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一、别误读了“八十万禁军教头”
在《水浒传》中,有一个极易被误读的官职,这就是“八十万禁军教头”。都以为是非常厉害的一个官职,实则却仅仅为武术教练一枚。至于非要加个“八十万”,无非是唬人玩。
根本不用寻经刨典,咱反向推理,也能搞明白:既然有八十万禁军,那岂能只有几位“教头”,必然有许多位,否则如何负责得过来?且还必然要有分工,比如马军教头,步军教头等。这样一算,这禁军教头,还那么高大上吗?
这其实也就解释了,为啥林冲在《水浒传》中当教头之时,你就看不到他上班工作,不是陪着老婆逛街上香,就是跟鲁智深一起喝酒撸串,要不就是在酒楼里,跟陆谦畅谈人生——当发现被陆谦骗了后,林冲又揣着刀子,满大街找了陆谦两三天……
敢问,若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一实权、关键或重要的岗位,林冲岂能有这么大把时间挥霍,还不带扣工资的?
对比下水浒中另一倒霉蛋杨雄,别看他仅仅是“两院押狱兼充市曹行刑刽子”,这个官职,看着很不起眼吧,却忙得连老婆潘巧云,都顾不上了。因为,潘巧云勾搭裴如海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老公,一个月倒有二十来日当牢上宿。”
因此千万别被“八十万禁军教头”给唬住。实则在水浒中,连个正儿八经“官员”都算不上,最多算一小军头。不信就看看,另一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逃亡后,就体现得非常清楚,当时高俅发出的告示是:行开诸州各府,捉拿逃军王进!
再看正牌军官鲁智深,拳打镇关西后的缉拿告示是:捕捉打死郑屠犯人鲁达,即系经略府提辖。如有人停藏在家宿食,与犯人同罪。若有人捕获前来,或首告到官,支给赏钱一千贯文。
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逃亡后,写逃军。鲁智深则写官职提辖,这就是差距!如今的问题是,既然在水浒江湖中,八十万禁军教头,是这么一个无关轻重的小角色,为何林冲这位教头,却显得那么特殊?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问题,概括说来就是:千万别误读了林冲!
二、别误读了林冲
其实“八十万禁军教头”,完全可视为“敲门砖”。比如在高俅统领十大节度使征讨梁山时,也出现过两位“八十万禁军教头”。
一位叫丘岳,“为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官带左义卫亲军指挥使,护驾将军”。一位叫周昂,“为八十万禁军副教头,官带右义卫亲军指挥使,车骑将军”。
这两位全是“都教头”,那么何为都教头?很简单,就是如林冲、王进这样的寻常教头的上司。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班组长”类。同时这两位,真正的官职在后面,全为“指挥使”,一位是护驾将军,另一位是车骑将军!这才是正儿八经的官职,代表着实权,因此才有资格统兵出征!
所以王进和林冲,仅是拥有了敲门砖,正在向“都教头”这个岗位上爬。只可惜由于王进的老爸揍过高俅,被直接淘汰。教出徒弟史进后,便不知所踪了。而林冲则是高俅重点培养的对象!看看《水浒传》原文中的两处细节。
第一处是,林冲跟陆谦喝酒时,陆谦对林冲说:“如今禁军中虽有几个教头,谁人及得兄长的本事,太尉(高俅)又看承得好,却受谁的气?”
第二处是,林冲买刀时对鲁智深说:“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宝刀,胡乱不肯教人看,我几番借看,也不肯将出来。”
所谓“孤例不证”。陆谦先说林冲,被高俅看好,在禁军教头中的独一份。林冲买刀时又透露出:他一个小小的教头,竟然能跟高俅这种高官如此亲密,都敢借高俅的宝刀看,还是“几番”。
两者互相印证后,是不是就证明了,林冲当时的前途是一片光明。高俅俨然把林冲当成了心腹和重点培养对象。若没有高衙内和林娘子这摊子事,都教头这个职位是指日可待了。
而从水浒江湖中的逻辑分析,只要爬上“都教头”这个职位,林冲也就如丘岳、周昂等一样,可以拥有正儿八经的官职了!
明白了林冲,在当八十万禁军教头时的情况,其实也就能理解了,为何林冲在娘子遭高衙内调戏后,会那么窝囊忍让,以至于都被充军发配了,还期待着能重头再来。没办法,前途太美妙,分明是登天之路,却猛然被打落尘埃,自然他要有个调整时期。