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社论】提升教师待遇要有实质性动作

0
分享至


近日,针对网民关于“浙江省高校教师薪资水平与浙江省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不匹配”的留言,浙江省教育厅答复称,已着手开展改革完善省属高校绩效工资政策的研究,将在适当调节高校工资收入的基础上,给予高校更大的收入分配自主权。

不只是高校,日前教育部召开2024年教师队伍建设工作部署会,要求“推动提高教龄津贴标准,研究制定教师优待政策,提升教师待遇”;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建议提高教龄津贴标准,引发舆论关注。

可以说,提升教师待遇已经成为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社会等多方的共识和期待。

“提升教师待遇”其实是个讨论多年的老话题。众所周知,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但在实际执行中,不少地方并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加上缺乏全面、精准的职业收入统计,不少教师感到收入相对较低,但又难以给出证据,内心难免生发情绪。

日前,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人才发展专委会调研了全国150余所高校的一万多名高校教师,发现“收入更高、待遇更好”是受访青年教师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占比83%。薪酬待遇偏低、住房很难保障、子女教育焦虑、身心压力过大等个人发展保障问题,在受访高校青年教师群体中也普遍存在。

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教师流失,尤其是青年教师留不住的现象,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待遇不高,导致这些教师用脚投票。待遇是最直接的获得感。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让教师享受教育发展的红利,也是现代化教育的题中之义。

教师对职业有没有预期,其中两点很关键:一是纵向比较,有没有稳定、持续的待遇增长;二是横向对比其他热门职业,收入有没有竞争力。前不久,温州一中学年薪200万招名校长、年薪150万招特级教师引发热议,背后既是社会对教育人才的渴望,也是对提高教师待遇的期盼。

教师有了获得感,可以转化为教学积极性;教师职业有了比较优势,也就能吸引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投入到教育事业。如此,才会形成教育进步的良性循环。

当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隶属关系的学校之间,教师待遇普遍存在差距。这其中有财政强弱、非财政性收入多少等因素。正是因为多重因素交织,提高教师待遇要因地制宜,可以“普遍提高,重点补强”。除了财政投入,还可考虑引入社会资金,如校友捐赠、企业资助、奖项基金设置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作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部署,将建成教育强国摆在首要位置。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首先需要一支专业本领强、积极性高的教师队伍。今年正逢第40个教师节,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不妨从提升教师待遇做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684567文章数 50285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永远跟党走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