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冗官严重,为什么要设立兵部、枢密院等军事机构?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军队,自古即为王朝的命脉。手握重兵者,往往可左右朝局,威胁君主。为防止军队权势过重,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都曾设法削弱军权,但很少有与北宋初年相提并论者。

赵匡胤这位出身白衣,依靠武力夺取江山的开国之主,比谁都明白军队的可怕。为防止军权外溢,他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将军权“一分为三”,结果却酿成了宋朝最终灭亡的悲剧。



一、兵部:老资格沦“小透明”

兵部,这个起源于三国的军事管理机构,其地位一度十分显赫。隋唐时,它几乎主宰着王朝的军政大权。

当时的兵部掌管着国家军队的编制、训练、武器装备等事务,军队指挥权几乎全部掌握在兵部手中。

兵部尚书位列三公之一,其权势不亚于宰相,可谓当时朝中第一大权威部门。历史上,李靖、魏徵等名将出任该职,可见其地位之高。

但到了五代十国,地方藩镇林立,各自掌握武装,兵部权威不再。地方军阀们并不以兵部的命令为然,甚至阻挠其正常运作,这使得兵部的实际军权被严重削弱。再加上此时军事实权落入枢密院手中,兵部已是日薄西山。



赵匡胤建立北宋后,兵部的权力被进一步削弱。它只能管一些无关痛痒的事,如民兵、器械,而对禁军则毫无作为。兵部的职能被限制在后勤保障等非军事范畴,调兵遣将的大权则完全收归中央。其地位之低下可见一斑。曾经的第一大部门沦为朝中配角,可谓大权旁落,沦为虚设。

兵部如此贬低,主要是因为赵匡胤本人对军权的戒惧。他出生于军阀混战之时,目睹的都是军权强大带来的祸患。因此他采取各种手段削弱兵部职权,免得它成为未来军阀割据的工具。这种防止独大的用心可见一斑。



二、枢密院:大权在握却无重兵

相比之下,枢密院要威风得多。这原本只是处理机要文件的机构,自五代开始逐渐掌权。五代后周时,枢密院已经开始参预军国大事,逐渐控制朝政。历史上,范质、欧阳修等文臣曾任枢密使,可见文人也可通过此部门掌握大权。

到了宋朝,它已与中书门并称“二府”,成为朝廷红人。枢密院不但掌管军国大计,还有权调动官员,可谓手握实权。当时朝廷的人事派遣几乎全由枢密院主导,它已成为朝中仅次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连文天祥此类重臣也曾通过担任枢密使执掌大权,可见其地位无人能比。



然而,枢密院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无法直接指挥军队。禁军统帅权不在枢密院,这就大大制约了它的军事作为。

枢密院只能下达调动命令,具体指挥则需禁军系统执行。可见,枢密院是个只有调不有统的虎头蛇尾。在军队面前,这看似大权在握的部门还是没有实际指挥力量。

赵匡胤这样设计枢密院,目的就是让它直接控制武力。他让枢密院掌握人事权、调遣权,却将实际武装掌握在三衙手中。这种隔靴搔痒的设置,正显示了赵匡胤把军权过分集中视为大忌的用心。



三、三衙:掌兵无将,只能看着

禁军的大权,则由三衙。这三个互不隶属的部门分别管辖禁军,最高长官称三帅。他们训练、管理禁军,与军队关系密切。

三衙直接对禁军发号施令,进行日常训练和管理。禁军军官任免也由三衙说了算。历史上,如岳飞等名将均出自三衙系统,可见三衙与禁军关系之深厚。

但三衙有统帅之权无调遣之权,要动用军队还得皇帝赐旨。三衙就像一个只能看着的具体执行部门,关键时刻无法发号施令。



它只控制禁军内部,无法将禁军调往不同地方战斗。可见三衙也是个无调动只有管理的半截子军权。它只能训练军队,而无法实际运用军队。

赵匡胤让三衙只能治军不许用军,目的正是防止军权集中带来的祸害。他让三衙无法独自指挥作战,避免禁军成为某人谋反的工具。这种防微杜渐的小心思可谓了如指掌。

四、创始人的担忧:深知武力的可怕

为何设计出这样一套互相制衡的系统?缘起于赵匡胤本人的经历。

这位出身寒门的命运弄潮儿,正是依靠手中的军队夺得天下。他比谁都明白,武力足以左右乾坤。若让军权旁落,自己这江山就有丢失之虞。



赵匡胤作为一个白手起家的自力更生者,自幼目睹军阀混战,深知武力的可怕。他小时侯曾目睹后晋高祖石敬瑭就是因为把重兵交给亲信史弘肇,结果被史弘肇发动兵变废黜的教训。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