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朝鲜战争换掉彭德怀就能赢?网友:你们应该庆幸此人没去

0
分享至

2020年是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纪念日,这场战争的意义非同寻常,不仅是中美两国在当时那种特殊时期下的一场较量,对当时的国际局势都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虽然最终是我们获得了胜利,成功将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南,要知道当时我们与美国完全不在一个发展水平上,尽管我们得到了苏联的一部分支持,但是在很多艰难环境下,还是依靠着我们坚强的意志和优越的战术战略才赢下了这场战争。

当然我们为这场战争也付出了很多,有19万多的志愿军战士永远沉眠在异国他乡,胜利的果实属实来之不易。



一波三折的战前决定

其实当初做出抗美援朝的决定是十分艰难的,经过了很多的波折。曾经担任过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曾说:“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是他很难下决心的。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再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党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在决定抗美援朝之前,都经历了哪些故事呢?



毛主席对国际形势的变化一向很敏感睿智,在朝鲜真正爆发后,当时联合国安理会决定成立“联合国军”加入朝鲜战争,毛主席高瞻远瞩很快就提出要组建东北边防军,并且在鸭绿江边部署了兵力。

这个时候我们还处于警惕防范的阶段,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毛主席发现美国试图扩大战争的规模,于是我们就开始考虑是否对朝鲜进行支援



当时毛主席认为美国的行为很有可能会威胁到我们的国家,如果要帮助朝鲜就要用志愿军的形式,而且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我们要提前有所准备。

随后毛主席在见到负责东北边防军的邓华时,曾说:“你们集结东北后的任务是保卫东北边防,但要准备同美国人打仗,要准备打前所未有的大仗。”

虽然在1950年7月份的时候,毛主席就提出了要准备去朝鲜作战,但是到10月志愿军战士真正进入朝鲜之前的这段时间,决策部署也几经推翻。



时间要从10月初开始说起,虽然毛主席做好了入朝作战的准备,但是他一直在等待一个时机,这个时机就是看美军是否越过三八线。如果美军走过了三八线,我们一定会出击。

到了10月1日这天,南朝鲜军越过了三八线,当时斯大林打来了电话,希望中国可以派部队前往朝鲜进行志援。同时,金日成也找到了我国驻朝鲜大使,提出了援兵入朝的请求。



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二天,毛主席就决定以志愿军的名义派一部分军队到朝鲜境内同敌人作战。

但是在当天下午召开的会议上,多数人不赞同出兵,出现这样的结果也完全可以理解,毕竟当时我国百废待兴,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正是要集中力量恢复国家建设的时期,况且我们当时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差距太大,如果出兵作战的确很危险。



谁是最合适的人

即便是决定出兵,谁适合带领部队在朝鲜作战呢?这也成为了困扰毛主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当时我们国家的一些优秀将领经过了国内战争的考验,作战经验十分丰富,但是这次的情况还是不同的,我们的敌人是联合国军,还是在别人的国土上作战,必须要找到一个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越的领头人。

在战前,大家精挑细选还是有几个非常合适的人选的,比如林彪、粟裕等人。



先说林彪,在当时林彪的军事领导能力还是受到大家的认可的,在战前分析时,林彪就提到了美国军队的高度现代化以及美国的核武器问题。

有人评价林彪的战术风格:“林彪的排兵布阵、对敌出击从来都是斟酌良久,一定要看到对敌的优势才会出击”。

虽然林彪一直很稳,也很适合参加朝鲜战争,但是当时林彪的身体状况比较差,入朝作战也难预估时间,从这个问题来看显然他是不合适的。



在林彪的评价中,粟裕将军与他是完全不同的风格;“我因为长期以来,肩负保卫党中央的重任,又是毛主席直接指挥的主力,我的担子很重,打仗较为慎重。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而粟裕同志呢,长期远离中央,长期孤军作战,一般情况都是在敌人包围的态势下打的仗,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



面对实力雄厚的敌军,的确依靠传统的打法是很难取胜的,很多时候都是要智取。从这个角度来看,粟裕也十分适合带兵前往朝鲜作战,他的灵活勇气正好可以针对美国这种大规模部队。

但是同林彪相似,在战争时期,因为受伤太多,身体状况也比较差,在出兵前夕,粟裕的病情一直比较严重,虽然毛主席对其给予了厚望。但是粟裕还是没能接下这次的任务。



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在了彭德怀将军的身上,而且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彭德怀在这场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彭德怀接到毛主席的消息,要他来北京商讨作战事宜,在会议结束之后,彭老总就在反复思考毛主席的话。

当时很多人都有过犹豫,对于是否出兵朝鲜摇摆不定。但彭德怀一直旗帜鲜明,他认为毛主席的决定是正确的,当时他思考到如果美国势如破竹真的占领了朝鲜,就可以直接威胁到我国东北地区,同时美国又控制了台湾,那么我们的处境就十分危急了。



于是在第二天的会议上,根据当时担任彭德怀军事秘书的杨凤安回忆,彭老总提出出兵朝鲜是必要的……与其晚打不如早打,打烂了我们再建设。

在彭老总的自述中,他是这样比喻的:“老虎是要吃人的,什么时候吃,决定于它的肠胃,向它让步是不行的。它既然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



彭德怀的话无疑是给毛主席吃了一颗定心丸,正是因为彭老总有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才能指挥我们的志愿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还能换取了一次次的胜利。随着彭老总在战场上不断取得成绩,国内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1953年2月7日,毛主席在国内会议上曾表示:“时间要打多久?我讲我们不要做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从这次的会议发言上我们就能感受到,这是与战前截然不同的氛围,直到最后,我们以绝对的胜利结束了这场战争。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将军曾说,“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条约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一种失望和痛苦。”

在战场,不少美国人、南朝鲜人听到彭德怀的名字时都心中颤抖,直到今日,一些描写朝鲜战争的影视作品在讲述南朝鲜视角的时候,总是要提到彭老总,可见当时彭老总给他们带来的阴影。



结语

当然想要骄傲自满的美国人承认自己的失败是很难的,所以有美国人认为如果当初不是彭德怀来到朝鲜指挥战斗,他们完全有胜利的希望。

显然事实与他们的想法是截然相反的,即便没有彭老总,如果碰到粟裕将军,美国人的处境可能会更加困难。

当初粟裕在接到任务后,本想强忍着身体上的不舒服,坚持战斗,但是无奈随着他的病情发展,视力都受到了影响,头疼病也越来越严重,只能向毛主席说明确情况。



但是粟裕在给毛主席的信中,详细的说明了自己入朝作战的战略、计划,非常详尽,他的想法也给志愿军们在朝鲜的战斗有很大的帮助。

可见并不是美国人想的那样,中国除了彭德怀之外,就没有可以战胜他们的将领了。反而这样的优秀将领,我们有不少。

而美国人的战败是来自于他们对亚洲国家的傲慢,也来自于性格中难以消除的自大。



比如麦克阿瑟,在相关资料中介绍,麦克阿瑟其实对亚洲的了解少之又少,但是他曾自诩精通所谓的“东方心理学”,甚至向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夸下海口,表示“一只手捆在背后”也能打赢。

结果可想而知,他的“打到鸭绿江边”、“圣诞节前回家过年”的口号不仅没有实现,反而在国际上成为了一个笑话,也让麦克阿瑟的名字和这些笑话一起留存在历史上。

如此看来这么看来的话,打败美国人的不止是彭老总,还有他们骨子里的愚昧无知、傲慢自大。

参考文献:

韦岱淙. 彭德怀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三次重大建议[J]. 军事历史,1994(3):27-29.

王萍. 抗美援朝战争中彭德怀的决策、谋局艺术[J]. 军事历史研究,2005(2):30-35.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文史旺旺旺
文史旺旺旺
把历史变为我们自己的
4144文章数 437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