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赓去世,粟裕痛哭不止,李克农怒摔酒杯,周总理写下字条

0
分享至

1961年3月16日,一则悲伤的消息在上海传遍整个江南地区,引起了人们无尽的哀伤和沉思:开国元勋陈赓因病离世,他曾是共产主义事业中的一位英勇斗士,如今在医院中结束了他光辉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

这个消息传来,粟裕悲痛欲绝,眼泪汹涌而出,几乎无法支撑自己的身体;李克农手中的酒杯摔落地面,碎成了无数碎片,他愁容满面,泪水难止;与此同时,远在广州的周总理得知这个消息,也是悲痛不已,心如刀绞,写下了几行泪湿的字条。

陈赓的离世让众人心如刀绞,而粟裕、李克农、周总理之所以更加痛心,正是因为陈赓的高尚品德和卓越的军事生涯。

陈赓与粟裕的情谊源自于战场上的并肩作战。1947年,粟裕奉命转战中原,与刘邓、陈谢两路大军一同经略中原。在当时,蒋介石秘密筹划对大别山的刘邓大军进行猛烈攻击,意图瓦解解放军的势力。



得知蒋介石的阴谋后,粟裕毅然请求毛泽东支持,希望与刘邓合作,打破敌人的围剿。毛泽东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将陈赓的部队交给了粟裕统一指挥。在粟裕的领导下,我们的军队发起了一系列战役,击溃了蒋介石的军队,夺取了多个战略要地。在这过程中,陈赓对粟裕的指挥能力和胆识十分佩服。

两位将军虽然只在一起相处了短短的20多天,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陈赓赞扬道:“粟裕以前的威名我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负所料。”这段友情也影响了双方的部下,使他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战后,两军为了表达彼此的敬意,互相想要献上最好的战利品。陈赓的部队虽然表示实际功劳归功于华野同志,但粟裕毅然将最好的战利品送给了陈赓部队,展现了他对友谊的真挚与珍视。

自1947年结识以来,粟裕与陈赓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友谊。1951年9月,粟裕调任副总参谋,掌管作战事务。他推荐陈赓接任,但被中央驳回,这引发了一些争议。尽管粟裕未能如愿,他仍然积极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在担任总参谋不久后,粟裕提议建立一所高水平的军事工程学校,受到中央的支持。然而,他面临一个难题:谁来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经过考虑,他决定邀请陈赓担任,因为陈赓曾在红军大学担任过校长,且出自黄埔军校,被誉为“黄埔三杰”。

陈赓因为在朝鲜战争中的杰出表现,回国后获得了调回国内担任学校校长的机会。他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管理颇有建树,甚至连钱学森都对他的才能和成就赞叹不已。

多年来,陈赓和粟裕之间的友谊日渐深厚。然而,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上对粟裕的错误批判让他备受委屈。陈赓毫不畏惧地站出来,为粟裕辩护,并对那些怀疑粟裕能力的言论进行了驳斥。他坚称粟裕不仅精通战争艺术,而且在中国军队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声誉。他明确表示,任何对粟裕的怀疑都可以当面交涉,让质疑者见识一下粟裕的真实能力。

1961年,陈赓与粟裕两位老将因积劳成疾,在上海疗养院中共度时光。尽管他们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但他们依然时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探讨着古今战争经验。然而,命运却在3月的一天向他们投下了悲剧的阴影。陈赓在撰写《作战经验总结》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陈赓去世的消息传来,粟裕悲痛欲绝,泪如泉涌。他昔日的战友、谈笑风生的知己,此刻已经离开人世。他无法接受这个突如其来的打击,悲伤过度导致他出现了严重的缺氧,昏厥过去。然而,当他醒来后,尽管身体十分羸弱,他仍然顽强地赶往医院,想要见陈赓最后一面。

与此同时,另一位被称为“特工之王”的李克农也得知了陈赓的去世。尽管陈赓与李克农的工作性质有很大的差异,但这并没有妨碍他们成为“生死与共”的知己。

1928年,陈赓与李克农在上海相识,这段友谊是在工作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当时,李克农被中央派往中统局执行秘密任务,负责在国民党内部搜集情报。而陈赓则是中央特科的领导,他们的联系就是通过李克农的单线接头上级来实现的。

一次重要事件是顾顺章被捕,透露了许多中共的隐蔽部署,使得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处于危险之中。这时,李克农通过各种努力联系到陈赓,及时向他报告了这一紧急情况。陈赓得知后,立即通知了周恩来等中央组织成员,成功避免了一场危机。



在特情工作中,陈赓和李克农经历了许多惊险的时刻,彼此间的信任和合作可以说是“生死与共”。他们不仅工作上相互支持,还因共同爱好而成为“酒搭子”,经常一起喝酒聊天。虽然有时候因工作分歧而争吵,但到了晚上,一瓶好酒就能让他们心平气和,忘却前嫌。

陈赓是一位经历了坎坷与荣耀的战士,在长达五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他经历了国民党的酷刑,跨越战火战场,投身祖国的建设事业。但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身体开始逐渐不堪重负,频繁进入医院接受治疗。

李克农则是陈赓的知己好友,他常常前来医院探望陈赓,并偷偷带来一些酒,希望给陈赓带来些许解忧的乐趣。这种朴实无华的友情被他们称为“讲义气”,彼此间的默契和理解使得他们的友谊更加牢固。

1961年,陈赓和粟裕一同住进上海的医院,都因病而在疗养。尽管健康不佳,他们依然常常聚在一起,聊天谈笑,谈论历史,品茶下棋,度过了许多愉快的时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陈赓依然坚持着他的事业,不断地撰写《作战经验总结》。



3月16日,陈赓因心脏病突发而去世。消息传来,粟裕悲痛欲绝,跪在病床前久久不愿离去,过了许多日子后,他依然坚持亲自到机场送行。而李克农得知消息后也十分震惊和悲痛,愤怒之下摔碎了手中的酒杯,泪水满面。

周恩来匆匆赶回北京,第一时间前往陈赓的灵堂吊唁。他默默思念着故人的音容笑貌,在家中动情地为陈赓的骨灰盒写下了三张题有“陈赓同志之骨灰”的字条。这些字条,见证着他对陈赓的深切怀念和敬意。

随后,1961年3月25日,陈赓的公祭仪式在中山公园中山堂隆重举行。来自首都各界的人士纷纷前来吊唁,场面肃穆而庄严。仪式结束后,陈赓的骨灰盒被移置北京西郊八宝山革命公墓,安息于这片革命先烈的圣地。

陈赓的离世令三位至交深感悲痛,他们共同追忆着这位战功卓著的战友,令人为之唏嘘不已。陈赓的传奇一生,在这个时刻画上了最后的句号,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被铭记在人们心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一度历史观
一度历史观
揭秘历史真相, 解读历史趣闻
7165文章数 161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