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历史告诉你,人生发财全靠TA|《涛动周期论》

分享至

这周发生了一件倒霉的事:

本来我算好时间,能准点坐公交赴约,结果过马路时,来往的车流太密集,我只能目送公交车远去。

接着左等右等,下班公交就是不来,我只好打的去目的地,一番折腾下来,迟到还费钱。

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晚到公交站的几秒钟。

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很常见:

比如你晚毕业一年,工作就好难找;早买房一年,无端多掏几十万;甚至,买金饰纠结了几天,金价就贵到买不起。

这一切是随机事件?还是周期循环?财富增长的背后,有没有可破译的「节奏密码」呢?

今天,和你聊一本人生财富规划的书——《涛动周期论》

作者周金涛是券商研究员,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发财靠康波」,认为经济周期决定了人生的财富命运。

他本人曾预测过08年的金融危机和15年的大宗商品价格见底,不幸的是,已经在2017年去世。有人将他的离开看作是「泄露天机」的惩罚,给他的理论带来神秘色彩。

那这本书究竟说了啥?今天就来带你探究一番。

01

首先,咱们得从「康波」说起。

康波的「康」,指的是康德拉季耶夫,他是苏联时期的经济学家。1920年代的苏联,在探索计划经济,卖什么商品、卖多少商品、价格怎么定都是政府说了算。

康德拉季耶夫的工作,是帮助苏联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于是,他开始研究其他国家的商品价格,试图找到答案。

当时,已经有经济学家提出,商品价格呈现规律性地周期波动——

英国统计学家基钦(1923年)发现,企业存货有一个长度在3-4年的短周期波动。

这主要是企业家接受消费者信息滞后,引起的库存变动。比如某件商品卖得很火,企业家加大力度生产,等到销售时却看到,大家都在卖,市场已经充斥着同类商品,又不得不低价「去库存」。

法国经济学家朱格拉(1862年)找到,固定资产投资有7-11年的中周期波动现象。

经济繁荣,企业情绪乐观,固定资产投资可能过度扩张,导致产能过剩;在经济的低谷,固定资产投资可能过度收缩。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30年)研究得出,人口迁移带来的买房刚需,会影响许多生产部门的经济增长率,有一个18-20年的周期波动。

而康德拉季耶夫经过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在分析了英国、法国、美国长达140年的经济数据,包括价格、利率、煤炭、生铁产量之后,得出一个结论,资本主义存在一个40-60年的长周期,并于1925年发表论文《经济生活中的长波》。


*注:图表为论文原文;长波划分采用周金涛的划分法

可以说,康波本身是根据价格变化得出的统计学现象,但在当时没有引起重视。

一来,一个周期越长,也就越难证实其存在(然而没有人能否认存货周期,因为它能直接被观察到);

二来,康波选择了数据容易获取的英法美三国,对于其他国家的解释力都比较差,没有办法严丝合缝地套到每一个国家身上;

三来,经济长波平均是50年,但最短40年,最长60年,中间的跨度其实很大。后续的研究者都有自己理解的、衡量价格变动的方法,划分出的长波低点、高点也都不一样。

这也意味着,康波无法精确地指出哪一年是经济的最低点、哪一年是最高点、哪一年会发生危机。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