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回忆录大骂蒋介石,张学良读后评价:和我认识的蒋一模一样

分享至

《李宗仁回忆录》是由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桂系首领——李宗仁将军口述,著名历史学家唐德刚书写而成的一本书。

这本书出版后,李宗仁便在第一时间,赠予了多年的好友张学良一本。

而自从得知李宗仁写了回忆录之后,张学良也一直对这本书十分期待,他十分好奇自己这位“好友”会在书中怎样描述自己的。

收到书后的张学良便在第一时间,满怀激动地从头到尾读了一遍,张学良对这本书回味无穷,甚至他自己都诞生了写一部回忆录的想法。



于是,他将这本书的作者唐德刚请到了家中,与他一起谈论起了《李宗仁回忆录》这本书。

当两人谈论到蒋介石的事情时,张学良竟然哈哈大笑起来,他对唐德刚说:李宗仁书里骂蒋介石骂得太好啦,跟我认识的蒋简直一模一样...

李宗仁的回忆录中是如何评价蒋介石的?张学良和李宗仁对蒋介石的看法究竟在哪些方面一模一样?

李宗仁眼中的蒋介石

《李宗仁回忆录》,为世人描述了一个不一样的蒋介石。



李宗仁作为国民党的重要人物,与蒋介石之间的故事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

据《李宗仁回忆录》一书中记载,李宗仁与蒋介石的初次见面是在1926年8月——国民党在湖南长沙举行的一次军事会议上。

当时,雄踞广西一隅的李宗仁是北伐名将、新桂系“一号人物”。像李宗仁这样掌握兵权的重要人物,蒋介石必然要拉拢一番。

刚刚与李宗仁接触,蒋介石就表现出了十足的热情。

蒋介石对李宗仁表示,自己比李年长四岁,算得上是李的哥哥。于是,顺势提出要与李宗仁义结金兰做兄弟的想法。



蒋介石的热情让李宗仁受宠若惊,一时分辨不清楚蒋介石的意图,也就没有推辞。于是,蒋直接掏出一张义结金兰的兰谱。

往后的日子里,蒋介石便与李宗仁以“兄弟”相称呼。但在与蒋介石后续十几年的交往中,蒋介石表面上与李宗仁交情甚好,背地里却不断地视李宗仁为异己。

1928年末,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中国大陆的旧军阀几乎被“消灭”,北伐战争的初步目的也已经达成,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

北伐后,另外一批新军阀也因此而诞生。因此,蒋介石为了加强对国内的掌控,准备开始进行“削番”。



“风云突变,军阀重开战。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1929年3月,蒋与桂系军阀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蒋桂战争爆发后,李宗仁以叛国罪被蒋介石开除国民党党籍。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洗清自己的嫌疑,李宗仁主动辞去了国民党军事参议院院长一职,与家人在南京隐居。

但蒋介石多疑的性格让李宗仁的隐居生活并不好过,蒋常常派特务跟踪并监视李宗仁及其家人。

由于桂系中很多将领早已被蒋介石收买,三个月后,蒋桂战争以桂系惨败而告终,李宗仁被迫逃回广西。

此后,李宗仁联合阎锡山、冯玉祥等人,联合反蒋,但都以失败告终。

1936年,由于蒋介石的“欲攘外必先安内”理论,李宗仁与蒋之间的矛盾又一次激化。李联合广东的陈济棠发动反蒋事变,逼蒋抗日,这次事变史称“两广事变”。

而蒋介石又搬出了自己与李宗仁的“兄弟身份”与李宗仁达成了和解,并将桂系军队整编成第五路军,任李宗仁为总司令。

此后,蒋与李宗仁之间的矛盾才略有缓和。

解放战争爆发后,蒋与李的矛盾再一次显现出来。

1948年3月,李宗仁宣布竞选中国民国副总统,蒋介石极为不悦。

因为蒋担心李宗仁竞选成功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

于是,在竞选中不断为李宗仁使绊子,表示“副总统最好由文官担任”,以此来阻拦李宗仁竞选,但李宗仁依旧竞选成功。



蒋介石因此怀恨在心,他甚至做出过令毛人凤暗杀李宗仁的安排。

1949年1月,蒋介石见国民党局势无力回天,于是主动下野,李宗仁因此成为“中华民国”代总统。

即使李宗仁当上了代总统,蒋却从未真正交出过实权,反而把李当成挡箭牌。

因此,李宗仁在书中这样评价蒋介石“像蒋先生这样的人,恐怕共患难也不易!”

这是李宗仁在为人上对蒋做出的评价。



而在军事和政治上,李宗仁也对蒋介石做出了批评。

蒋介石对军事并不精通,这点仅仅通过解放战争便体现地淋漓尽致。

在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明明对国共双方的局势不甚了解,却偏偏喜欢从大局势和小的方面对战争进行“操作”。

1949年淮海战役开始前,蒋介石曾自信地认为,国军有80万兵力和全新的美式装备,不考虑其他的重要因素,对付战解放军60万兵力足矣。



淮海战役中,解放军背靠数亿农民的群众基础,和此前连战连胜的士气支撑,一路所向披靡。

反观国军内部,派系纷争不断,且没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作为保障。

也正因为这两点,在淮海战役中,我军凭借强大的群众基础与坚定的信仰,完成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除此之外,根据一些与蒋介石共事过的国民党将领的自述,蒋还喜欢对战争进行微小的排布。

例如:当国共双方对阵时,蒋介石让某一个点位的国民党机枪手向左移动五米,试图通过改变一个机枪手的位置,来改变整个战争的结果。



总结下来就是,蒋既没有军事才能,还偏偏喜欢凸显自己的位置。

对此,李宗仁评价蒋介石是一个“偏将之才”。

因为蒋并不能掌握军事上的大局,只适合带小兵小将,但他还偏偏喜欢把自己放在元帅的位置上。

除了以上这几点之外,李宗仁对蒋介石做出的最为尖锐的评价就是——蒋有很强的嫉妒心。

而当他带着嫉妒心去判断战局的时候,出现的结果往往是对形势的误判。

据李宗仁回忆,无论是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蒋对自己部下的疑心都十分地重。

如果在国民党内部,哪个地方实力派的军队比蒋的嫡系强,或者哪个军头的人气盖过了自己,蒋便将此视为异己。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便是白崇禧。

1946年,在四平战役中,白崇禧率桂系坐镇东北。

按理来说,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理应得到蒋介石的重用,但蒋介石却因为白崇禧在四平战役中获得了优势,便将白崇禧调离东北,此举导致东北的局势发生了变化。



因此,在李宗仁在书中这样评价道:

总司令是一个极端顽固偏私而嫉贤妒能的人,他对任何文武干部,尤其是统兵将领的,都时时防范。

连何应钦这样四平八稳的人,他都不能放心。总而言之,蒋氏一生,只知一味制造奴才,而不敢培植人才。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