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毛主席是如何解决农村医疗问题的,赤脚医生办了大事

0
分享至



01

上世纪,我国农村医疗事业有缺陷,毛主席提出赤脚医生办大事。

1965年6月26日,对时任卫生部长的钱信忠而言实在是从业以来极为难忘的一天。



这本该是个同往常一样汇报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后便结束的例行会议。

谁也没想到,一向待人随和的毛主席却在听完卫生部长关于全国卫生工作方面的汇报后感到不满意!

究竟是什么情况引起主席的极度不满呢?当时的国家卫生情况又究竟面临着怎样的问题呢?

在1965年的例会上,各部门严肃有序地汇报了近期以来各方面的工作成果,一系列情况有好有坏,但总的来说仍符合现下的建设步伐。

终于轮到卫生部长钱信忠了,他对本次报告的内容早已做好事前准备,在他看来这与以往每次工作汇报都无不同,他也对自己的工作态度与能力保持信心。



针对医疗卫生情况,钱信忠的汇报重点放在了城市医疗卫生建设,详谈了当前卫健工作的进程与阶段成果。

在他的汇报中,国家的卫生建设情况一片欣欣向荣,后续的进一步建设也显然不乏动力。

可卫生部长不知道,这些却并不是毛主席想听的。

心系全国人民的毛泽东一直等候着谈及农村医疗建设进程,所等到的却是寥寥的几句带过,且农村建设情况显然也并不乐观。

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农村土地、农村人口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比例,而共产党的伟业、奋斗之路也是起始于农村。

现在新中国成立了,却反而忽视了绝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将建设重点放到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更有优势的城市,这让农民兄弟怎么想?



毛泽东对这个汇报结果颇为不满,他反问卫生部长,农村有多少人口,为何报告里几乎只字不提农村方面情况?

被打断的卫生部长心下一惊,但还是迅速反应过来回答了主席的追问:“约有五亿多人口,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

这不仅仅是他对主席问题的答复,更是对自己汇报不足的警醒。

他一下子明白了主席的用意,作为一次全国卫生健康工作汇报,仅报告城市情况是不合格、不全面的,这是他工作的疏漏,更是对农村工作的不重视,对农民群众的不负责。

也难怪主席会大发脾气。



卫生部长认识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在接下来主席的质询中,他如实回答了相关的工作问题,直面农村医疗这一短板,放下个人情绪,发自内心地想要解决存在的难题。

不过,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面临的医疗短板也绝不是在1965年的这次例会才暴露出来的。

事实上,早在这次例会之前,毛主席就对当时农村所面临的严峻的卫健问题有了深刻认识。

时值“一化三改”的尾声,又恰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端,农村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系列短板及问题。



而医疗卫生问题,就是其中的一大难题。

在六年前一次农村卫生工作会议上,就有人开始提出将卫生工作的重点向农村转移,并逐渐付诸实践。

毛泽东对农村医疗建设的决心,从他批转的各种文件报告,这些年来采取的一系列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措施以及多个改进意见、方案中其实便可见一斑了。

可惜即使有意改变卫生资源不均衡的现状,这些年的措施却始终没能聚集起来发挥应有的作用,或者说是这一问题一直没能走进广大工作人员的眼中。

由此可见,此次65年例会更像是一条导火索,真正将众人的目光凝聚到问题薄弱的农村。



毛主席在65年例会上针对农村医疗卫生问题所作的讲话绝非一时冲动,他所提出的应对之策更不是信手拈来的常规方法,而是在经过深刻思考,结合实际民生,从最贴合当时国情的角度上做出的最优解决方式。

2.

1965年,一场例行卫生会议抛出盘亘许久的农村医疗问题,毛主席难得发怒。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这么重视农村医疗问题呢?

除了农村人口比例大之外,农民阶级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一系列革命斗争中所发挥的不可取代作用更是令他时刻放在心上的。

不说自古以来农民阶级多数时候就是各个朝代的勇者,向来敢于在封建时代与强权作斗争,像陈胜吴广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等,哪一次不是农民阶级走在时代前列?



更何况在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很早就作为一大不可忽视的群体站上历史舞台,并在一系列革命斗争中发光发热。

为什么农民阶级如此重要?

这就要从中国长期以来的背景情况说起了。

近现代以来,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面,农村人口足足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民不仅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更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在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正是通过亲身参与、亲自观察农民革命而深刻认识到要想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农民兄弟的力量绝对是不可或缺的。



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农民阶级的重要性,认识到农民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后,农民武装与农民政权的作用才进一步得到重视。

由此,从种种条件出发,结合当时城市革命屡屡碰壁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渐渐摸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再到后来的解放战争,农民的力量一直贯彻于全过程,更是共产党凝成群众力量的重要基础。



也正因毛主席始终将农民兄弟的切实利益摆在重要位置,心知新中国的建设任务重在农村,才会对农村卫生健康问题如此重视。

如果占大多数的农村群众连最基本的医疗问题都得不到保障,那不是寒了那些在革命时期呕心沥血作抗争的农民兄弟的心吗?那往后的社会主义又要靠谁来建设呢?

正是因为卫生部长在汇报中如此忽略农村问题,口口声声只提城市卫健何等完善,才让毛主席勃然大怒。

在主席看来,此举无异于抹杀了农民兄弟们在过去艰苦时期中的重要贡献。

如果本末倒置地忽视农村问题一味发展城市卫健,那卫生部也不能算是在为民服务,而是终将沦为“老爷卫生部”、“城市卫生部”了。



既然发现了卫生健康方面存在如此严峻的“厚此薄彼”问题,那么当务之急显然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农村群众的“看病难”现状,真正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对待如此难题,卫生部长提出的解决方式是让城市的医疗技术人员下到基层,传授医疗知识与技术,到农村培养一批同样能干的医学人才,以此支援农村医疗事业。

可这个做法听起来可靠,要落到实处却显然并不现实。

一方面,当时国家的专业医疗人员实在太少了,所有技术人员加起来也只能勉强解决城市人口的需要,就算把这批人全部派遣到农村支援,也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的需求缺口。

另一方面,培养一个医学人才是一件耗时耗力的事,这一点在当时也不例外,没有个十年八根本不可能培养出新一批的人才队伍的。



但现实情况何等残酷,每一天都有人生病受苦,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只会一天比一天严峻,形势不等人,农民同胞们也等不了再培养一批技术人员。

针对这一现实难题,毛泽东从实际出发,构思了“用较短的时间,花较少的力量,先培养起一些医术不算太高,但在农村最需要,最实用的人才”的想法,并且提出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

先解决农民们最常见的头疼脑热问题,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不需要太多学问的简单医学技能。

毛主席这一想法的提出,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时农村医疗方面最普遍的困难,也为以后的医疗建设打下重要基础。

3.

上世纪,农村医疗问题受到毛主席重视,提出一个方法解决此问题。

毛主席在例会上提到构思,具体是如何得到实现的呢?

实际上,这次例会上的讲话,就是演变为后来著名的“六·二六指示”。

此次讲话对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制变革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正是因为毛主席的重视、督促和推进,才一步步促使卫生部门将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切实的转向农村,加速培养乡村医疗人员的模式也由此开启。

在这之后,全国各大城市和部队纷纷派遣医疗队下乡巡回,到农村防病治病、培养半农半医和不脱产的卫生院,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为农村培养了大批医疗工作者。



毛泽东的“六·二六”指示以及短期内培养大批适合农村经济卫生条件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构想,造就了中国大地上数以百万计的农村最基层的卫生人员——“赤脚医生”的出现。

赤脚医生作为农村基层卫生工作人员的代名词,可以说是相当形象生动地概括了这一群体在当时时代背景下的情况。

一方面“赤脚”象征着农民,而“医生”又赋予了这部分人另一重身份,意味着他们同时还肩负着守护基层人民健康这一重大使命。

当时,对这些赤脚医生的培训也极尽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培养对象大多是出身成分好,政治思想觉悟高,具有中、小学文化水平,身体健康且具有良好卫生习惯,并热爱卫生工作的合作社青年社员。

同时,对这些赤脚医生的培训方式会根据具体乡村的现实情况、条件及需求而因地制宜,确保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最基础的问题。

力求做到学得少但扎实,保障基本知识与操作能真正学到手,学得劳。



更重要的是,由于这批医生、卫生员绝大部分是自幼生长在农村,更能理解农村卫生方面的痛点,更能体会农民兄弟的难处与不易。

在上世纪国家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这一群体真正做到脚踏实地、无怨无悔的为农民服务,为广大农民的健康保障和新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创举,“赤脚医生”绝对是中国医疗卫生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页。

虽然当时赤脚医生并非医术精湛、技术娴熟的专业医疗人士,合作医疗体系也并不完善。



但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到八十年代初的这三十年间,“赤脚医生”的身影遍布了中国农村的大部分地区,为中国农民的健康做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赤脚医生对中国医疗卫生服务史来说意义重大,值得大书特写。

就连卫生行业的专业人士和国际卫生专业组织都曾称“赤脚医生”是发展中国家解决卫生经费的一个重要范例。

当时的中国能在经济状况如此落后,国家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以这样少的费用,在短时期大范围内培养出数目这样壮大的医疗卫生队伍,并迅速覆盖了大部分中国农村人口,这怎么不算是世界历史上空前的创举呢?



对此,世界各国无不大为感叹,并将其誉之为世界卫生史上一次成功的“医学革命”。

赤脚医生模式与衍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直在田间地头里蓬勃发展,挽救了无数农民的健康危机,直至1979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才使得这一制度渐渐走向没落,连同赤脚医生这一群体也慢慢隐没。

可以说,由于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才使“赤脚医生”遍地开花。

如果没有毛主席对乡村医疗卫生的重视,乡村医疗是很难有这么快的发展,更不可能做到在短短几年内便形成规模的。



赤脚医生制度在特殊时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诸多迫在眉睫的医疗问题,更是缓解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求医难”“用药少”的民生问题,为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惠然观史
惠然观史
历史总在重演
1353文章数 1037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