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道林: 颇有文学造诣的一代玄僧

分享至



支道林(314—366),本名支遁,名字行,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人。东晋时期的佛教学者。

梁《高僧传》卷目晋剡沃州山支遁传》中称支道林“幼有神理,聪明秀彻”。他出生在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从小便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见解,而他对于佛法教义更是有自己独特的领悟。

道林25岁时正式出家为僧,他先在吴建支山寺,后到剡(今浙江嵊县),晚年时候辗转来到石城山建栖光寺。晋哀帝继位之后,诏令其到建康(今江苏南京),住东安寺,登坛讲解《道行般若》,受到了社会名士和僧俗信众的敬重,乃至朝野都十分悦服。三年后,他请求还东山,得到哀帝允许,太和元年(公元366年)圆寂,世寿五十三岁。


支道林喜欢谈论玄理,不仅对《庄子·逍遥游》进行注释,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在白马寺与刘系之等人谈到《庄子·逍遥游》时,有人说“各适性以为逍遥”,认为只要做到“适性”,就能达到逍遥自在的人生境界。

而支道林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说:“夫桀、跖以残害为性,若适性以为得者,彼亦道遥矣。” 夏朝的暴君夏桀以及大盗盗跖都是以残害他人为自己的性情爱好,假如他们也要随顺着自己的性情来,就能达到真正逍遥的标准,那么他们也真算是逍遥了!




王羲之听别人说起支道林对于《庄子·逍遥游》篇颇有研究,最初并不相信,后来支道林路过会稽,便专程前去拜访。他向支道林问:“《逍遥游》篇您可曾读过吗?”

支道林听后,知道这是王羲之在试探自己,于是作了一篇近千言的文章,阐述自己对于《道遥游》的见解。他的学识和才华,以及不同凡俗的见理,都使王羲之由衷地信服,一连几天都在讨论《庄子》,甚至都舍不得他离开会稽,生怕以后再没机会一起探讨了。


支道林在讲解经书时有个特点,就是只标举大义,但是对于词句文章就不免会有遗落的时候。那些拘受经文的人便以此事作为嘲讽他的把柄,说他没有学问,鄙陋无知。但是,谢安却十分欣赏支道林的这种讲解方法。他说:“道林讲解佛法,就好比是九方皋相马,九方皋在相马时只要看出马是否神情俊逸即可,哪里还需要管毛色是黄是黑呢?”

可见,当时的很多士人还是很欣赏道林的,这与道林广博的学识以及对于老庄经典的深刻理解自然不可分开,但是也说明当时士人所推重的是那种旷达洒、自然豪迈的风姿,无疑地,道林正符合当时士人所推重的标准。


历史上流传的很多故事,都足以说明当时高门士族对道林的尊崇。谢玄在为父亲守丧时,道林前去找他,于是两人就谈起了老庄玄学上的一些问题,从早上一直说到傍晚。等支道林从谢玄家回来后便对旁人说:“今天我算是与谢公畅聊了一回。”看来封建礼教也无法抵挡士人对于探讨玄学的兴味。


支道林之所以在老庄学问上如此下功夫,主要是他主要是研究佛教般若学的,而般若学又与老庄的思想有近似及相通之处,因此,他经常用《老》《庄》的道家思想来弘扬般若,这也是为了减少弘法时的阻力。

而正是由于他的学识、才情超出凡俗,也因为魏晋时代玄学思潮的发展,使得他与众多社会名流交游甚广,如当时的王洽、刘恢、许洵、郄超、孙绰、王敬仁、何次道、王文度、谢长遐、袁彦伯、王羲之等,都曾与他往来探讨学问。

孙绰在《道贤论》中,把道林和向秀相提并论,他说:“支遁、向秀雅尚《庄》、《老》,二子异时,风好玄同矣”,而在《喻道论》中,他则说道:“支道林者,识清体顺,而不对于物。玄道冲济,与情同任。此远之所以归宗,悠悠者所以未悟也。”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