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农村女青年为毛主席点烟,金日成评价:巾帼不让须眉

分享至

温馨提示:本文基于真实人物改编,请理性阅读,与君分享旨在弘扬正义,与君共勉意在宣传法律,前1/2免费阅读。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1957年,《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下面这张照片。毛主席坐在沙发中央,四周是一群兴高采烈的女青年,其中距离毛主席最近的一位女青年,身着格子衣,用火柴给毛主席点烟,其他女青年则紧紧簇拥在毛主席身边。



非常难得的镜头。这幅照片是抓拍,千真万确,不是摆拍的。最高领导人还需要摆拍吗?毛主席绝对不会干这种事,大将风范、昂霄耸壑。

其实,当日新华社也刊登了一张照片,同样的人物和同样的地点,只是场景比《中国青年报》这张点烟的经典照片晚了那么一两秒钟的,没有抓拍到点烟的那一瞬间。

这个点烟的女青年名叫徐建春,因为这张照片和这个动作改变了她的一生走势,先是被定义为建国后的第一个知识青年典型,接着在仕途上扶摇直上,一路开挂,绝对的开挂,成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原副主席,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大、十一大、十二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这般境遇只能说“时来天地皆同力”啊。

徐建春能获得如此殊荣,一生中的贵人除了毛主席,还有一个人——洪克。《中国青年报》的记者,正是他抓拍下徐建春为毛主席点烟的经典瞬间。

为何他能留下这个经典,而不是其他人。要知道当时新华社摄影记者郑小箴也在现场,与洪克并排站立,角度方位一模一样,可惜摁快门的时间晚了一点点。因为对洪克和徐建春而言,这种照片虽然不是抓拍,却是两人有预谋的“打掩护”。

1950年冬,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后吕村。15岁的徐建春被村里的老支书找到她谈话,希望她帮忙搞互助组。

农业生产互助组是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带有公有化色彩的组织。农民加入该组织后可以集体劳动,共享牲畜和农具,互助组内有简单的生产计划和分工,不过农民土地和牲畜以及农具依旧私有,收获也直接归私人所有,不通过互助组来分配。

按照设想,所有农村都要形成农业生产互助组,这么大量的组织自然需要登记、分配和管理,这需要识字和头脑清晰的人参与其中,并带头作用。在那个文盲遍地,识字就能当干部的年代,徐建春这种村子里凤毛麟角的高中毕业生自然被村干部盯上了。

徐建春的理想是当公安,抓捕罪犯,而且她已经提交了申请,凭着高中文凭基本铁板钉钉。但最终在犹豫和思量后,她做出决定——留在村里当农民。


徐建春在组织农业生产

徐建春的父母很不理解,村里这么穷,为啥放弃这么好的走出去的机会。徐建春回答:“毛主席说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当农民也是建设中国!”

徐建春的父母无言以对,父亲气不打一处,最后说了一句:“我看你是中毒了,病得不轻……”

1951年,农业生产互助组开始推广。人对新鲜事物都是有抵触和患得患失的,不敢轻易尝试,因此开展并不顺利。

徐建春年纪小,正属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阶段,而且她头脑清晰,采用各个击破的方式。她带头先找到村里的四户人家,说服他们和自家组成了一个组,同时她自告奋勇担任了互助组组长。

这一年的徐建春只有17岁,黄毛丫头一个,由于以前一心读书,家里农活主要是打下手,没正式独立干过,所以没有人看好她。但徐建春脑子活,办法多,善于总结。在她的带领下,互助小组的五户人,不仅资源共享,优势也互补。

技能上,徐建春认为不需要一个人掌握多种技能,每个人干好一种,干专干精;分工上,男的干偏重力气的农活,女的干偏重技巧的农活,这让五户人事半功倍,其乐融融。

尤其在秋季麦收时,在徐建春的指挥下,这五家一加一大于二迸发出的生产力更是惊呆了大家。那时没有机械化设备,稻谷必须在短短一周内完成收割和晾干的过程,否则长芽就白费了。时间紧、任务重,放在往常那是全家老小齐上阵还忙不过来。

徐建春让五家年纪大的妇女负责后勤,把她们组织起来成立农忙托儿所,统一看管照顾孩子,做饭做菜整理家务,解除各家的后顾之忧;年轻妇女下地帮忙。人尽其用。对于稻谷、秸秆的运输,以打包和传递的方式进行转运,省时省力,合理搭配避免了板车等工具的运力浪费。

在徐建春的带领之下,互助组搞得井井有条,热火朝天。别家在田里忙活完毕,精疲力竭回家生火时,他们已经吃上热汤用上热水;他们早早完成收割任务,有时间笑看风月之际,别家还在折腾,累得半死不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看到互助组的好处后,村里人立刻转变了对她和互助小组的看法,主动要求加入互助组。这个时候,徐建春表现出过人的组织领导才能,不再大包大揽,层层分级,民主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结果是就在其他地方还在为游说村民加入互助组努力,村民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之际,徐建春已经把后吕村的农业生产合作化搞得有声有色,走在了全县乃至全省前列。

当时全国正在推广这种农业合作社,无奈我国地方大,人口多,通讯落后,观望的人占了九成。如何破局?当然是树立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这位17岁大姑娘办互助组的先进事迹进入聚光灯之下,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

1952年10月,《山东青年报》率先以《前年她是个女学生,现在成了模范的互助组组长——模范团员徐建春访问记》为题,介绍了徐建春在农村兴办互助组的先进事迹。

紧接着,荣誉纷沓而来。徐建春在当年共青团山东省第一届代表大会上受到表彰奖励,成为共青团山东省委候补委员,被推荐参加了当年的北京国庆观礼。次年,徐建春更是被推荐参加第三届志愿军慰问团,到朝鲜对人民志愿军进行了访问!



光环来得太快,让徐建春有些始料未及,但是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荣耀之路”才刚刚开始。在这个特殊时代,她很快就会成为一颗星光璀璨的明星,成为全国青少年心目中的楷模。

1953年12月,18岁的徐建春正式任后吕村人民公社社长。当时我国正在打破封建意识,倡导女子能顶半边天。于是党报《人民日报》的助攻水到渠成而来,《人民日报》发表了《徐建春一一农村知识青年的好榜样》,这意味着徐建春的大名冲出山东,走向全国,正式成为全国先进典型的形象。

徐建春的名字像春风般迅速吹遍全国各地,乘风破浪,扶摇直上。1954年7月,徐建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1月,她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955年2月,徐建春出席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大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接见这些青年代表,胡耀邦的出现更是让徐建春更上一层楼。胡耀邦指着徐建春开玩笑说:“我认识你,你就是徐建春吧,山东的高中毕业生,农业社长,年轻的社长,久仰大名了。”

胡耀邦的这句戏言被媒体捕捉,在被《人民日报》报道后,敏锐的《大众报》、《文汇报》等报纸立刻跟进,争相报道。他们对徐建春的大力宣传,让徐建春如祥云加身,光环聚顶,天外飞仙。共青团中央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向徐建春学习的活动,掀起全国中小学向徐建春学习的热潮。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