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81年宋庆龄病重,宋美龄至死不见,后却留相同遗愿,内容令人心酸

0
分享至

19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弥留之际,她反复提及一个人的名字,那便是妹妹宋美龄。



病床上的她无数次假设妹妹宋美龄重返大陆,来到北京,该如何接待,她对陪伴在身侧的沈粹缜(宋庆龄曾委任她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说:“美龄假使能来,住我这儿不方便,可以住到钓鱼台去。你们是认识的,你可以帮我接待她,早上接她来,晚上送她回去……”

只可惜,宋庆龄的这一假设始终未能成真。

远在美国的宋美龄收到了有关姐姐病重,希望能在去世之前见一面的电报。



几天后,宋庆龄便收到了宋美龄的复电,只短短9个字:“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

其余的便没了,宋庆龄见复电,只叹了口气道:“太迟了!”

如此,这对“世纪离散”的姐妹至死都未能再见,但却留下了相同的遗愿,其间内容,不禁令世人唏嘘不已。

姐妹情深

宋氏家族姐妹三个,兄弟三个,同世界上所有兄弟姐妹相同,起初也都有着相当融洽的骨肉亲情。



其中,宋美龄和二姐宋庆龄的感情又是最深的,因为早在童年时期,姐妹俩就一同在上海寄宿制的马哈蒂耶学校读书,期间,始终是宋庆龄负责照顾小妹宋美龄。

1907年,年仅10岁的宋美龄又跟随14岁的二姐宋庆龄一同去到美国留学,和已经在美国的大姐宋霭龄会合。



不多久,宋霭龄学成归国,宋庆龄照旧承担起了照顾小妹的责任,一直到多年后宋庆龄归国,宋美龄的监护人才变成了刚刚到美国学习的宋子文。

对于在很小年纪就被送到美国,又在美国待的时间最长的宋美龄来说,异国他乡的岁月中,二姐宋庆龄在她的生命中的地位是无可比拟的,姐妹俩早年间留学期间建立起来的感情也是相当纯粹深厚的。

只可惜,因为后来在政治选择上的分道扬镳,直接影响到了姐妹之间的感情,并为后来姐妹俩分隔两地,死生不复相见埋下了伏笔。



一朝反目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和蒋介石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了华丽的婚礼仪式。

宋美龄由哥哥宋子文牵着,来到了蒋介石的身边,实现了她当初“非英雄不嫁”的誓言,宾客满宴,觥筹交错,而此时的宋庆龄,正亡命莫斯科。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宋庆龄承夫遗志,于武汉上下求索,以求稳定大局,而蒋介石则开始了谋权之路。



自北伐之后声望大增,独掌兵权的他先是拒绝迁都武汉,后又在1927年悍然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致使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孙中山先生生前的革命原则和政策均被毁。

宋庆龄坚持斗争到底,于8月1日同共产党任以及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看重的国民党内坚守革命理想的邓演达等人联合发表了《中央委员宣言》,痛斥蒋介石“为国民革命之罪人”,紧接着又离开亲人,远赴苏联,寻求革命出路。



结果就在她独自一人于苏联孤独绝望之际,却传来了最亲爱的妹妹同造成这一切的白色恐怖主人公蒋介石结婚的消息,此前和自己一同反对这桩婚事的姐姐宋霭龄,弟弟宋子文以及母亲倪桂珍最终也都同意了这桩婚事。

于宋庆龄而言,这无异于一下子感受到了全家人的背叛,她为此大为震惊,深受打击,公开表示:“这场婚姻就是政治婚姻,根本没有爱情。”

这句话,相当于是宋庆龄的直接表态,不赞成这桩婚事,而这不禁令宋美龄感到难堪。



想当初宋庆龄毅然决定嫁给孙中山,但因为两人年龄差距太大,相差27岁,也曾遭到宋家几乎全家人的反对,但那时,远在美国读书的小妹宋美龄却坚定地站在了二姐一边,她致信二姐:“要做引起争论的孙中山的妻子就要拿出更大的勇气……”

而如今,人物调换,轮到宋美龄的婚事,却遭到了二姐的公开反对,站在宋美龄的角度,确实难以接受,而站在宋庆龄的角度,却同样如此。

蒋介石娶宋美龄,必然看重了宋家同上海资本家以及美国方面的联系,与此同时更因为宋龄是孙中山先生的妻妹,一心效仿孙中山,以自己为中山先生接班人而自居和宣扬的蒋介石娶了孙中山先生的妻妹,这在很大意义上,更令蒋介石的身价大大提升。



宋庆龄为蒋介石的如此居心和打出的孙中山先生接班人的旗号而感到不齿,尤其在后来,多位友人包括此前和宋庆龄联合发表反蒋声明的邓演达被蒋介石杀害,宋庆龄对蒋介石的厌恶之情更溢于言表。

她对背叛孙中山革命原则,实行独裁统治的南京蒋介石政权,采取既不合作更不屈服的坚决态度。



而小妹宋美龄在这期间选择了站在丈夫一边,成为继宋庆龄之后,现代中国的第二位“第一夫人”。

她以此身份出现在国民党政治、军事和外交舞台上,忠于丈夫的事业,后几次受命于蒋,去见宋庆龄,一开始,宋庆龄见小妹来看望自己,还十分开心,但当得知小妹来只为帮助蒋介石邀她回到国民党政权体系中后,宋庆龄大失所望,严词拒绝。

几次下来,两姐妹在道路选择上分道扬镳,越来越针锋相对。



联合抗日

此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宋庆龄和宋美龄两姐妹在公开层面上几无交流,真正的转折点出现了1936年西安事变。

彼时,宋庆龄和蒋介石依然对立,但西安事变突然发生,她接到宋美龄的求助电话,立足于大局,积极投入其中,明确赞成和平解决方案,并力所能及地联系多方,也因为二姐的缘故,宋美龄更多了从容应对的底气。



最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令抗日统一战线大大向前迈进了一步,也令宋家姐妹之间的合作进了一步。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宋家姐妹摒弃前嫌,决定联手抗日。

1938年,香港各界联合召开抗日救亡大会,宋家三姐妹携手出现,人心振奋。



1940年春,在小妹宋美龄的邀请和大姐宋霭龄的要求下,宋庆龄乘机飞抵重庆,在重庆40天的时间里,三姐妹同进同出,视察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看望难童、参观工业合作社、慰问“伤兵之友”医院伤兵……

这些行程,无不在重庆引起巨大轰动,对团结抗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宋美龄几度在公开场合对姐姐宋庆龄在抗战中作出的工作和贡献予以赞扬,宋庆龄也充分肯定了包括宋美龄在内的“我的家族”为抗战所作的贡献。

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姐妹俩之间的矛盾就此消除。



抗日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史良曾回忆,抗战时期,在一个宋家姐妹亲自筹划的面向各省主席夫人的训练班里,宋美龄曾提议:“大家应该知道接待外国朋友是所需的,比如,拿着刀叉吃饭的方法。”

而宋庆龄却当即不留情面驳道:“今天,中国妇女和中国人民的问题,并不是拿着刀叉能不能吃饭的问题,而是有没有吃的问题。”



宋美龄闻言,十分难受,倍感难堪,这时,还是宋家大姐宋霭龄站出来解围,“今天妇女界的问题,比什么都重要的是团结”,事情才算作罢。

再到抗战后期,姐妹俩之间的矛盾分歧更加凸显出来。

曾于抗战时期跟随宋庆龄在香港工作的我党联络员李云后来回忆说,在香港时,宋庆龄就曾私下抱怨:“美龄告诉小弟子安‘所有的事情都不要对二姊讲’。”



1942年,八路军香港办事处主任廖承志(宋庆龄好友廖仲恺和何香凝之子)被国民党绑架入狱,宋庆龄亲自就此事问及宋美龄,她原以为凭借姐妹情谊可以达到说情的目的,结果并无所获,宋美龄爱莫能助,只承诺自己会将此事报告给“蒋大元帅”,后来一直到1946年,廖承志才被释放。

如此,在政治斗争和私人感情之间,宋美龄的抉择是显而易见的。

也因如此,在同姐姐宋庆龄间的诸多通信中,宋美龄无不小心避开政治,而谈日常私事,表达对姐姐身体健康的关切。



像是1947年时,宋美龄在给宋庆龄的信中就曾这样说:

“亲爱的姐姐,非常感谢你的美味的湖虾,现在我送给你两听罐头,一听是姜汁甜饼,一听是奶酪饼干。我希望它们合你的口味。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下个周末来上海。不过,等我确定以后,我会打电话给你。爱你的美龄。”

点点亲情依稀可见,但最终,姐妹俩还是各自走上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不复相见

1948年,宋美龄由上海乘机赴美,帮助蒋介石争取美援,自此一去不返,后又于1950年年初抵达台北,再未回到中国大陆。



而宋庆龄成为了宋家六兄妹中唯一选择留下来的人。

姐妹俩就此相隔海峡两岸,天各一方。

此间,她们也曾有两次团聚的机会,第一次是宋家六兄妹中的年纪最小的小弟宋子安的葬礼,只可惜宋庆龄未能到场,其余宋家兄弟全部到场。

第二次则是宋家六兄妹中排行老三的宋子文的葬礼,这场葬礼,美国方面曾特意邀请在大陆的宋庆龄、在台湾的宋美龄以及留美定居的宋霭龄参加。



多方无不期待宋家三姐妹时隔三十多年再聚首的一幕,但最终,宋庆龄没能租到转机,宋美龄从台湾乘坐的专机飞到夏威夷后被召回,定居在美国的宋霭龄也没出现,宋子文的葬礼就这样从上午改到下午,也没能等到宋家姐妹任何一人出现,就连美国总统尼克松都对这一幕表示大为不解。

似乎正是从这时起,宋庆龄和宋美龄姐妹俩死生不复相见的篇章就已奠定。



1975年,蒋介石去世,宋美龄去了美国,生活在纽约近郊的东爱尔兰,此时宋家大姐宋霭龄也已经离世,宋家六兄妹中只余下了宋美龄和宋庆龄姐妹俩。

已经步入老年的宋庆龄对宋家六兄妹中除自己以外的小妹宋美龄是“越老越惦记”

她的办公桌抽屉里,始终放着宋家1917年拍摄的那张唯一的全家福。



1980年,美国华人华侨领袖,廖承志的堂外甥女陈香梅为宋庆龄稍信给宋美龄,希望姐妹相见一面,同时希望国民党将孙中山先生的一些文件归还。

而宋美龄收信后一直未曾回复,陈香梅再去询问时,只得到了宋美龄的简单几字回复:告诉她,知道了。

1981年,宋庆龄病重住院,家属将其病危消息发电给宋美龄,希望她在姐姐去世之前去见一面,而宋美龄也只回复道:“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

宋庆龄在得知妹妹的回电后,只能无奈叹息:“太迟了!”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在北京寓所病逝,就此结束了她为革命事业上下求索,鞠躬尽瘁,殚精竭力的一生。

终此一生,她无愧于自己的革命理想,无愧于自己追求的革命事业,也唯独留下遗憾,纵使几番假设,也终未能姐妹相见。

临终前,她向身边人交代后事,表示她热爱上海(宋氏家族最先发家之地),死后希望安葬在上海宋氏墓地父母身边,而“不要把我和国父(孙中山)放在一起,我不够格”

最终,宋庆龄如愿安息在了父母身边,而没有进中山陵。



而宋美龄,尽管在二姐宋庆龄临终前几次求姐妹相见表现得冷漠淡然,但等到二姐真的离开人世,她的内心同样无法平静。

这一年,已经87岁的宋美龄控制不住数次流泪,为姐姐向上帝祷告。

她究竟有没有为姐姐临终前未能与之相见而感到遗憾懊悔,无人知晓。



只是后来她家中的柜子上,常年摆放着宋庆龄的照片,在她嘴里,时常挂着的一句话便是:“如果我姐宋庆龄还在的话……”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106岁,安葬于在纽约芬克里夫墓园里的孔宋家族墓地。

作为继宋庆龄之后,现代中国的第二位“第一夫人”,可能是姐妹之间的默契,宋美龄生前最大的遗愿不是和蒋介石合葬,而同样是想要去到父母身边。

只可惜,令人心酸的是,这对“世纪的离散姐妹”留下的这个相同遗愿,只有姐姐宋庆龄实现了。



宋庆龄成为了宋家六兄妹中唯一一个安葬在父母身边的子女。

如今尘埃落尽,华章落幕,他们都成了故纸堆中的历史人物,其中的爱恨纠葛也不禁随风而去,功过也自交由历史评说,但总有一些血脉亲情源源不断,至今令人感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红色先驱
红色先驱
欢迎大家关注红色先驱
464文章数 721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