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救钱学森,中国付出了什么代价?筹码大到让美国无法拒绝!

分享至

1955年8月,中美两国在大使级别会议上就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的战俘交换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大使王炳南提出了一个建议,他希望能够将包括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内的40名留学生作为交换对象,让他们回国。然而,这个提议遭到了美国代表的当场拒绝。

经过周总理和外交部的一番斡旋后,美方终于答应,但他们狮子大开口提出了一个惊人的条件。

美国究竟提出了哪些交换条件?钱学森回国之路上又遭遇了哪些艰难险阻呢?



【盼回国:归心似箭】

在1949年10月1日,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喜讯穿越重洋抵达美国时,正在五角大楼国防部任职的钱学森得知此事后,内心充满了喜悦。他毫不犹豫地放下手头的工作,急匆匆地请假回家,急切地将这一令人欢欣鼓舞的消息分享给妻子蒋英以及他们可爱的孩子们。

钱学森满怀激动地说道:“我终于有机会回馈我的祖国,为她贡献我自己的一份力量了!”

他和妻子蒋英在夜幕降临后急忙整理行囊,准备次日一早启程。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洒满大地,他们便去向尊敬的导师冯卡门和项目组的同仁们道别。

此刻的钱学森尚未意识到,美国情报机构正悄然布下一张巨大的网,正逐步向他逼近,而他这段回归故土的旅程,竟会耗费长达五年的时间。



在那个时候,钱学森在美国航空科技界已经确立了极高的地位。作为航天工程学家冯卡门的得意门生,他不仅深得冯卡门的器重,还担任了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的教授。钱学森曾以助手的身份紧密协助冯卡门参与了多次美国火箭助推器的研发与试验,这让他对美国的军事情报以及航空航天发展的现状有着深入的了解。实际上,钱学森甚至可以被视为美国航空航天行业的开创者之一。

此外,钱学森在美国军队中担任上校职务,享有自由进出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的特权。正如美国海军部长金布尔所言:“他对美国的机密了解得太多。”同时,金布尔还高度评价了钱学森的价值,指出:“钱学森一个人的重要性不亚于五个海军师的战斗力。”

需要明确的是,当时美国海军的师级单位数量仅为十个。

因此,当钱学森决定返回中国时,美国政府竭尽所能地试图阻止他。

首先,国防部和项目领导均对他的请假申请表示了反对,期望他能以更加专注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1950年,钱学森再度表达了希望回到中国探望亲人的愿望,但遗憾的是,他的申请再次遭到了上级的拒绝。

于是,钱学森决定暂停手头的工作,他与妻子蒋英迅速购买了飞往中国的单程机票,准备即刻启程。然而,在他们整理好行李,准备前往机场的关键时刻,不幸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的间谍当场捕获。以涉及出入境安全的理由,钱学森被押送至移民局接受审讯。

据报道,在审讯过程中,为了迫使钱学森留在美国,情报部门的成员动用了各种策略。他们最初试图通过承诺给予他丰厚的年薪、汽车和豪华住宅来引诱他。然而,当这些物质诱惑无法奏效时,他们转而采取了更为极端的手段,企图通过强硬的方式来迫使钱学森屈服。



【回国路:波折丛生】

钱学森成长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自幼便沉浸在爱国忠孝的思想熏陶之中。少年时期,他亲眼目睹了国家的破碎和百姓的苦难,这一切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因此,在大学期间,他毅然决然地坚定了学习报国的志向。

后来他以优异的成绩公费留学,一定要学习冷门的航天工程,也是为了将来有机会回到祖国,填补航空事业的空白,为此,他已经韬光养晦十几年,绝不会轻易放弃。

当美国情报机构意识到对钱学森使用威逼利诱的手段都未能奏效时,他们转而对他实施了残酷的折磨。

此时此刻,钱学森的妻子蒋英正在美国社会各领域积极行动,竭尽全力寻求各种途径和方法,以营救她的丈夫。

幸运的是,钱学森在美国学术界享有崇高的声望,这使得他的导师冯卡门以及他任职的加州理工学院愿意为他提供担保。在支付了一大笔保释金后,钱学森终于重获自由。然而,这种自由却带有另一种束缚——他被迫处于软禁和监视之下。



蒋英回忆称,他们家周围始终有美国的便衣警察和情报人员全天候潜伏,无论是与外界通信的书信还是电话通话,都会受到严格的审查。即便仅仅是出门购买日常用品,他们身后也会有人暗中跟踪,一旦进入商场,更会遭受严密的搜查。

在如此严密的监视下,他们生活了五年之久,在此期间,钱学森的工作全部停止,研究资料也被收回,甚至连老师和同学都无法见到,美国人试图以这种方式来抹去他对航天工程的记忆。

为了彻底消除他回国的念头,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甚至亲自出面进行劝说:“中国缺乏你所需要的研究资源,你回去又能做什么呢?难道是去种苹果吗?”
出乎意料的是,钱学森以平静的态度回答道:“若种植苹果能有助于国家的福祉,我愿意投身于这项事业。”



金布尔对这个回答感到极度愤怒,他明确表示,宁愿让钱学森在美国离世,也绝不允许他带着这些机密信息返回中国。

此后,钱学森一家身处的环境愈发危险,生命安全时刻受到严重威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直到1955年,蒋英在出门买菜时意外地遇到了生活的转机。

蒋英回忆道,当时许多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都深感同情于他们的遭遇。一天,当她去市场购买食材时,偶然在菜篮中发现了一份画报。画报上展示的是开国大典时毛主席与工商界人士李淑通亲切交谈的场景。看到这一幕,她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

李淑通与蒋英的父亲交往甚密,二人结为莫逆之交。突然间,她灵光一闪,觉得自己可以通过写家书的形式,将当前的状况,特别是与钱学森的处境,告知中国,让毛主席知晓。



在回到家中之后,蒋英迫不及待地与钱学森分享了这个想法。他们夫妇二人随即伏案疾书,连夜撰写了一封情感真挚、措辞委婉的家书。在信中,他们热切地表达了希望能够回国效力的强烈愿望,并衷心希望党中央能够给予他们支持和帮助。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