报道称,某省监管部门已向省内制作机构和播出机构发布《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要求,各平台要将目前未经备案上线播出的微短剧剧目相关信息,于2024年5月31日前报所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备案。从2024年6月1日起,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从一开始的平台自审到现在监管部门的介入是正规化流程化的体现。一位从业者表示,“艺术影视内容本身就要给观众正向的引导,短剧项目刚开始的受众是三四十岁的中年男性或女性,但现在我们在后台看到,短剧用户已经覆盖了包括小学生、初中生等青少年在内的大部分短视频用户,他们可能会被短剧的内容影响到。”

“整个行业如果仍停留在低水平制作,透支了用户的审美与耐心,对行业发展百害无一利,在观众的消费水平与日俱增下,其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倒逼行业输出精品、正确价值观等。”张毅认为,短剧接下来的监管一定是趋严,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规律。

2023年开始,短剧出海成为新风口。

张毅认为,短期而言,短剧的商业模式是中国首创,国外暂时没出现太强势的竞争对手,因此短剧出海在2024年至2025年是值得一试的赛道。

在短剧圈内人士看来,到各国的反馈都差不多,国外用户也很喜欢短剧,但需要找到适配的内容。“很多我们认为非常好的故事、剧情拿到外面水土不服。本土化能拿到更好的反馈与结果,也就是说剧本符合当地文化,找当地演员、导演以及制作团队共同完成项目。”

有平台“All in短剧”,有平台设置闭环抢占市场,有平台携剧出海,种种迹象表明市场对于短剧行业的未来表示乐观。

张毅认为,在未来一两年,短剧仍然是影视剧领域里面最值得投资和布局的方向:一方面短剧领域盈利模式清晰;另一方面,短剧制作周期相对较短且可控;此外,短剧剧情还精准拿捏住了部分观众的情绪价值。

“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已近400亿,相当于同期电影市场体量70%,五年内短剧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快手文娱业务负责人陈弋弋表示。

(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大瓜!网友爆料副院长和女医生私情,视频画面流出,女方十分主动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1:07:07
国资正式接盘!浙江父子三人提走16亿,家族清仓行动圆满收官

国资正式接盘!浙江父子三人提走16亿,家族清仓行动圆满收官

壹只灰鸽子
2025-11-06 16:15:27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湖南省卫健委通报“省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生活作风问题”:情况属实

新京报
2025-11-06 16:16:07
全红婵赛后主动揽责:没上领奖台是我没发挥好,我还是不够努力吧

全红婵赛后主动揽责:没上领奖台是我没发挥好,我还是不够努力吧

全景体育V
2025-11-06 20:09:09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其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不久前乌籍记者在采访时被强制征兵入伍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其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不久前乌籍记者在采访时被强制征兵入伍

极目新闻
2025-11-06 12:45:27
医生和院长视频是如何泄露的?摄像头8月份拍下,为何如今才曝光

医生和院长视频是如何泄露的?摄像头8月份拍下,为何如今才曝光

李昕言温度空间
2025-11-06 20:33:13
浙江小学校门口这一幕,丢尽了“老师”这个职业的脸

浙江小学校门口这一幕,丢尽了“老师”这个职业的脸

娜乌和西卡
2025-11-06 15:40:51
日本政府向谢长廷颁发勋章,毛宁连发三问

日本政府向谢长廷颁发勋章,毛宁连发三问

政知新媒体
2025-11-06 15:36:41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女子将社保迁到异地,临退休被告知无法在当地退休 她将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一审二审均败诉

红星新闻
2025-11-06 00:01:17
太炸裂!副院长和主任纵欢后续:手术单当床单,身份被扒不简单!

太炸裂!副院长和主任纵欢后续:手术单当床单,身份被扒不简单!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0:48:47
小沢菜穗:除了E级车灯,这个不敬业的演员还有啥吸引你,颜值?

小沢菜穗:除了E级车灯,这个不敬业的演员还有啥吸引你,颜值?

素然追光
2025-11-07 00:40:03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美开启太子集团退款页面 全球受害者都可以在线提交信息 申请退款

跟着老李看世界
2025-11-06 07:13:28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湖南人民医院祖某某、曾某东窗事发,两人都是高学历,官方通报了

平老师666
2025-11-06 22:09:11
江苏女孩订婚,新郎一脸稚嫩不成熟,网友:年龄加起来没我鞋码大

江苏女孩订婚,新郎一脸稚嫩不成熟,网友:年龄加起来没我鞋码大

荔子言
2025-11-05 13:39:30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54票赞成46票反对!美国再次“创造历史”,白宫宣布“降半旗”了

深度报
2025-11-06 21:36:43
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新娘弃车离开,婚车司机称“刚下楼婚车就被拦”,律师:或涉嫌敲诈勒索罪

新人婚车遭拦截被索要50条烟,新娘弃车离开,婚车司机称“刚下楼婚车就被拦”,律师:或涉嫌敲诈勒索罪

洪观新闻
2025-11-06 15:23:22
剪开机器人腿部“皮肤和肌肉”,何小鹏哽咽再辟谣机器人内藏真人

剪开机器人腿部“皮肤和肌肉”,何小鹏哽咽再辟谣机器人内藏真人

新京报
2025-11-06 20:55:12
基金圈大瓜!传鹏华基金200亿顶流美女基金经理闫思倩和研究员“互殴”,已报警送医院

基金圈大瓜!传鹏华基金200亿顶流美女基金经理闫思倩和研究员“互殴”,已报警送医院

简盈财观
2025-11-06 18:04:21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执意从老家搬走?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执意从老家搬走?

凡知
2025-11-06 11:38:13
2025-11-07 05:00:49
财经新媒体 incentive-icons
财经新媒体
源于《财经》,广于财经。
4658文章数 3410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旅游
教育
亲子
时尚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11月6日最佳情报|济南郎茂山日出美如画,三媳妇山奇峰峻美!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亲子要闻

让宝宝少咳嗽、让孩子晚近视、为罕见病早行动 进博展商交出儿童健康民生答卷

大衣别这么穿,显黑又显胖!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