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工兵连长退役回乡,修路架桥,娶战友妹妹为妻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张志国,今年35岁。1986年那会儿,我是军队里的一名工兵连长,在边境阵地建设中立过不少汗马功劳。可那年我毅然选择了退伍,决心要回到家乡赵村,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实说,在军队里的日子过得还是挺体面的,将来也有重用的希望。但自从参加了村里一处水利工程的施工后,我就被家乡这片热土深深吸引着。每当看到乡亲们放下锄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我的内心就充满了无比的成就感。

退伍前夕,我的好兄弟刘铁汉来看望我。他是赵村人,比我小几岁,在部队里我们曾几度并肩作战,属于生死与共的革命战友。刘铁汉劝我回家乡发展,说家乡的条件越来越好,大有作为的舞台。而且,他的妹妹刘秀珍一直对我另眼相看,如果我能回去,日后就有门亲事的发展。刘秀珍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女子,温婉大方,为人处世也很有风度,我自己暗恋她很久了。听到这话,我是无比地兴奋。

1986年的春天,当我卸下军装,踏上回乡的列车时,心里既兴奋又忐忑。赵村距离县城很远,位于一处偏僻的山区,生活条件确实比不上军营。不过对于重返家乡,追求自己的事业理想,我是坚定不移的。

下了火车,村里就派来好几辆牛车来接我。途中听身边的村民说,村委会已经给我安排好了住处,就在刘铁汉家隔壁。看到乡亲们那熟悉的笑容,闻到这故乡独有的泥土气息,我的心情无比激动。我骄傲地告诉他们,我要让大家见识一下,什么叫爷们儿的真本事!

赵村的确是一个环境并不太好的地方,道路崎岖泥泞,使得出行极其不便。但村里的农田却很肥沃,谷物收成颇丰。只要修通一条畅通的路,把粮食运输出去就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我打算先着手解决这个村里最大的民生问题:修一条像样的水泥路!



到村里的第一天晚上,刘铁汉就热情地把我领到他家,刘秀珍在灶台前忙活着,见到我露出甜美的笑容。看着她亭亭玉立的身姿,一头乌黑的长发,俏丽动人的面容,我的心儿不禁怦怦直跳。只可惜我那身陆军老病号的行头,实在不太有面子见她。

“志国哥,好久不见,你瘦多了!“刘秀珍招呼我入座,给我备下了热乎乎的饭菜。看着她贤惠善良的举动,我的心里充满了幸福和期待。

“秀珍,我打算在村里扎根了,从明天开始就投入到修路工程中去。等路修好了,就正式向你父母提亲,看你们同不同意啊?“

我诚恳地对刘秀珍说。她笑着点了点头,羞涩的面容写满了幸福。

“那就好,志国哥努力干吧,你的事业有了家,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虽说家乡的生活环境单调而贫困,但我心里却装满了憧憬和希望。回到家里我兴奋地望着窗外的群山和土地,为了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我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量!

第二天,我迫不及待地走访了村里的情况。一路走来,看到乡亲们行色匆匆,干着各种农活,但大家的脸上洋溢着勤劳朴实的神态。由于道路的问题,一些走亲访友的村民不得不步行在野路小道上,这种行路的不便,令我深感忧虑。

赵村长是个老实人,和我差不多年纪。见到我后他显得很高兴,一口乡音问起了我在军队里的经历。待我讲了自己曾担任工兵连长的事后,他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好啊志国,太好了!正好我们村子最缺工程方面的人才。“赵村长热情洋溢地说,“你可得帮我们修一条像样的路出去,要不就这样下去,村里的粮食出不去,咱们的生活质量可就上不去了。“

看着村子里贫困落后的景象,我把自己在军队里的切身经历和体会说了出来:“前年我参加了襄阳水利枢纽的建设,领教了先进的公路建设技术。只要有钱请几个懂行的工人来支持,修一条像样的水泥路并不难。“

忽然赵村长的脸色一沉,有些苦恼地说:“可钱和人才就是我们最大的难题啊!你知道我们村子有多穷吗?就凭我们现在这点微薄的集体积蓄,根本雇不起专业的人手,也支付不起昂贵的建设费用啊。“



听到村长的话,我也为难起来。要想让计划付诸实践,单凭村里现有的力量和资金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修路一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我是万万不能半途而废的。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千方百计把这件事办好。

就这样,师徒四人从修路工程的基本对策入手,展开了头脑风暴。我根据自己从事工兵工作的经验,制定了一份大致的技术方案:首先要对全村道路的位置作出规划勘测,拟定具体的施工蓝图;然后采购水泥、石料等工程物资,雇佣专业的建筑工人;同时还需要组织群众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把人力成本压到最低.....

讨论的过程异常热烈。赵村长等人听罢都纷纷拍手叫好,他握着我的手连声说:“好样的,有志国你这个高明的工程师在,我们完全放心!“

接下来,我们向县里上级部门申请了贷款,引入了一些企业的赞助资金,还得到驻地部队的大力支援。我策划并主导了全村道路走向的测绘工作,指导工人们进行场地平整、渣土清理等基础工程。自打我来到这里,满村子的人就都亲切地称我为“连长哥“。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随着工程的推进,我的工作也变得越来越繁重,从清晨的五六点钟就一直忙到半夜。有时候连刘铁汉和刘秀珍看到我,都会说我精神状态很不好,身体状况也令人担忧。

确实,我常常熬夜彻夜加班,加上吃住环境的转变,使我的身体一度遭到了沉重的透支。可是当我看到路基初步修建起来,一条坚实宽阔的水泥路开始在村子里拓展时,一切疲惫和辛劳也就顿时烟消云散了。

每当夜幕降临,我总会习惯性地来到刘家门前坐坐。那时刘秀珍忙里忙外地端上热气腾腾的饭菜,我就会把从工地上的见闻和收获,用很多夸张的比喻方式讲给她听。刘秀珍总是很有耐心地聆听,嘴角挂着浅浅的微笑。她是个很懂得体贴人的姑娘,常常给我泡上一杯热茶,帮助我缓解一天的劳累。有一次她看我困倦万分,就端了一盆热水让我先去洗漱休息。

那个夜晚,我洗完澡躺在小床上,望着窗外那轮明月,心里异常踏实。虽然离乡二十几年,但我对这个世外桃源般的小村庄有着发自内心的眷恋和热爱。现在我为了这里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内心是多么激动和自豪啊。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